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冰点 >正文

这一夜 在都市御风而行

作者:尹海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07月20日

    目睹过一个个夜骑的年轻人“嗖”一下从我身边穿过后,我曾多次憧憬,身穿骑行服,戴头盔,在宽阔的城市马路上追风。

    7月的一个下午,我终于走进了北京一家自行车店,买了一辆城市公路车。它有着雪白色的车架,两个圆滚滚的大轮胎,流线型的车座,帅气而优雅的造型,狠狠抓住了我这个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心。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飞盘、露营等户外运动开始逐渐降温,而骑行却依然保持火热。今年“618”,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骑行户外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41.3%,自行车成为户外用品销售榜首,骑行头盔及公路车销售量也位居前十。

    社交平台上的夜骑路线不断更新。在北京,恢弘明亮的长安街是新手必打卡的骑行点。有网友总结出“帝都”10条夜骑路线,骑手们穿越胡同,环骑奥森,打卡中轴线,在亮马河欣赏摩登的夜景,去首钢大桥看壮美日落。

    买车前,很多个夜晚我都觉得无处可去,在家待一天,移动距离几十米,全身松垮,头脑呆滞,房间像一个牢笼将我困住,我失去了和世界的联系。

    有车的当晚,我就骑着它涌入了东三环的夜色中,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在马路上“飞驰”。

    我感受到了风,彻彻底底的风,同散步时街边的微风不同,与坐车时窗外掠过的疾风也不同,骑行时的风迎面而来,抚过耳侧,浸入全身。在风中,城市化为一幅流动的画卷,不断往身后退。

    那种感觉像在飞。据说,骑行是人类接近飞翔的时刻,人的两只脚踩在脚踏板上画圈,仿佛鸟儿扇动翅膀。

    骑车时,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高楼、商铺、蓝天、行人,尽收眼中。弗雷德里克·赫兰(Frederic Heran)在《自行车的回归》一书中说,人们因此可以与周围的环境亲密接触,感受“现实的呼吸”。

    有了车,我每晚都想骑车出去“呼吸”一个小时,痴迷程度相当于中年人每天出去打麻将。

    当看到胡同里的大爷们悠闲地聊天,亮马河的情侣牵着手散步,街边商贩贩卖荷花和西瓜,我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几天前,我来回骑了30公里,去北五环找一个朋友吃夜宵。这之前,我们已经有两个月没见面了,一想到要顶着烈日步行到地铁站,再坐几十分钟地铁去吃午饭,我的脚就迈不动了。

    但两个轻便的车轮将地理距离从心理上缩短。除了手臂有些酸痛,这趟两个小时的骑程总体令人轻松。

    很多人骑车是为了躲避枯燥的通勤。买车的那天,我遇到了两个同龄人,他们说,想骑车去上班。我很能理解他们——当你试过在地铁上被挤得屁股变形,抬头看到他人露出的腋毛,强忍着到终点站时,你就能明白,骑车上班也是为了捍卫尊严。

    骑行被年轻人钟爱,还在于它强烈的社交属性。买下车后,店主让我下载了一款软件,在软件里输入车架号后,我能在页面看到自己的骑行里程、时间、消耗卡路里。每次骑行后,系统还会自动生成记录骑行轨迹的动感视频,方便在朋友圈展示,提供线上的社交谈资。

    线下的骑行活动也不断更新。每逢周末,无论早晚,都有人在骑行群里呼唤骑友,无聊的年轻人可以随时开始一次说走就走的骑行。

    骑行,成为年轻人享受都市又对抗都市的一种生活方式。100多年前,现代自车诞生,20世纪上半叶自行车随着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为都市人的宠儿,让女性获得了穿短裙裤的特权。然而,更加快速、舒适的汽车出现后,自行车一度被人们扔进屋子,沾满灰尘。

    不过,自行车凭借自己的魅力,始终没有离开人的生活。《纽约客》评价自行车是“现代性的象征”,“它表现了人们对速度、轻盈的存在的崇拜,对自由的渴望、对未来的庆祝。”当一个年轻人决定走出楼房,去城市里追风,那说明,他有一颗渴望自由的心。

尹海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图知道|生态文明建设十年“绿色答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7 14:37:12

莫奈、梵高等36位大师47件现代主义真迹来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6 20:00:33

逾1500动漫IP将亮相第十三届中国漫博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3 11:53:01

“倒过来看”的小成本网剧,出圈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3 09:29:35

超凡想象力中的“诗境” 《长安三万里》带你孩子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2 09:30:36

豆瓣8.3,“她综”+“迷综”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1 21:40:41

用双脚去“读一本读不完的书”

中国青年报2023-07-11 08:11:23

夏日和青春很般配,都在歌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1 11: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