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留学率”背后,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 媒体札记
清华大学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说法,很可能是编出来的。1月17日一早,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号发出一篇文章《五问:清华毕业生去哪了?》,再次为“清华毕业生80%都出国了”辟谣。文中的数据显示:本届清华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8.0%,硕士为5.9%。
80%和8%之间的差距,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足以说明某些网络传言是多么离谱,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幸存者偏差”——尽管我们常在网上或生活中听到“清华留学生”的消息,但实际上这个群体只是更容易被看到,其规模没有那么大。总而言之,一些由情绪所催生、夹枪带棒的传言并不靠谱。而在另一方面,如何看待出国留学的年轻人,尤其是国内名校毕业生,也是一个值得认真审视与思考的问题。
所谓“清华毕业生80%出国”的消息,早在2023年就流传过一波。当时,一批“自媒体”造谣清华毕业生的出国率,并扣上各种帽子,诸如“为国外培养人才”云云。对此,清华每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实已经清楚阐明了毕业生的去向。澎湃特约评论员张润在时评《清华80%毕业生出国?谣言背后是流量陷阱》中分析:“一些自媒体不愿意参考真实数据,因为这些平平无奇的数字不够刺激眼球,也没有什么‘流量价值’”。正如《五问》文章下的留言:“大家都讲情绪,你讲数据没啥用。”清华大学官方账号则回应:“关键是真相。”
对于这种谣言背后的驱动力及其危害,澎湃新闻这篇评论写道:“一些自媒体集矢于清华的所谓‘出国率’,其隐含的思维预设其实是一种逆全球化的逻辑,未免太不合时宜……在中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高歌猛进、在全球学术界声誉日隆的今天,无论如何不应该用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去围攻中国大学。如果高校不能专心教学科研,不得不疲于应对这些谣言,那么对广大高校师生和整个中国教育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据清华校友总会注册信息,该校近20年出国留学的校友完成学业后,大部分已归国工作,在各行各业发挥中坚力量。其中,曾因“最牛学习计划表”火遍全网的清华“双胞胎姐妹花”,就是典型的例子。双胞胎中的姐姐马冬晗从清华毕业后前往普渡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通过直接从单分子数据构建点扩散函数模型,解决了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自发明以来始终存在的模型不准确的问题;妹妹马冬昕,从清华毕业后前往多伦多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成功制备发光效率高、具有均一量子阱的钙钛矿薄膜,刷新了钙钛矿发光器件效率与寿命的世界纪录。2022年,已经取得了卓越学术成就的两人共同归国,分别就职于大连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成就了留学人才归国的一段佳话。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多年来奉行的留学政策,是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和途径之一。去年7月,《中国青年报》就曾刊文分析称:决定一个年轻人选择教育路径的因素,有方方面面,其中既有理想、情怀、责任感等“形而上”的内心召唤,也包括个人能力、职业规划、家庭影响等现实因素。实现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国际化人才。针对一些有留学打算的大学生搞道德绑架,无疑是短视,也是狭隘的偏见。
同样在这周,教育专家陈志文就留学生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文化交流是破解西方围堵中国、妖魔化中国的重要战略。陈志文指出,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过程中,留学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每个留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可以用自己切身的体验感受,用最温和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与外界沟通交流,实现破解妖魔化的目标,这也正是我们鼓励中国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文化交流的理由之一。
当然,对于留学的价值,社会上也有相对理性、务实的质疑。在豆瓣,有个叫“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讨论小组,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吸引了3万多留学生在里面抱团取暖。相关讨论一度让人怀疑留学的价值。但细看小组成员的发言,会发现这些人并不是真的“废物”,而更多是借此自嘲。其中很多人都有不错的工作与成就,只是常常思考,自己的所得与留学的费用相比是否“值得”。
过去,很多人对留学有极其美好的想象,在心中为其赋予了太多“光环”。如今,也有一些人从相反的方向对留学大加挞伐,仿佛留学毫无价值一般。事实上,留学只是一种人生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在国内或国外深造,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以平常心看待留学,才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热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