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青平:用活“四下基层”的“民字密钥”

作者:驿易 来源:中青在线2023年11月03日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新内涵。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基层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优良传统,用活“四下基层”的“民字密钥”,主动暖民心聚民力,善于知民情纳民言,真诚顺民意解民忧,扎实惠民生促民富。


“政策主张向下”方式要活,主动暖民心聚民力。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应有之义。只有让“党的好声音”走入千家万户,理论学习才能在基层“落地有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理论学习所学所思所获,把党想说的和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采取院坝会、板凳会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鲜活的案例、朴实的话语,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可照本宣科、开口“新句”闭口“金句”,以接地气的宣传宣讲滋润人心,让群众听得懂、能共鸣,以现场答疑解惑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理论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调查研究向下”作风要实,善于知民情纳民言。调查研究是“四下基层”的重要途径,也是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的效果如何、群众满不满意,如果不到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就难以掌握最真实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作表态上,要放下“官架子”,躬身沉到一线,坐到群众板凳上,走入田间地头,拜群众为师、向智者求教。遇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不能“回避”,要敢于迎难而上、直面痛点,以“把脉问诊”深究问题,以“庖丁解牛”深挖根源,在调查中“求实”,在研究中“求是”,真正把情况摸透,把“办法”问到,获取“带露珠”的第一手资料,形成较成熟的调研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用参考。


“信访接待向下”感情要真,真诚顺民意解民忧。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晴雨表”。当前,随着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价值多样化,倘若不主动接见群众、回应关切,见到上访群众“不耐烦”,甚至见到群众反映问题就推诿扯皮,必然疏远了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变“群众上访”为“下沉接访”,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之事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家业”。主动走出机关大院,扎根群众之中,与群众“零距离”沟通,认真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合法的诉求依法解决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大难”问题,要合力攻坚解决,让群众感受到“依靠”,不断累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值,以排忧解难的成效提升主题教育的成效。


“现场办公向下”办事要快,扎实惠民生促民富。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的主要对象在基层,与群众联系也最为紧密,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广大党员干部不能长期端坐在办公室里当“指挥员”,满足于在“线上”当“二传手”,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办公地点搬到基层一线,到重大项目、产业发展一线,通过现场办公会集中“会诊”,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特别是对于检视整改中列出的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要弘扬“马上就办”的好作风,用针对性的实招硬招,真抓实干惠民生。

【责任编辑:王俊秀】

襄阳青年歌手创作《诸葛说》MV 用音乐讲述三国传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1-03 16:55:09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

如果给“骆驼祥子”一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2023-11-01 08:44:20

走进阿坝,领略博巴森根背后的爱国情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22:31:52

收藏上千“技能”的博物馆怎么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16:15:18

发掘甲午海战沉舰 考古让历史浮出水面

中国青年报2023-10-31 09:07:26

青年范儿·文化场|《敦煌师父》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0 15: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