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三年读完本科,哈佛硕士毕业后她选择......

来源:苏州大学2024年03月21日

“三年读完本科”、“哈佛硕士”……她身上有许多标签。本硕阶段她游学东西,深感华人发声渠道仍然狭窄,为探求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之路径。硕士毕业后,她选择回到母校苏大,师从季进教授攻读博士,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探索中寻找“破局”之策……


她是文学院博士生张煜棪。跟随大苏的脚步,一同了解张煜棪求学生涯中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故事。

张煜棪,唐文治书院2015级、2018届本科生,哈佛大学东亚系硕士,文学院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师从季进教授。


独立发表C刊论文3篇,决策咨询报告获江苏省委常委肯定性批示1篇,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1项、“䇹政基金”项目1项,发表小说与文艺评论多篇。


曾获宋庆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苏州大学综合奖、学业奖学金特等奖、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哈佛大学Fung Fellowship等荣誉。



放眼国际,本科三年毕业

张煜棪是唐文治书院15级、18届的本科生,每每有人问起为何她的本科生涯只需三年,都要从书院的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开始说起。张煜棪入学后发现,书院为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在国际交流中培养全球视野,提供了一系列便利和政策。

在书院的激励下,大一时,张煜棪便受到政府奖学金资助,前往美国参加杜克大学的暑期研学;大三时,她独立申请了哈佛全球本科生项目,在一年中修满了六门研究生课程。海外课程修读的学分也转换为苏大学分,因此她提前一年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业。

(张煜棪拍摄的杜克大学)

正是本科阶段的海外经历,为张煜棪与哈佛大学结下情缘。她说:“如果没有学校各方面的支持,种种机缘也就无处发生,我也不会有机会在哈佛东亚系继续读研。”


游学东西,哈佛不是终点

在大洋的彼岸研究故土,她对东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丰富的跨文化活动给予了她广阔的国际视野,也让她更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硕士线上毕业典礼)

读研期间,她接受了系统的学术训练,也学习东亚其他国家语言、组织跨界会议、拍摄实验电影。在异乡研究中国文化,有令人动容的时刻,也深感英语世界中华人声音的渺小,西方话语的强势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刻板印象。



(自制纪录片《无中生有》剧照)

“我远远达不到学贯中西,但界通内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始终是我作为一个爱看武侠片的中国人从小就有的理想。我希望未来我的学术成果与艺术创作能成为外乡人阅读中国文学,进入中国文脉、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微小切口。”这是张煜棪作为学者的朴素心愿。

(在美收到的防控包)

(读研的日常自习)

于是她选择回到了苏大,在季进教授的指导下,开始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进行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学习研究。


深耕本土,心怀无界图景

在世界文学的图景里、在人类文明共同体中找到中国的文化位置,不仅需要世界意识与国际视野,更需要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而这一切,是研究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现象,描摹与探索中国人的感觉结构与生命意象的前提。

“一方面,中国学者要不迷信外文刊物,不臣服于西方学术霸权,要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才能平等、包容、开放地对话,而不是听话或学舌;另一方面,这也要求我们学以致用、真正落地。”学于中西,深耕本土,张煜棪在研究与学习中愈加明白前人建立中国自主话语体系的良苦用心。

然而谈及落地,人文学者不会造芯片、造火箭、做手术,作为人文学生的她在不断思考与探索:我们能为他人做什么?我们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又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直到2023年,张煜棪主持了一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她在研究中找到了答案。她借助小说这一体裁重新探讨“在地性”这一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希望从公共知识领域视角重建日常现象背后的逻辑,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学表达。

(张煜棪所撰写的部分文艺评论)

随后,她同导师季进教授撰写了《关于打造苏州“作家之城”IP 的政策建议》,希望活化利用苏州的文学资源,使市民成为文学活动的主体,让文学成为文化古都的当代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建议,他们提出的具体建议获得了时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的肯定性批示。


她认为大学的人文之道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讲道德、重情义、爱思考、能表达、有信念的公民。当代,国际形势复杂,新技术、新面貌每一天都在浮现与迭代,相当数量的普通人没有渠道发声,也不屑于上网与人争吵,往往晕头转向、被动接受、裹挟其中,明明是信息时代,却无处不是被动的失语者。这使她更加坚信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有义务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这一点她在唐文治书院就读期间感受极深,也受益匪浅。


“科学头脑与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论证,然而在成为学生、学者、技术专家之前,我们首先是有灵性的人,我们最容易被忽视的天赋就是感知能力与慈悲之心。”大学应当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缩影,是一个安心读书、安心学习做人的场域。

(中篇小说《蓬莱》发表于《山西文学》)

大学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的围墙之内,因为人人都作为终身学习者与终身阅读者,活在各种各样的文字、文本、文学之中;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阅读对象——广告牌、微信推文、饭桌故事、舆论场博弈,这些日常文本都在提醒她,文学研究要做在祖国大地上。


当我们走出大学,成为社会人,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公民,我们要共同参与的,是知识、伦理与日常生活的生产。如果要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人文学者们极力倡导的阅读习惯、对话思维、通识眼界、在地意识,每一样都必不可少,每一样都对我们个人涵养与社会发展有着建设性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也在共同建构着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研究并不只是发生在大学之内,它是宽松无界的,是一种终身能力,也是一种终身权利。在生活中,能高度觉知自己和别人的情感、思维、需求,面对社会事件能不被迷惑与操控,在大大小小的与别人与自己的对话中,把一件事搞清楚、讲明白,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能力。不论我们身处大学内外,心中都能拥有更大更无界的图景。”




【责任编辑:曹竞】

春意满园,春季北方养花技巧大全|我的节节·春分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0 17:30:00

微电影|上海为困境青少年打造“追光小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9 13:14:50

舞蹈《净美》亮相 大学生将院士故事搬上舞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9 13:14:47

电影电视剧微短剧……你的旅行指南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3-19 07:49:13

豫剧探索沉浸式小剧场,年轻人爱看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8 20:41:08

首部思政课喜剧电影《我要当老师》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7 16:02:31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微短剧踏入桃花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6 20:06:37

金庸诞辰百年 800多件展品亮相浙江海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0 22:30:43

刘宁委员:建议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改为选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08 14: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