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主办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首页 >滚动 >视频

两会前瞻|大省发力西部向新 区域发展激发活力

2025-0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大省发力西部向新 区域发展激发活力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2025年春运再次见证“流动中国”。在多项出行大数据榜单上,春节返程热门迁入地均集中在经济大省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人流车流方向背后,实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最近几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再被中国高层提起,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料继续成为热点之一。

大省挑大梁

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杭州人工智能企业最近引发全球热议,浙江等经济大省之于中国经济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据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经济前十强省份地区生产总值、消费总额合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60%,进出口总额占比超过70%。

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回升,但内需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巩固回升基础仍需进一步加力。

经济大省率先发力。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大省都将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或更高,工作安排也都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展开。

江苏、山东、四川等准备实施专项行动来提振消费。浙江提出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广东在投资方面祭出大动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外界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能出台更加具体的支持政策。

向西再出发

新疆阿勒泰,这个原本声名不显的中国西部小城,近年来凭借美景迅速“出圈”。蛇年除夕当天,阿勒泰一家滑雪场接待的游客就接近8000人次。

在中国,“西部”曾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近年来,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到建设自贸试验区,西部地区正从中国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版图的变迁。2024年,地处西南内陆的重庆经济总量超过老牌一线城市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国希望西部地区今后能更进一步。从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到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去年中国在发展西部、开放西部上动作频频。

有分析人士认为,西部地区一大问题在于高技术产业较少。弥补这一短板,有助于提升整个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外界期待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给出更加全面的回答。

全国一盘棋

眼下,中国城与城、省与省的竞争正在提速。争的是经济增速,更是营商环境、创新生态、人才吸引。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因地制宜、各展所长,这种良性竞争汇聚起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各地经济发展达到同一水平,而是握指成拳、形成合力。

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不同区域板块,中国作出系统部署,推动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对东北,要求“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中部,强调“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则要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在中国,一盘着眼全局、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国内国外的发展大棋局已经铺展开来。围绕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今年全国两会还将做出哪些精细设计,代表委员又将提出哪些真知灼见,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陈戈辉  编辑:何欣】
两会 区域发展 两会前瞻
分享:

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中国青年报2025-02-25 05:59:23

非遗塑“哪吒”:谁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25 05:39:26

1232岁的唐塔和90后“守塔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19:33

联通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成语是文化的道路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23

更聪明的AI会“杀死”写作吗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11

陶瓷遇上二次元:我在景德镇做“谷子”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18

95后传播摩梭文化,从外乡人到“博物馆尔”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16

斗南花海里藏着多少彩蛋|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19:31

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中国青年报2025-02-25 05:59:23

非遗塑“哪吒”:谁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02-25 05:39:26

1232岁的唐塔和90后“守塔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19:33

联通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成语是文化的道路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23

更聪明的AI会“杀死”写作吗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11

陶瓷遇上二次元:我在景德镇做“谷子”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18

95后传播摩梭文化,从外乡人到“博物馆尔”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04:16

斗南花海里藏着多少彩蛋|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5-02-21 08:19:31
合作伙伴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