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电影《奥本海默》热映,触动人们思考科技能带来什么

作者: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09月04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正在我国热映,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同名原著、普利策奖获奖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中文版由中信出版同步推出。

罗伯特·奥本海默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被称为“原子弹之父”,曾被三次提名诺贝尔奖。在这之后,他不仅睿智地申明了核弹的危害,也充满希望地提及了核能的潜在益处。奥本海默成为同代人中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奥本海默传》由美国的凯·伯德(Kai Bird)和马丁·J.舍温(Martin J.Sherwin)撰写,追溯了奥本海默的一生,探究了奥本海默谜一般的个性。在长达25年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参考了成千上万份文献记录,它们来自美国国内外的档案资料和个人收藏。本书还参考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奥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以及联邦调查局在超过25年对奥本海默的监视活动中积累的数千页记录,作者还采访了奥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亲人和同事。

日前,由万达电影及旗下衍生品好物品牌“好集了”、中信出版联合举办了“《奥本海默》观影阅读暨影片导赏”活动,特邀《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传》审校方在庆、《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影评人严蓬,多维度深度解读图书和电影,重温这段历史给大家带来的思考与启迪。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看电影时,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核弹爆炸那一刻。“大家如果有注意,就会发现我们一定是先看到亮光才听见声音,最后才感受到了核爆炸威力掀起的尘暴,因为光速比声速和风速都要快很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隐喻。我们在爆炸那一刻看到了光,看到了力量,但是随后而来的东西让我们知道,我们究竟创造出了什么”。

汪冰说,他很喜欢电影中那句话,“我们不是制造了一种武器,而是开启了一个世界”,“而今天我们依然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

汪冰认为,这部电影基本和传记的书名一样,“ 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我很喜欢最后停留在悲剧,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欢庆胜利,但是只有悲剧才让人反思。诺兰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唤醒所有人,我觉得今天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反思精神”。

《奥本海默传》审校方在庆说,奥本海默正好赶上了一个时代——量子力学蓬勃发展的时代。“他正好赶上了这个风潮,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开风气之先”。除了科学的贡献以外,他最大的成就是曼哈顿工程。“为什么曼哈顿计划的军方负责人格罗夫斯(Leslie Richard Groves)选择了他呢?正是因为他懂得太多,不只在物理学,对化学、对工程也很了解,对于其它技术方面的东西也能明白。所以格罗夫斯跟他交谈了以后,就发现他是最恰当的人选”。

《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认为,奥本海默的命运有一种传奇性。“一个社会、一种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总需要一个人出来做开拓者,奥本海默是被命运选择了也好,还是他主动承担了也好,他走到了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另外,这个人物具有一种特别的代表性:他一直在阐述人类永恒的困境”。

当下,很多科学领域都可能会有巨大的突破变化,甚至能影响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科技能带来什么?影评人严蓬说:“大家看了电影《奥本海默》和传记《奥本海默传》,就能很清楚意识到,答案不是简单的正面或负面,需要拥抱它还是拒绝它。这就是奥本海默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所有人都要面对。”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郭韶明】

电影《奥本海默》热映,触动人们思考科技能带来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4 11:01:07

研究生学制延长,“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0:46

陈良富:“爱折腾”的科研挑战者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6:32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0:43

传承人彭小平与面打交道的60年

中国青年报2023-08-31 07:56:50

用一生认识鲁迅

中国青年报2023-08-30 07:42:33

多图!来看一场青年的广场舞达人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29 10:27:06

音乐剧《南孔》在杭州首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29 1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