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对话《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致敬童年相遇,故事仍在继续

作者:孙毓泽 李想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11月03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孙毓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想 蒋肖斌)提到姚忠礼这个名字,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一旦播放他创作的主题歌——“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会带来一大波“回忆杀”。

11月3日,薇诺娜品牌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影”制片厂)共同推出了《不负遇见 故事自有答案》原创视频,专访国家一级编剧、《葫芦兄弟》编剧兼主题歌《葫芦娃》词作者姚忠礼。

不久前,记者走进姚忠礼的书房,看到他的家中至今仍然摆放着《葫芦兄弟》《大闹天宫》《雪孩子》《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的创作手稿。

“主题歌《葫芦娃》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创作出来了。”姚忠礼说,模拟葫芦在风中互相撞击的“叮当当咚咚当当”声,成为这首歌的洗脑旋律,“音乐会给作品插上翅膀。”

1986年,《葫芦兄弟》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系列动画片,至今已开播37年。

回忆当时的创作经历,姚忠礼认为,好的主题、人物、响亮的片名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在创作这部动画时时,姚忠礼先创作了强大的反派。他解释,“要写好主角,先要塑造强大的对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手强大,主角才会闪耀。”

“在童年看过的很多片子,可能会影响一生。”姚忠礼感叹。

在《不负遇见 故事自有答案》视频中,主创团队在街头随机采访,有不少90后、00后表示,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对人生规划及生活产生了影响,有人因为动画片的画风喜欢上了画画,有人则是从动画中学习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姚忠礼看来,“上美影”制片厂肩负着“为中国少年儿童服务”的使命,日复一日地对作品进行打磨,希望可以创作出感染青少年的好作品。

这种扎实创造的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在观看动画片的孩子们心中。

“美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教育人,IP可以延伸出更多的东西。”姚忠礼说,成功的中国动画片,是跨界的产物。他举例说,动画《牧笛》是基于画家李可染的画作《牧童与牛》,《哪吒闹海》的创意来源是画家张仃的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近年来,一些品牌也在跨界,将产品与动画片相结合,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比如,专注中国人常见敏感肌肤问题的国产护肤品牌薇诺娜就与“上美影”制片厂经典动画IP《大闹天宫》联名,推出特别企划《遇见大圣》,将现实人物故事与经典动画相结合,演绎“梦想成真”的故事。

此次,薇诺娜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上美影”制片厂推出《不负遇见 故事自有答案》原创视频,是“不负遇见”系列传播的收官之作,致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姚忠礼经常反问自己,以后的小孩子,会不会不看中国动画片了?让他欣慰的是,今年,动画剧集《中国奇谭》火了,吸引了很多小粉丝的关注。

“这些中国动画人将真善美的理想与信念传递给了更多人,我相信中国动画的明天会更好。”姚忠礼说,踏实前行,故事自有答案。


【责任编辑:孙晔】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中国青年报2023-11-02 09:14:50

如果给“骆驼祥子”一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2023-11-01 08:44:20

走进阿坝,领略博巴森根背后的爱国情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22:31:52

收藏上千“技能”的博物馆怎么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16:15:18

发掘甲午海战沉舰 考古让历史浮出水面

中国青年报2023-10-31 09:07:26

青年范儿·文化场|《敦煌师父》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0 15:59:24

青年范儿|《见字如晤》:在书信中领悟人生智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8 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