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皖转趣闻|这所高校打造一站式服务社区

来源:安徽校媒2023年11月01日

日前,蚌埠医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启动运行,大厅内设有公安政务服务一体机、成绩单自助打印等多套自助服务终端。

8个窗口集合了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的职能,学籍管理、考试认证、成绩查询、奖助咨询、就业指导、征兵入伍、退伍复学,乃至水电费查询等都可以“一站式”查询办理。为了不和上课时间冲突,中心节假日照常开放之外,工作日开放时间延至晚上8点。

10月23日下午,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学生一位程姓学生从学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取回一周前补办的学生证,立马和同学约了周末景点门票:“学生证购票半价,正好赶趟!”

一年前,小程的同学也丢过一次学生证。不过,当时的补办手续比现在复杂得多,采取开学和期末集中补办的方式,而且从申请到办妥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今是网上提交申请,到服务中心拿证,跑一趟就行。”小程说,这一年多来,学校的建设规划都会事先在网上征求意见,上学期筹建服务中心时也同样如此。当时,很多同学在校园服务直通车上提出,能否随时申请“学生证补办”。“想不到这学期直接改到位,而且数据通用,补办证件不用一遍又一遍提交照片了。”

“线上征求意见,线下办理到位,办理再提速。”蚌埠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宋松以校园一卡通举例,虽然管理权归属财务处,但咨询最多的系统问题其实是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所以服务中心的窗口特地将两个部门设置在一处,方便“一条龙”办好,“同学们方便,职能部门也省心。”

在蚌埠医学院,不仅线下有服务平台,学校官网的“校园服务直通车”被学生称为线上“许愿墙”,考试前求开通通宵教室,在图书馆设阅读角,已毕业学生想回食堂吃一顿“怀旧餐”,五花八门的问题下面,都有学校耐心细致回答。

蚌医的校园服务直通车开通于去年4月。当时,由于疫情影响,校园时常处于封闭状态,如果仍按过去的方式,学生有问题向辅导员反映,辅导员上报给学院,学院再反馈至学校,不利于“短、平、快”地解决问题。于是,该校在短短几天内上线1.0版本的校园直通车——在宿舍、食堂、教室张贴二维码,扫描后就能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经过校团委收集、统计、分类后,立即转交职能部门办理。对于热度较高的问题,办理结果还会在公众号上“广而告之”——来去之间,问题提出、解决的“反射弧”大大缩短,很多问题甚至当天就能解决。

5个月后的2022年9月,2.0版本的直通车通过“今日校园”APP上线,划分了意见、投诉、表扬等不同版块,分类更加详细。不仅能看到问题解决进度条,还能给办理结果和部门打分,互动性更强。点击进入直通车栏目,问题五花八门,回答同样走心又暖心。

有学生反映运动场地不够,于是学校将几座实验楼的天井铺上塑胶,改建成羽毛球场;有学生反映在图书馆怕影响别人不敢背诵出声,而且占座太难,于是学校购置了隔音的朗读亭,还给每张桌子贴上二维码,头天开放预约;有学生反映自习室晚上10点熄灯太早,于是学校将教室熄灯和宿舍门禁时间都延迟了半小时,还特地留言“过长时间的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请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哦。”

“直通车上线至今一年半的时间,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099条,大多集中在后勤保障等方面。截至10月20日,已经解决的有2053条,解决率达到97.8%。”蚌埠医学院团委书记周静翻看记录后介绍,直通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反映问题的渠道,也成为各部门服务学生的最前线。

在蚌埠医学院党委书记蒋家平看来,学生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窗口服务,在第一线感知学生的真实诉求。”蒋家平介绍,借助校园服务直通车、“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等平台,服务学生越来越“贴心”,校园管理也如同乘上了“直通车”。

【责任编辑:李悠扬】

如果给“骆驼祥子”一次重来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2023-11-01 08:44:20

走进阿坝,领略博巴森根背后的爱国情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22:31:52

收藏上千“技能”的博物馆怎么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1 16:15:18

发掘甲午海战沉舰 考古让历史浮出水面

中国青年报2023-10-31 09:07:26

青年范儿·文化场|《敦煌师父》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30 15:59:24

青年范儿|《见字如晤》:在书信中领悟人生智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8 22:01:28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2023-10-27 07:46:35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