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希望工程: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3月20日

    3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从发展到繁荣的飞跃;而对于上海希望工程来说,则是无数爱心汇聚,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公益之路。

    希望小学:硬件与软件的不断双重升级

    “没有这所学校,我的人生不会是这样的。”1990年出生的戴青霞,对自己的母校满怀深情。2013年,戴青霞又回到了位于江西省修水县的上海军休干部希望小学。她是新校舍建成之后在该校就读的第一届学生,也是这所2002年由上海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捐赠31万元建的希望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为了回报母校,更是为了回报那些曾经给予她帮助的人们,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了这所希望小学,这一次,她的身份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30年来,上海希望工程在革命老区、上海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地区援建的希望小学有2210多所,希望小学已成为农村孩子梦想的摇篮。

    在大规模完成农村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上海希望工程秉持助学为要、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1997年,上海希望工程动员社会力量,自筹资金,于1998年创建希望工程教师上海培训基地。2000年7月,与多家单位联合推出“上海希望工程西部万名教师培训行动”,踏上了基地培育园丁之路。20多年来,培训基地坚持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要服务全国的要求,已为新疆、西藏、青海、贵州、云南、江西、陕西、安徽等20多个省(区、市)免费培训了2.25万余名希望小学教师。“教师培训”项目也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

    2023年,为围绕服务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工作大局,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的指导下,上海希望工程与安徽省六安市希望工程紧密携手、深度协作,共同助力六安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中心小学“希望网校”的朗诵课和科普课由华东师范大学的胡皓婷和上海师范大学的胡梦竹两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完成。该小学少年宫辅导员韩越说,上海的志愿者老师在授课期间,尊重学生的个性,会引导学生分角色上台试读,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从刚开始的胆怯,不敢开口,到后来争相发言。“希望网校”项目的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带去了别样的课程体验。韩越回忆,一学期即将接近尾声,孩子们在上最后一节网课时,教室气氛明显低沉了下来,学生和志愿者老师的眼神充满了不舍。最后,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和两位志愿者老师告别——全班起立,齐声朗诵诗词《如果》。一方面是对一学期学习成果的展示,一方面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对上海的志愿者老师表示感谢。

    上海希望工程始终聚焦希望小学硬件与软件的双重提升,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希望小学的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环境,教师培训则强化了教育的质量和深度,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潜能,而“希望网校”的创新则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依托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让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

    援建红军小学和以老一辈革命家名字命名希望小学——助力红色基因传承

    上海希望工程自2007年开始在红军长征路上援建红军小学,并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学校命名,就是要青少年永远铭记历史,铭记先烈;同时,为沿途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传承红军精神,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乡面貌。“在全国援建百所红军小学”的活动开展以后,得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高度评价。

    上海市民怀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向该项活动捐款。在 “援建红军小学”登记册上,个人捐款最多的是普陀区离休干部方耀熊夫妇,捐款额为100万元,要求在红军长征路上建3所红军小学,并在西藏贫困地区援建1所。他们夫妇俩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生活俭朴,却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奉献爱心。

    助学育人从心愿到未来——发挥共青团联系困难青少年的桥梁纽带作用

    15岁的钱同学刚拿到社工沈老师送上门的冬被时,一贯内向腼腆的他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高兴地对堂姐说,“今晚我就可以盖新被子了。”堂姐问新被子是否要先晾一晾时,他忙回答,“不要紧不要紧,今晚就能盖!”钱同学从小和大伯父一家生活在一起,看到“微心愿”礼物清单,一套保暖冬被成了他的小小心愿。在社工沈老师眼里,他年纪虽小,却一直孝顺懂事,“微心愿”活动给了这个不善言辞的孩子一个不用向家里开口的选择。让人高兴的是,今年他已经顺利考进职校,新年愿望是“希望新年能在学校认真学习本领,将来毕业出来养活自己”。

    “最近开学了,我刚拿到上学期的期末排名表,总成绩排在全班第5名,老师说我可以拿到今年的学院奖学金,这个小小喜悦迫不及待要和希望工程的叔叔阿姨们汇报一下!”

    “回想自我初中以来,接受希望工程的资助已经有6年了,申请助学金表格上的项目不知不觉从爱心助学变成了圆梦大学,在历年资助的爱心捐方里有黄阿姨、王叔叔、陈阿姨……”

    “发这条短信是想告诉你们,一方面今年爸爸身体逐渐变好了,家里的医药费开销节省很多,我在上课之余还勤工俭学,想和叔叔阿姨们说一下,我不再需要资助了。另一方面我想捐出800块钱的寒假兼职收入,捐给和我当初一样遇到困难的弟弟、妹妹们。三是要和叔叔阿姨们汇报一下我这学期的小目标,我已经报名参加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啦,后面想多参加志愿活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社会,感谢那些曾经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希望的好心人。然后学习上我也会继续努力。最后,谢谢你们陪我成长,帮我变成追光的人!”

    这是上海希望工程“圆梦微心愿”和“爱心助学”“圆梦大学”项目资助的4名学生,生活上的困难、经济上的窘迫给他们的成长之路带去些许坎坷,但是在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下,他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和温情,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报去感恩,这也是上海希望工程积极发挥助学育人功能,将服务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的最生动的体现。

    自2021年起,作为上海市政府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项目,上海希望工程实施的圆梦“微心愿”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4年来,共有12710名困境青少年通过该项目在春节前夕拿到了心愿礼物,开心过年。一副耳机,一个蓝牙音箱,一台打印机,一支翻译笔,一个保温水杯,一个地球仪,一套冬被,一个电饭煲……对于困境青少年来说,就是一份无比珍贵的心愿,相比资金的支持,一份直达心底的小礼物,让困境青少年更有获得感。每年元旦,积极认领“微心愿”也已成为众多上海市民参与公益慈善的新风尚。

    从“圆梦微心愿”的细致关怀到“爱心助学”的经济支持,再到“圆梦大学”的高等教育助力,上海希望工程的助学项目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教育支持链。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上海希望工程迎来了它的30周年生日。这30年,是一段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旅程,是一段关于成长与奉献的故事。

    截至2024年3月,上海希望工程在全国资助困难学生22万余人次,援建希望小学2210余所,援建红军小学400余所,为新疆喀什地区援建希望卫生室277所,援建希望厨房117个,为云南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500座,为新疆喀什大学援建沪喀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援建上海-井冈山青少年红色文化基地,为贵州遵义、陕西、安徽援建6个留守儿童希望之家,筹资总额达11亿元。

    上海希望工程相关负责人说,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继续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故事,突出育人功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微电影|上海为困境青少年打造“追光小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9 13:14:50

舞蹈《净美》亮相 大学生将院士故事搬上舞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9 13:14:47

电影电视剧微短剧……你的旅行指南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3-19 07:49:13

豫剧探索沉浸式小剧场,年轻人爱看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8 20:41:08

首部思政课喜剧电影《我要当老师》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7 16:02:31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微短剧踏入桃花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6 20:06:37

金庸诞辰百年 800多件展品亮相浙江海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0 22:30:43

刘宁委员:建议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改为选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08 14: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