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年眼 >正文

青年眼|中国海洋大学暑期实践队走进四川凉山感受彝族文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09月06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曾文萱 王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刘俞希)为加强对彝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暑假期间,中国海洋大学学子助力彝族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实践队走进西昌,切身感受彝族文化、亲身参与彝族火把节,有幸采访了彝族漆器和彝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进一步了解彝族传统文化。

烈火燃烧,熊熊燃情;歌声阵阵,舞者翩翩。在火把节当天傍晚,实践队成员来到西昌春栖大道活动会场,整个街道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随着活动的开始,实践队成员和其他游客一样手持火把,围绕着火堆跳起了彝族的传统舞蹈。

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彝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他们通过火把节仪式,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祈愿。实践队成员作为团队成员,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队成员们采访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吉伍五呷。传承人向实践队成员们介绍了彝族漆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并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彝族漆器,直观地感受了彝族漆器的独特魅力。

在与传承人的座谈中,实践队成员也了解到,目前彝族漆器发展同样面临很多困难,如缺少人才、成本高昂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传承人也向队员们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和计划,未来自己会大力推动彝族漆器的技艺创新,并建议院校建立彝族漆器专业,培养优秀人才,助力彝族漆器的传承与发展。


吉伍依作向实践队讲解彝族漆器。中青校媒记者杨子仪/摄

实践队员们采访了彝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并被邀参观彝族服饰陈列馆,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彝族服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彝族人民经过千百年社会历史发展,形成的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传承人向队员们展示了彝族服饰的制作过程。他们使用精细的手工技巧,从选材、染色到绣花,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技巧。同时,他们还向团队介绍了不同款式和颜色的彝族服饰的含义和用途,以及彝族服饰的发展过程,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一文化。


贾巴子则在制作彝族服装。中青校媒记者杨子仪/摄

【责任编辑:曹竞】

冈仁波齐之下,非遗“生活”在普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5 09:55:08

电影《奥本海默》热映,触动人们思考科技能带来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4 11:01:07

研究生学制延长,“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0:46

陈良富:“爱折腾”的科研挑战者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6:32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青年报2023-09-04 07:40:43

传承人彭小平与面打交道的60年

中国青年报2023-08-31 07:56:50

用一生认识鲁迅

中国青年报2023-08-30 07:42:33

多图!来看一场青年的广场舞达人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8-29 10: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