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冷嘉雪:乘墨海之浪,扬心灵之帆

来源: 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09月20日

冷嘉雪与《中国青年》读者共勉:强我中华 青春争先

七月的北京,荣宝斋书法馆迎来了青年书法工作者冷嘉雪的“冷香飞上诗句”作品展。冷嘉雪,作为书坛新星,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晋唐风韵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无限可能。

展厅内,冷嘉雪的作品琳琅满目,小楷清峻雅致,篆书古朴深邃,隶书端庄娟秀,行书清新雅逸,每一幅作品都是她对古典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现代审美的独到见解。她的隶书以《曹全碑》为基,融入个人风格,婀娜多姿;楷书则博采众长,融合褚遂良、赵孟頫等名家精髓灵奇洒脱;篆书则兼具吴让之之清丽与邓石如之朴厚;行书则典雅清隽,尽显王羲之、米芾之风流。

冷嘉雪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情感。她的作品悠扬而自由,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此次展览,不仅是冷嘉雪艺术成就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为传统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

“冷香飞上诗句——冷嘉雪书法作品展”冷嘉雪书法作品——柳宗元《小石潭记》

墨香四溢启新程

在冷嘉雪的记忆里,从懵懂识字的稚龄时起,爷爷便是那位挥毫泼墨的魔法师,用一支古朴的毛笔,在旧报纸上为她勾勒出书法的奇妙世界。那些毛笔、墨汁、砚台、字帖,对她而言,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更像是一个通往神秘殿堂的钥匙。每当爷爷提笔,空气中便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是冷嘉雪心中最温暖的味道,仿佛能穿越时空,连接着古与今。

在冷嘉雪的成长之旅中,父母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深知女儿对书法的热爱,因此不遗余力地为她铺设了一条学习之路。送她踏入书法课堂的门槛,为她寻觅名师的指引,每一步都满载着父母深沉的爱与殷切的期望。在这样的环境滋养下,冷嘉雪对书法的热爱静水流深,渐成气势。她日益沉醉于笔墨带来的欢愉,也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的责任之重。

然而,学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求学条件优越,但冷嘉雪遇到的困难更多来自于自身。如何提升技艺、如何突破自我,成为了她不断追求的目标。高考时,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她夜以继日地练字,只为能在考卷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步入大学之后,每一种书体的学习之初与创作之时都让她绞尽脑汁,但她从未熄灭对书法那份炽热的爱与追求。

为了本次展览,冷嘉雪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心血,不断雕琢作品中的每一处细节与变化,力臻完美。虽然整个过程使她心力交瘁,但当她跨越重重困难,目睹展览上的作品时,那份酣畅淋漓的满足感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化作了甘甜的果实。有时,为了创作大幅作品,冷嘉雪会闭户三日,息交绝游,潜心创作。她尽力屏蔽外界的喧嚣与干扰,甚至间歇性地在“朋友圈”中隐身,只为让自己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安心完成手中的作品。这个过程虽孤独且充满挑战,但每当作品诞生的那一刻,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都让她觉得一切艰辛都值得。

冷嘉雪书法作品——苏轼《念奴娇·中秋》

与笔墨共舞

作为一位将书法视为生活哲学与情感港湾的青年女性书法工作者,冷嘉雪沉浸于墨香与笔舞间,不断成长与突破。对她而言,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心灵的栖息地。无论多少次面对困境与挑战,她都心无旁骛,笃定前行,以笔墨书写青春。书写时,她仿佛与世隔绝,只留下笔尖与纸张的细语,感受着每一笔凝聚的情感与思绪。随着书写的深入,她逐渐进入忘我之境,心灵与笔墨融为一体,仿佛在勾勒内心的风景。在这个过程中,她体验着书写的愉悦与满足,感受着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无穷魅力,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解读与临习古代经典碑帖,是冷嘉雪探寻笔法技艺的瑰宝之路。本硕求学阶段,她均深耕于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书法专业,学术根基扎实深厚。如今,她身兼数职,不仅是荣宝斋书法院的授课讲师,还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培训中心的访问学者,以及东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这些多重身份无不彰显着她在书法领域的成就与认可。

在冷嘉雪的成长历程中,老师的指点与鼓励犹如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南艺的诸位老师,尤其是读研期间的徐利明老师,他的书法理念如同一股清泉,深深滋润了冷嘉雪的艺术心田,使她在书法的海洋畅游得更加自如,技艺日益精进。毕业后,冷嘉雪并未停下求知的脚步,她转益多师,不断拓宽视野,丰富书法的内涵。她就像一位永不停歇的旅者,始终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展现着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成为当代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而中国书法的赓续与传播,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层面。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荣宝斋举办了“风华正茂——荣宝斋首届青年艺术提名展”,冷嘉雪以其出色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造诣名列其中,展出了她的作品。

