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以实践检验,一起来听“敢于质疑”的故事 | 你好,钟南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9月15日

编者按

致敬中国骄傲,体悟国士精神。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推出的《你好,钟南山》音频节目正式上线。每期节目邀请一位青年正能量嘉宾讲述钟南山院士的故事。在故事里感悟,奋斗者负重前行,步履铿锵;在声音中探寻,追梦人追光而上,乘风破浪。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感人的故事,领略振奋人心的榜样力量。

致敬中国骄傲,体悟国士精神,欢迎收听:

你好,钟南山——敢于质疑

欢迎收听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打造的音频节目《你好,钟南山》。本期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献词的领诵员之一、青年学生赵建铭朗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实上,即便像钟南山这样的专家,也有犯错的时候。2016年,他曾就引用未经严格证实的数据“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向公众致歉。

他之所以能如此做,除了医德高尚外,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医学研究是一条无止境的路,没有谁是万能的,也没有谁会不犯错,我们只须即时修正,实现治病救人的终极目标就好,没有必要迷信所谓的权威。

更何况,权威就是要用来打破的,因为它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哥白尼不信“地球是宇宙中心”,开天文学之先河;托马斯·扬不信“光是粒子”,为光学研究打开“波”的世界;袁隆平不信“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解决了数十亿人的温饱问题……

纵观人类发展史,几乎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由不信权威的勇士所推动。

如今,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背景下,更需要我辈齐心协力、勇于跳出“旧权威的框架”,开创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美好新时代。

做学问,他求真务实;救患者,他无畏逆行!

从非典到新冠,一番番挺身而出,一次次不负人民。从火线宣誓到迎战病毒,护山河无恙,凝华夏齐心!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面对权威专家,他用数据说话;面对舆论压力,他不改医者本色。

今天,我们来聊聊“敢于质疑”的钟南山。

1980年,在徐志摩轻挥衣袖62年后,剑桥大学的云彩再一次为中国学子涌动。只不过,这一次为人所知的,不再是浪漫的诗句,而是严谨的数据。

故事还得从钟南山留学英国时的一项研究说起。一直以来,如何挽救呼吸衰竭的病人都是呼吸科的重要课题。

作为当时公认的业内专家,牛津大学雷德克里夫医院麻醉科主任科尔教授,曾做实验表示:在给予人工呼吸的情况下,随着氧气浓度越来越高,肺内的分流将越来越大。可是,当钟南山重复这项实验时,却意外发现:科尔教授的结论似乎并不成立。

是专家的错,还是我的错?年轻的钟南山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通过反复实验寻找结论不同的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在实验环境下,当氧气浓度增高到70%以上,氧气极测出的数字存在误差,必须进行校正,再计算肺内的浓度分流。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他得出了和科尔教授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氧气浓度增高,进入肺内的分流是不变或下降的。

很快,他的结论被全英麻醉协会采纳,并被安排在当时最权威的全英麻醉学术会议上进行公开报告。那是1980年8月的炎夏,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季节。

在会上,钟南山第一个发言。他首先用幻灯片展示科尔教授有关论文的主要论点;然后以自己的实验为依据,阐述不同的观点,有理有据地对科尔教授的结论提出质疑;最后又通过幻灯片,展示他自己校正相关数据后所描绘的曲线,进一步证明科尔教授结论的错误。

一石激起千层浪,钟南山的发言一结束,便引发了与会专家的激烈争论,在场人士包括科尔教授的助手向他提出了12个问题,但都被他用缜密的逻辑、详实的数据一一回复。

最终他的结论被大家一致接受,而他追求真理、不惧权威的精神也得到了广泛赞誉。

或许正是这次经历,在钟南山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那就是:在医学界没有所谓的“权威”,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也没有想到,也正是这一点,在若干年后,拯救了很多“非典”阴霾下的国人。

2003年年初,在对非典的早期研究中,有权威专家表示:非典的病原是衣原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并不可怕”。在此基础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了相应的治疗方案,一切似乎都在朝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除了钟南山,因为他正在不同场合“泼冷水”、“唱反调”!

“我们绝不会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我们实践过,没有效!”钟南山完全不顾个人荣辱,顶住了有关部门的施压,毅然决然地说,“非典的病原不是衣原体,衣原体很好治,不可能这么难治,治疗以后好得快,不会传染那么快。”

不迷信权威,坚持以我为主的科学研究,让钟南山更早看清真相,从而挽救了更多生命。

2003年4月12日,他牵头的联合攻关组宣布,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原因。

4天后,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对于这份坚持,钟南山称,对待新情况要很认真,也要相信自己的实践。“你做的实践有效,就要相信,为什么非要去看书呢。书上不一定有,权威说的也不一定对。”

钟南山不光自己不迷信权威,更是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团队中的每个人。据了解,钟南山经常在内部组织病理分析会,在会上,第一个原则就是没有对错、只论事实。

甚至针对某些问题,他会直接表示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钟院士也有不懂的地方,需要大家一起研究、实践”,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让参会的学生也有了自信,不会被所谓的权威带乱节奏。


【责任编辑:王俊秀】

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7 12:06:23

读懂了《松花江》 你就读懂了东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6

《一生一世》开播 任嘉伦白鹿奉上小火慢炖爱情浓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4

解码世遗泉州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9:43:37

“棒!少年”们有了新的“梦想教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18:03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开启下一个12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4:32:48

《江姐》2021版首演,经典民族歌剧“新”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9:00

欧阳立安传记出版 从上海滩走向共产国际的小革命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