听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

——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3月23日


    最近大家见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可能不是在北京五四大街,而要在电视屏幕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热播的百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中,他即将带着观众穿越时空,讲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

    身为一馆之长,吴为山却认为,经典美术作品的影响力绝不仅在馆舍之内,经典美术作品序列所构建的也绝不仅是一门艺术课,“在各种文艺形式中,美术作品因直观性成为能直接打动人的一种艺术,也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广泛、与时代联系最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而红色美术经典以美为体、以史为魂,生动直观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

吴为山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美术馆主办了“崇高的信仰——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美术作品展”,以线上展览的方式,用229件作品讲述了人民解放、国家建设、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故事。

    今年,时逢建党百年,这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正在屏幕上娓娓道来。吴为山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4个历史阶段,红色经典美术都不曾缺席。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雕塑作品《马克思》、油画类作品如唐一禾的《七七的号角》、李桦的《怒吼吧,中国!》、潘鹤的《艰苦岁月》等,特别是延安时期的版画,诞生于烽火年代,以鲜明而深刻的艺术形象鼓舞了民族斗志。

刘开渠 《胜利渡江》 浮雕 1949-1958年 中国美术馆藏

    吴为山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现代雕塑的里程碑作品,是中国雕塑家为历史所塑造的丰碑;中国美术馆第一任馆长刘开渠创作的雕塑《胜利渡江》,是中国美术史上用雕塑表现宏大场景的里程碑之作;而沈尧伊的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取毛主席诗意,从叉腰执烟的姿态,刻画出他那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坚定的信念。

沈尧伊《而今迈步从头越》 布面油彩 197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在1949—1978年国家建设时期,新中国几代美术家的优秀创作,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建设时期的时代风采和改天换地的英勇气概,如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李可染的《劳动模范游园大会》、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国》、周思聪的《人民的总理》……而2019年落成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聚焦重大历史节点的群像,史诗般的瞬间被定格在浮雕中。

 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布面油彩 1963年 中国美术馆藏

    1978—2012年改革开放时期,艺术家们涌动着青春的气息、生命的力量和向上的激情,彰显了他们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发展、表现时代精神的艺术取向,如王少伦的《1978年11月24日·小岗》、广廷渤的《钢水·汗水》、詹建俊的《潮》等。

詹建俊 《潮》  布面油彩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2012年以来,新时代的艺术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与实践,如张义波的油画《初春——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梁家河》、蔡超等创作的 《高铁进山啦》、张见等创作的《助梦》等。

张义波《初春-总书记重返梁家河》 布面油彩 2018 年 中国美术馆藏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吴为山带来一份关于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年的提案,建议密切配合党史学习年,加强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研究和评论。中国美术馆即计划主办“首届全国党史美术创作研讨会”。

    吴为山透露,未来,中国美术馆新馆建立后,将对近现代美术史进行整体梳理并形成长期陈列,载入艺术史册。他还建议,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建党百年美术展览,要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

    “艺术作品不仅要存在于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馆,还应该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吴为山说,“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机场、地铁等广告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的优势,让经典美术作品延伸触角,结合不同场景类型下的受众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投放。”

    不过,吴为山发现,一些革命老区的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缺乏高质量的艺术精品,甚至还出现了品质不高、与史实不符的作品。对此,他提出,全国各大美术馆可将本馆的经典藏品进行高仿复制或3D打印,赠送给相应题材的革命纪念馆。比如,中国美术馆从藏品中遴选出142件延安时期版画佳作,精心复制后,无偿赠送给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展览并永久保存;还将相关题材的作品赠予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

    在吴为山看来,红色故事不仅发生在中国,也与世界紧密相关,“我们要用文明、和平、国际的眼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不断发掘题材进行创作”。而“走出去”的红色美术作品,不仅通过艺术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还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故事。

    2018年,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马克思》被立于该市中心西蒙教堂广场上,与世界文化遗产尼格拉城门、马克思故居一同组成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景。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伊丽莎白·诺伊说,雕像落成后,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游客前来,“人们应该像马克思在他的时代那样深入思考,从而让人类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吴为山《马克思》 青铜 现立于德国特里尔

    2019年,青铜铸就的《百年丰碑》被立于法国蒙达尔纪市邓小平广场。吴为山介绍,雕塑呈现的是一群胸怀理想、生机勃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且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年轻人形象。周恩来、邓小平等仁人志士,意气风发,满怀希望与信念,仿佛从历史中走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郭韶明,汪文】

内卷化的孤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6 09:59:07

国风暖吹,文化自信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2021-03-26 06:36:14

生活无处可逃,经幡自在于心 | 榜样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5 16:52:19

电影《1921》:回望百年前有意义的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3 11:46:04

在世界诗歌日办个诗会,在春天送你一首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3 10: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