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影片到底怎么拍?大咖给青年创作者指点迷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为期4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探索”特训营收官,共有约30名短视频创作者参与。特训营期间,8位导师围绕青年电影的进阶创作、影像叙事、跨文化创作、首次长片创作等课题,给学员们进行了“特种兵式的高密度培训”,帮助青年创作者们完善导演艺术知识框架,明确个人职业发展和工作前景,推动他们向电影梦想更近一步。
在结营当天的“非正式”创投路演环节,共有15位学员参与了项目提案预演,经过导师综合评议,《貘之歌》《她在四月跳舞》《海上凡花》三个长片项目,以及《我有一只红色的金鱼》《速写》两个短片项目,共同被推选为本期特训营“优秀作业”。
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创设于2019年,是完善新人培育体系的创新举措,与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等一起,合力打造阶梯型新人孵化体系。本单元旨在以5分钟以内(包含5分钟)的短视频影像作品为载体,通过征集、推介、跟踪、培训等形式,建立“发现新人,挖掘新作”的长效机制,鼓励青年影像创意人才勇敢探索大胆创作,为他们铺设向长片攀登的第一级台阶。同时,利用平台优势,发挥平台效应,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人才储备,为电影产业未来发展培育和输送新锐人才。短视频单元“探索”特训营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扶持优秀青年影像创作者追逐心中的梦想。
咪咕视讯内容运营中心高级内容运营总监唐建在训练营上介绍,互联网从门户时代到移动时代,视频内容的创作理念、运营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优质内容创作的本质不会变化,“创作者要坚持关注真实的生活,关注用户的兴趣和心理,坚持对艺术、对美学的欣赏以及对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的高追求”。
知名摄影指导、电影摄影师朴星海在训练营上开设了摄影工作坊,通过模拟片场现场教学的形式,为青年影像创作者深入解析了“小成本电影摄影创作”。“摄影固然重要,但摄影不是一部电影的全部,优质的设备也未必能产生最好的呈现方式。”他认为,摄影要以故事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拍摄方式,契合作品的风格和特质至关重要,辅以各工种间的配合与平衡才能让电影更丰富更好看。
知名电影制片人杨城认为,短片依然是最好的敲门砖,也是行业考量导演潜力的最佳参考,“短片不能只是练手,尤其是年轻导演要在短片创作中展现出自己的锐气和新意”。
“钱不是拍电影的障碍。”来自北美的导演、制片人、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讲师Darren Borrowman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分享了从短片到长片创作、拍摄的经验和心路历程。他说,创作短片最重要的是“在笔头不在技术”,要注重故事和人物。他建议青年创作者要学会从小的项目中获取和积累经验,要多参与多锻炼从不同项目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学会以“穷拍”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意、才能和潜力。
今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青年导演陈仕忠的电影长片处女作《寻她》获金爵奖提名,最终摘获艺术贡献奖。在本次短视频单元特训营,他结合本片进行了首次长片创作分享和交流,回答了学员们关心的问题。“如果确定选择拍电影这条路,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电影表达的欲望。”他提醒青年创作者,“天赋哪怕存在,也比不上训练重要”。他建议青年电影人拍自己熟悉和相信的东西,用低成本去试错去打磨。“面对影像经验越来越丰富的观众,作为导演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有清晰的认知,要与剧组各部门包括资方进行充分且坦诚的沟通,前期的准备铺垫好,后面的选择自然水到渠成。”陈仕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