对于此次“冷香飞上诗句”作品展,荣宝斋副总经理唐辉给予了高度评价:“嘉雪女史坚定地认为书写应该是从传统中来、从内心中来,是近观品读的艺术。所以,本次展览作品少有欹侧造势之作,多为冲淡雅逸之品。正如米芾在遍学唐宋名家,经历了集古字阶段,在黄州拜谒苏轼后专师晋人,方悟入晋魏平淡之法,其一生于书画所追求者不过‘平淡天真’四字而已;十余年的专业学习经历,嘉雪自然熟知书史流变脉络,结合自己对疏淡的追求,不为时风所惑,以自己的艺术直觉找到了直抵平淡境界的不二法门。”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范扬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作品展反映出嘉雪女史在努力完成自身书法风格的塑造,藏锋起笔、行笔稳健、收笔稍顿,而且非常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非常明快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而且冠以长横取势,势感强烈,笔笔到位。写得非常轻松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这与当下一些人以荒腔走板、求奇求怪的书风和虚张声势的行为有着天壤之别。” 并称赞道:“如此的书写,是嘉雪单纯善良、自由自在的品格和心性的真实流露,在当下的艺术界尤为难得。”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坚韧不拔的青年书法工作者,冷嘉雪在书法的广阔天地里熠熠生辉。她的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更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深刻诠释与创新发展。

“冷香飞上诗句——冷嘉雪书法作品展”冷嘉雪篆书作品

书韵相承

面对青年书法工作者在文化传承上的神圣使命,冷嘉雪认为必须潜入古人的智慧深海,汲取古代经典的源头活水,同时也要顺应时代的大潮,勇敢地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时代生活犹如书法的熔炉,锤炼出书法的真金,使之不惧任何考验。作为书法工作者,应以超越性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力进行创新,将目光投向未来的广阔天地。她并不认同书法工作者都应沉迷于故纸堆中,进行全面复古,而是强调要思考书法在当代的存在方式与独特价值。她坚信,每一个时代都会孕育出独特的书法风格与风貌,都会留下时代精神的深刻烙印。若干年后,这样的书法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思想文化印记,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熠熠生辉,永载史册,化作后人仰望的璀璨星空。

冷嘉雪的心中燃烧着一份属于青年书法工作者的炽热愿望,她渴望见证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复兴事业,让古老的书法艺术焕发新生,绽放无尽光彩。若问她有何建议,她会深情款款地说:“志在书法的伙伴们,首要的是对书法怀有深厚的热爱,因为唯有热爱,方能耐得住寂寞与孤独;同时,也要热爱生活,因为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代共鸣,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书法作品。”

谈到青年书法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时,冷嘉雪说:“我们首先应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书法技艺与理论学习中不断追求卓越;待具备一定能力后,更应积极传播、弘扬书法艺术,让更多人领略其独特魅力。”她坚信,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社会意义。艺术家不应孤芳自赏,艺术作品不应深藏不露,唯有在社会的批评与碰撞中,方能实现艺术家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艺术作品社会价值的彰显与升华。

冷嘉雪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书法工作者应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训练,挖掘书法经典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展现出与古为新的时代格调。除了传统的展览和作品集,书法工作者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优秀书法作品和个人心得,让身边的人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书法的魅力。同时,众多书法自媒体博主也在通过各种平台进行有效传播与推广,让书法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与心灵深处。在书法的国际传播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外自媒体的力量,通过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书法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谈及书法的普及难点,冷嘉雪认为,关键在于区分写字与书法的微妙差异。书法是写字的高级形式与艺术表达,但写字并不等同于书法。书法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以一定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作为支撑。相较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黑白无声的书法可能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培养兴趣、进行引导尤为重要。如果书法的普及活动能增加更多趣味性,并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更多人投身于书法事业中时,书法自然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与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责任编辑:唐红】

在三千年典籍中读懂中华文脉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6:47:18

喝下这副“电子中药”,民乐青年也新潮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6:47:51

青春版《牡丹亭》,20年生生不息的青春

中国青年报2024-09-19 20:16:44

读书不为写作,但需要写作的反向滋养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8:00:52

除了“情绪价值”,书市还提供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08:01:12

动身寻找一棵树

中国青年报2024-09-05 20:50:42

电影《记忆消失前》聚焦乡村与亲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18 19:42:18

青年范儿·文化咖|张艺谋:观众看影视剧很“苛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9-15 16: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