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平 >正文

青平:涵养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作者:王万国 来源:中青在线2023年09月07日

近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一书在全国发行。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征程上,要持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优势。


建设面向最前沿的科研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四个面向”要求,排在最前头的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们只有实现科技前沿突破,才能走出技术附庸的窘境,抢占国际核心技术制高点。要精准聚焦芯片技术、生物科技、农业科技等重点“卡脖子”领域,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积极培育高水平实验室集群,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带动前沿交叉技术学科加快攻关,助力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探索未知领域。


配置最优质的创新企业资源要素。创新要给力,企业必须发力。在科技发展史上,很多科技创新成果是企业完成的,绝大多数创新突破也是通过企业,才得以走向千家万户。要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机制和风投资本引育机制,支持企业创新产品市场验证、技术迭代、应用推广、首购首用,特别是建设一批低门槛、低投入的成长期科创企业孵化空间,提供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让科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进而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当龙头。


提供最优越的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人才,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话。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市场需求导向,加大力度疏通科技创新的“快车道”,拆除阻碍科技人才成长的“篱笆墙”,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传递出“尊重科学、礼敬人才”的鲜明导向,全方位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


构建最高效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科技创新要可持续,就必须转化使用。创新研发的最终结果,如果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短期内的繁荣也终究会成为“泡沫”。要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为创新者“放权松绑赋能”,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要加快培育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推动技术转移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为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创新创造的企业家、追梦圆梦的创业者构筑创新生态,形成与时代同发展、与国家共奋进的创新潮,持续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王俊秀】

梦回唐“潮” 在大唐芙蓉园感受文化传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7 10:30:00

走近西安古城墙 沉浸式体验“大唐迎宾盛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6 09:28:57

当青年导演“撞”上孔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6 10:20:28

冈仁波齐之下,非遗“生活”在普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5 09:55:08

电影《奥本海默》热映,触动人们思考科技能带来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4 11:01:07

研究生学制延长,“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0:46

陈良富:“爱折腾”的科研挑战者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6:32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0:43

传承人彭小平与面打交道的60年

中国青年报2023-08-31 07: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