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老建筑讲新故事,“活起来”后“富起来”

作者: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06月07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遗产日期间,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此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看基层”采访团,走进东北。

    5月末6月初的白山黑水仍是初夏。在这场南至辽宁大连、北至黑龙江哈尔滨、西至鸭绿江畔的走访中,高铁是主要交通工具。百余年前,也有一条铁路连接起东北的广袤大地——1903年,中东铁路正式通车。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旅顺,路线呈T字形。

    这是一段沧桑的中国近代史,沿途因车站而兴起的城市,当年的历史文物建筑旧迹可循。当建筑凝固了时间,重新打开老房子的大门,让一缕阳光洒进来,就成为我们今天的持续探索与责任所在。

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博物馆(机车库)。范峻辰/摄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中,每一座老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

    旅顺口是辽东半岛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从老铁山下郭家村遗址出土的文物,实证6000多年人类文明的足迹。到了近代,一个旅顺口,便是半部中国近代史。

    2020年,“辽宁旅顺口军民融合”与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四川广汉三星堆等6家,一同入选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辽宁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范围为11.63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76处,各类博物馆10家。其中,旅顺老城区8.61平方公里,太阳沟历史城区3.02平方公里。

    太阳沟拥有百年以上的建筑353栋,有等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国家级5处。走在这座“世界露天建筑博物馆”,龙柏苍翠,随处可见美院学生在此写生。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启动,从今年5月开始实地开展文物调查。位于太阳沟的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苏友谊塔,上午10时许,文物普查员聂绪文和他的队友们正在工作。“需要对文物的外观现状、文物本体边界的GPS数据等进行采集和录入。”聂绪文手持“四普”数据采集移动终端介绍道,“这个装备采集的数据可以精确到厘米级。”

    “普查一处文物需要1-2个小时,一天走2-3个点,白天户外采集,晚上录入数据,今天我们早上7:50就到这儿了。”聂绪文的五人小组成员都是年轻人,“户外文物普查还是需要体力的。相较于城区内文物,采集那些分布在野外的文物,就得要爬山涉水,所耗时间将成倍增加,工作量更大”。

    列车从旅顺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无论120多年前还是今天,都能以当时的最快速度,抵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小镇与旅顺一样,因百年前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1901年,横道河子站开站,为级别较高的二等站。

    当地人有一句话,“横道河子的每一座老建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中东铁路在修建和运营期间,建造了大量的俄式建筑用于生产生活,横道河子现保护较好的俄式建筑有103栋,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6栋。

    喜欢摄影的年轻人范峻辰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海林人,拍这座小镇已有6年多,“平均每年要来50多次,拍下的照片有几千张,视频素材20多个T”。他的朋友圈全是横道河子的“大片”,他清楚地知道小镇每一个“出片”的点位,“东北角的儿童山上是拍全景最佳机位,小镇的美景一览无余”。


    博物馆、艺术区、民宿……老屋开“新店”

    在旅顺,记者一路走访看到,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顺大和旅馆旧址正在修缮中;即将修缮完成的“西大院”俄式兵营,计划于明年作为国防教育研学基地投入运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沙俄陆防副司令官邸旧址已修缮完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十字医院旧址,作为办公场所已经投入使用……

    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顺实业学校旧址,始建于1900年,1955年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军事博物馆,如今已成为集展览、会展、文创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区。去年7月,2023文创产品展览会就在这里举办,110家博物馆带来3700余件文创展品。

    “我们探索出了政府协助保障、公益项目委托、市场主体运营等模式。”太阳沟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王贵民介绍,创建3年来,实施了10处文保修缮工程、26处保护性建筑修缮工程、两处文物抢险支护工程、两处革命文物环境整治工程,这是1955年旅顺地区回归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2000年以来,横道河子陆续拆除临时建筑近300处,恢复了4个街区的原貌。落成于1902年的圣母进堂教堂,是中东铁路线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全木结构东正教堂,在2008年成为中东铁路博物馆一展区,免费向观众开放。1905年出版的《中东铁路建筑物大画册》、近两米长的俄文版《中国内陆地图》,还有大清东省铁路工徽、中东铁路餐车餐具……800余件展品讲述着东北往事。

