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全国首个“远视储备”标准发布 如何科学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年06月04日

  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已逐渐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从视力正常的儿童青少年中筛检出远视储备不足的对象,早期预警,关口前移,是预防近视发生、降低近视率的关键环节。

  近日,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牵头多家单位共同起草的上海远视储备地方标准《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与屈光度评价规范》发布,这是我国首个远视储备标准。什么是“远视储备”?《规范》将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起到怎样的支撑作用?

  资料显示,我国近视人口已超6亿,且这一数字仍在攀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此前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率50.08%,初中生视力不良率78.47%,高中生视力不良率86.61%。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效率,危及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国民素质。

  在视力正常的未近视儿童中基于远视储备采取相应措施,能够及早干预近视高危对象、实现更精准预防。什么是“远视储备”?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学科带头人何鲜桂介绍:“每个人生下来大概都会有300度的远视储备,就是‘视力银行’的‘存款’了,相当于存折里有这么多钱,花一点就少一点,且这种存款是定额,不能往里面存钱。如果用眼得当,‘存款’消耗的速度可能慢一点;如果到18岁还没花完,就不会近视。但现在三四年级的孩子中有一半都会提前花完,所以就近视了。”

关于远视储备的重要问答

  除了正常消耗之外,一些不良用眼方式会导致远视储备过快消耗,如户外活动缺乏、长时期过度近距离用眼,高负荷作业负担、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饮食不平衡等。上海家长刘女士的两个孩子分别上初中二年级和小学四年级,她通过学校的科普初步了解了远视储备的概念,也为此更加重视孩子们的用眼健康,避免她们远视储备的透支,“学校每年定期检查,还会请眼科医生来科普用眼的习惯问题。医生说我女儿的远视储备目前还可以,近视的可能性比较小”。

  据了解,上海市15年前在全国率先建立三级近视防治体系,即近视筛查、转诊、分级分类干预的眼健康电子档案及动态管理模式,并在2020年起实现全覆盖学生屈光发育建档管理,截至目前受益学生累计389余万人,服务人次达1100余万人次。上海市浦东新区眼病牙病防治所预防科科长章小花告诉中国之声,基于这一防治体系,专业人员会定期前往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采集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初步数据,判断远视储备是否充足,并发放告知书给家长。章小花介绍:“医生给小朋友们建档以后,所有数据会实时传送到上海市居民眼健康-屈光发育档案系统,再按照内置的识别程序,自动把这些小朋友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比如小朋友虽然视力正常,但远视储备可能不正常,就被列为‘可疑高危儿童’。社区眼防医生会把这些结果打印出来,通过学校发到每一位家长手中,告知家长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以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作为《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与屈光度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牵头起草人,何鲜桂告诉中国之声,长时间以来,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量的参考值标准并未统一和明确。本《规范》的亮点之一,就是基于前期15年的屈光建档经验,规定了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屈光度的测量和评价要求。何鲜桂表示:“目前,理想的远视储备推荐值的制定应基于从3岁一直跟踪到18岁的长期队列,但这样高质量的研究国际、国内都缺乏,所以此前存在各种出处的不统一的‘参考值’。因为上海屈光发育档案做得早,散瞳验光、眼轴长度的数据比较全,我们有一年的随访的完整的3-18岁的队列,用了倒推的方法,然后就得到了要确保18岁不近视、在各项措施比较得当的情况下应有的远视储备推荐值。《规范》给大家确定自己的‘视力银行存款’提供了一个标尺。特别提醒,给出的3-6岁远视储备参考值可能会偏高,未来将通过进一步研究给出更合理的参考值。”

《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与屈光度评价规范》

  根据《规范》,对裸眼视力正常者,确定相应年龄的睫状肌麻痹后远视储备推荐值,睫状肌麻痹后屈光度测量结果小于该值判定为远视储备不足;对非睫状肌麻痹屈光度测量结果,裸眼视力正常且屈光度小于0D判定为可疑远视储备不足。参照这份推荐值列表举例,3岁儿童的睫状肌麻痹远视储备推荐值为远视264度;6岁儿童为远视208度。何鲜桂特别提到:“我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对于远视储备75度以下的孩子,户外活动的作用是有限的,可能要介入更强化的一些现在临床通常在用的措施,比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离焦等特殊设计框架眼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才能更有效预防近视。如果是远视储备充足的孩子,当然可以按照现有标准,让他继续加强户外活动。”

《规范》中的裸眼视力评价

《规范》中的屈光度评价

  作为我国首个远视储备标准,《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与屈光度评价规范》的出台有何意义?又将如何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何鲜桂进一步介绍:“这项标准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不同年龄段远视储备的参考值,使我们在推行基于远视储备的近视预防的精准分类管理有了依据,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把各种不同类别中现有循证依据的措施再加进来,就可以达到‘没近视的要防好,已经近视的要控好’的目的。”

  上海市浦东新区眼病牙病防治所预防科科长章小花坦言,她和同事们非常需要这样一份标准,“对于我们基层人员来说,新的指导方式更加具体了,我们在工作中也有据可依了。现在‘医教结合’,对于学校来说,要去做一些工作,或者回答家长的疑问,都要问医务人员,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问的医生不同,就没有标准的答案。现在有了标准,我们指导学校去回答学生家长的这些提问,应该说非常自信、非常肯定,我们指导工作更加胸有成竹了”。

  作为家长,刘女士也更期待《规范》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学校和老师将与家长进一步联手,共同守护好孩子们的双眼。刘女士说:“出台了相关标准,学校也会更加重视,如果讲给小孩听,小孩自己可能也会更加重视用眼,把它看待成一个在学校里类似校规的内容。”

“预防近视 ‘目’浴阳光”

  《规范》同时给出了屈光度评价后措施:判定为远视储备量不足者,应建议其确保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学龄前儿童每日不小于3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日不小于2小时;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改善视觉环境。何鲜桂建议各位家长,尽可能在孩子学前阶段,到医疗机构进行一次规范检查,早期知晓孩子确切的远视储备量,“第一次查远视储备,推荐用睫状肌麻痹即散瞳验光来明确真实度数,知道远视储备银行底数,后面可以间断性地每三个月用测量眼轴这种更加便捷的方式来大致估计储备消耗的快慢,如果比我们给出的安全增长值长得更快,说明消耗较快,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更强化的干预”。

【责任编辑:齐琪】

青年范儿·文化场|下一站,横道河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03 22:28:34

重新认识柳青:把新时代、大历史装在内心

中国青年报2024-05-30 22:38:22

语言自卑?在深度阅读中扩展表意空间

中国青年报2024-05-31 13:08:02

如何写作一篇书评

中国青年报2024-05-30 22:38:18

《望长安》:为流散海外文物铺一条回家的路

中国青年报2024-05-31 07:08:07

在哈尔滨,遇见金朝的第一座都城

中国青年报2024-05-31 07:08:09

《歌手2024》:新生代参与角逐大放光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31 13: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