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王江渝:有效提升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校园金融反诈能力
当前,金融业迅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广泛影响,很多在校大学生也参与到贷款、炒股、购买基金等金融活动之中。但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加上欠缺基础金融知识和风险责任意识,近年来已经成为校园贷、套路贷等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
为此,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专业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新网银行联合主办的2021“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于9月14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成功启动。本次活动也得到了成都市公安局大力支持。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王江渝副行长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推进金融知识进校园、群众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方面的举措和工作成效。
为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辨别校园金融诈骗的能力,全面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9月14日,2021“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线下活动在电子科技大学启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担任了此次活动的专业指导单位。
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记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推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成效?
王江渝: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服务社会的“民生工程”,是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普及金融知识为己任,推动建设“线上+线下”“集中性+阵地化”的金融宣传全网格,帮助人民群众“懂金融、用金融、信金融”。
一是持续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对不同群体反映出的素养水平及金融知识需求差异状况,重点聚焦农村地区及“一老一少”金融需求,因人施策,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扎实推动3月“金融消费者权益日”、6月“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和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集中性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开展了“护航青春·阳光校园”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围绕红色金融史,开展了“忆昨天--回望党的百年征程”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着眼农村群体,开展了“萤火虫·农民金融夜校”“我为群众办实事 千场金融微电影进乡村”活动等等。聚焦“一老一少”,开展了“财智少年 善建成长”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关爱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慧生活”公益体验活动等系列活动。
三是建立常态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辖400余所院校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等不同形式,开展了“保护个人信息”“反网络电信诈骗”“珍爱征信记录”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与省教育厅的合作,探索建立定期推送金融教学视频合作机制,努力推动构建“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格局。丰富宣传载体,拓展宣传半径,如打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线上宣传作品库,公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作品库中13个栏目、842件优秀作品。稳步启动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讲座、现场模拟体验、直播、有奖问答等方式,示范基地每月定期开展公益性、多样化、体验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开展金融教育的重要阵地。
提升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记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是本次“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活动的指导单位,举办这次活动主要意义是什么,想实现一个怎样的宣传效果?
王江渝:大学生由于因缺乏社会经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加上欠缺基础金融知识和风险责任意识,近年来已经成为校园贷、套路贷等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许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个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在校大学生一直是我们金融教育关注的重点人群。
本次在9月开学季举办“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活动,旨在加强大学生金融知识教育和救助帮扶,提升当代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辨别校园金融诈骗的能力,全面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
线上线下全面发力 持续推进金融知识进校园
记者:计划从哪些方面开展今年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本次集中宣传的特色、亮点有哪些?
王江渝:今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由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四川证监局、省委网信办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5部门联合开展。本次活动的整体安排可概括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线下以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农村助农取款点等场所为主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线上以金融宣传作品库、金融知识小游戏、官方微信公众号连载推送、金融知识线上答题、金融知识云课堂等形式强化传播效应;在多渠道、多方式、全受众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差异化宣传。
这次宣传还有一个亮点,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有关部署,面向社会公众宣传红色金融史,传承红色基因,并有机融入金融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工地等宣传活动,增强红色金融史感召力。
记者:关于推进金融知识进校园工作,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江渝:近年来,人行成都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人总行关于“建立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知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部分大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诚信教育为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分层着力、因城施策地大力推进金融知识从进校园逐步过渡升级到进课堂、进课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四川省来自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大中小学校的各类“金融志愿者讲师”人数已超过400人,共计337所大中小学开展了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教育活动,160余家院校将金融知识纳入固定教学内容,覆盖学生22.03万人。
引导消费者自觉提高警惕 精准发力营造反诈宣传氛围
记者:2021年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得到提升,请问四川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将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王江渝:总体来看,四川省消费者金融素养状况良好,大多数群体能够意识到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对人民币、信用类知识的掌握率较高,对互联网金融接受度较高,超过七成消费者在辨别非法广告时知晓要查看机构资质。但不同群体的素养水平及金融知识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对金融产品、工具的了解和识别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相对欠缺。我们下一步将重点关注一老一少的金融知识需求,积极探索与教育部门、老年协会、学校等部门合作,畅通金融知识获取渠道,努力构建金融知识终身学习体系。
记者:四川针对群众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宣传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王江渝:人民银行指导各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四川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宣传。利用银行网点、助农取款点优势,覆盖城乡主要区域;利用门户网、公众号等,营造反诈宣传氛围;针对大龄女性、企业财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分类施策开展反诈宣传;内容涵盖电信网络诈骗常见形式、互联网平台诱导性营销宣传、非法集资、套路贷、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和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金融诈骗陷阱等,引导消费者自觉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