冬季的横道河子镇。范峻辰/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机车库建成于1903年,曾一度处于年久失修的破败状态;后经过抢救性修缮,修复了机车转盘和库房整体,完成相关配套设施,于2014年开辟为中东铁路博物馆二展区。

    这座建筑的15个库房呈弧形排列,每道门都是三角形山花拱门顶,15个拱门连接起来,构成起伏的波浪,产生了极强的韵律感和优美的轮廓线。机车库西30米有一处机车转盘,用于火车头转换方向。库房内不同年代的蒸汽机车静静停驶在铁轨上,仿佛随时都能出发。中东铁路博物馆馆长王国栋介绍,徐克版《智取威虎山》曾在这里取景,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也曾在室外展区实景拍摄。

    如今,漫步在横道河子的街道,原来的居民仍在这里生活,只是他们的邻居或许有些变化。美术馆、博物馆,面包房、啤酒屋,民宿、旅拍店,甚至还有一个百年小镇婚姻登记处。哈尔滨人陈伟平是一处名叫“东山大营”的民宿主人,2011年买下这处曾是兵营的历史建筑后,花了七八年时间布置,尽可能恢复原貌。今年“五一”期间,民宿一房难求。

旅顺实业学校旧址。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火车快起来,生活好起来

    “活起来”的建筑不仅保存历史,更服务当下、开创未来;不仅发挥社会效益,还带来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专业团队根据旅顺口文物资源,为当地编制了“戍海固防、西风东渐、东亚风云、革命星火、向海图强”等5条主题游径,让“串联”起来的文物讲述城市故事。王贵民介绍,太阳沟2023年共接待游客456.92万人次,同比增长78.98%。

    一本1940年出版的游记《提升体质的徒步旅行》,在提及横道河子时写道:“横道河子四周被绿色的群山环抱,清澈的横道河水缓缓流过,距牡丹江仅两小时,作为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横道河子是一日游的绝佳去处。”

    当中国铁路已经从蒸汽时代走向高铁时代,横道河子镇到牡丹江市仅需约20分钟,到哈尔滨市也仅需约一个半小时。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尔滨”迎来“南方小土豆”,横道河子也没有错过机遇。

    横道河子镇镇长高原介绍,2023年,小镇迎来游客70余万人次,比往年翻了一番多,冬季仅中东铁路博物馆就接待观众12万余人次;今年“五一”假期,小镇约有12万人次到访。

    “我们镇是山区,耕地可能还没其他乡镇的一个村多,以前外出打工比较多。旅游火了之后,老百姓就能在家门口挣钱了。”高原笑着说,镇上连刚生下来的小羊羔都能“打工”了,“洗得白白的,游客爱抱着合影。一个冬天,每家能挣一两万元钱”。

    范峻辰对小镇的旅游发展感到自豪,他注意到,游客中年轻人的比例也逐渐增多。“横道小镇的美需要在这里沉下心,慢慢感受。这个小镇似乎有‘魔法’,可以让时光变慢,让人更加享受生活。”

【责任编辑:郭韶明,蒋肖斌,张蕾】

海南五指山 非遗有看点|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20:22:16

老外粉丝“催更”的《庆余年2》牛在哪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6 05:35:08

图知道 |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5 09:26:28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

重新认识柳青:把新时代、大历史装在内心

中国青年报2024-05-30 22:38:22

语言自卑?在深度阅读中扩展表意空间

中国青年报2024-05-31 13:08:02

如何写作一篇书评

中国青年报2024-05-30 22:38:18

《望长安》:为流散海外文物铺一条回家的路

中国青年报2024-05-31 07:08:07

在哈尔滨,遇见金朝的第一座都城

中国青年报2024-05-31 0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