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闪光者
陈良富:“爱折腾”的科研挑战者
“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年蓝天越来越多了?”
这是互联网上一位网友的提问。不知从何时开始,“随手拍蓝天”成为人们分享日常生活的热门话题。
今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低到1%以内;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0微克,已经实现“十连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里,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陈良富的一份功劳。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北京冬奥会……几乎每个重大活动,都有他守护“中国蓝”的身影。
初见陈良富是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办公楼里。他身穿一件天空蓝的衬衫,站在办公桌前写字,一副银色框架眼镜架在鼻梁上,透过镜片,一双眸子盯着手中的毛笔尖,温和沉静。不多时,几个笔锋稳健的大字——“轻舟已过万重山”,跃然纸上。
不了解陈良富的人认为他儒雅,但他的学生却说他其实“非常任性”:热爱书法,却不养生,生活作息完全不像快要步入花甲之年的样子——不到凌晨不出办公室,常常熬夜搞研究。
陈良富的“任性”从年轻时就开始了。30岁时,他“玩”起了“跨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关注到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于是决定辞别工作了五年之久的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瞄准这个新目标并向其发起“进攻”:考遥感物理方向的博士。“以前研究的是地上的,现在要研究天上的。”他很期待开展这一段创新之旅。
走进新领域面临的挑战,何止是入学考试这一项。陈良富首先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来辅助研究。为此,陈良富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全部的业余时间里,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夜以继日地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C语言等知识。“夜以继日”是考博和北大求学期间的关键词。陈良富回忆,在北大求学的三年里,为了做好参与的地表物质与能量交换遥感机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有足足两年半的时间他是在办公室打地铺睡觉,每天都到凌晨两三点,累到干不动为止。努力终有收获,1999年陈良富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并获得北大博士论文“二等奖”。
2001年,陈良富从北大调到中国科学院,从高校到研究所,他重新思考科研道路的选择问题,继续“任性”、更换“赛道”。他放弃了原本的研究方向,开始研究卫星碳汇,后进一步转攻大气环境卫星遥感技术。这一年,陈良富40岁。
身边不少人劝他:人过四十不学艺,何必要“折腾”自己去一个新领域坐“冷板凳”呢?陈良富摇头拒绝。在他看来,原本的研究方向,国内已经做得很好了。“我想做点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他说,当时我国大气环境已经出现问题,我们需要卫星来探测环境空气质量。在陈良富看来,科研工作应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要能解决国家发展的实际问题。
就这样,陈良富又憋着一股劲儿,扎进了大气环境监测新领域。但当时大气环境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而且在国际上雾霾遥感及高浓度颗粒物下大气成分卫星探测几乎没有经验可借鉴,他再次从零开始、自主学习。基于有限文献资料的创新性研究,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那段时间,陈良富压力大到头发渐渐变得花白,甚至开始脱发,他像一个初入职场的人,“摸着黑”走了很长一段路,最后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卫星遥感技术体系。
在陈良富的办公室里,贴着历史学家范文澜的一句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字不大,却很醒目。这是陈良富给自己的“警示”,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站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楼顶,方圆几里的大气环境状态一览无余,陈良富立志要建立我国基于卫星的环境空气质量遥感监测业务系统。
经过几年研究,他率先在广东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卫星监测原型系统,并首次应用于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
很多人都记得,2013年1月,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笼罩在大范围的雾霾之中。陈良富建立的全国大气环境卫星遥感业务系统派上用场,他凭借多年研究成果,第一时间用卫星遥感对大气污染成因进行解析。也是在这一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蓝天保卫战后续全面打响,卫星遥感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颗粒物减了下来,但碳排放在增加”,减污降碳成为“十四五”国家新的发展目标,“我们要造自己的碳卫星,服务全球碳盘点和‘双碳’战略。”陈良富又转换“赛道”,开始了我国下一代碳卫星论证研究。
守护蓝天20年,陈良富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折腾”,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终于坐热所在领域的“冷板凳”,迎来曙光。现在,当有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坚持十年磨一剑”时,陈良富想了想说:“肯干、肯琢磨。”他一直说自己是农民出身,并用种地比喻科研:“农民从不抱怨土地的贫瘠,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
陈良富爱琢磨,除了琢磨科研,他还琢磨怎么用美声唱歌。
“用头腔共鸣发声和用胸腔发声有什么区别?”闲下来时,陈良富会自己练习唱歌发声,《那就是我》《牡丹之歌》是他最喜欢哼唱的歌曲。“搞科研的人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小妙招,压力太大,就崩坏了。”陈良富说。
如今,陈良富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人才培养上。陈良富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自省,他鼓励学生用卫星遥感技术给国家解决实际问题,也从不打击学生创新发展的思路。不久前的一天,陈良富写了“持之以恒”四个字,送给青年学生们。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围绕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在守护蓝天这条路上永不止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温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