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用双脚去“读一本读不完的书”

复旦大学望道班开展“延安,新中国摇篮”探索性实践课程

作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07月11日

师生们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延安,学生们亲手触摸黄土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6月25日至30日,一群大学生从上海出发,参加了以“延安,新中国摇篮”为主题线路的实践课程。他们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观摩碑文、抚摸古柏,拜谒人文始祖;走进志丹县摩崖石窟,亲眼参观“窑洞里的红军大学”旧址;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感知“烂泥滩”到“南泥湾”再到“南泥湾国家湿地生态公园”的浩大工程……

    学习考察途中,一名同学感叹:“我亲眼看到了教材上的地方,惊叹于课本上的黄土高坡与现如今的绿水青山对比之下的强烈反差。学习考察红色革命遗址,让我对延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应该要在实践中感受真知,用双脚去‘读一本读不完的书’。”

    这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中国史》实践课,是针对望道班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探索性、实践性课程。带队教师朱鸿召说,实践课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通课本与现实、时代与历史、个体与集体的屏障,引导培养学生面对国情现实、发现真问题、研究真学问的能力。

    触摸历史的皮肤,感受历史的温度

    朱鸿召告诉记者,《新中国史》实践课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策划了在上海市内和市外多条学习考察线路。这次课程之所以选择延安之行,是为了带领学生探寻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根脉,缅怀革命文化精神血脉,体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经脉,以实现课程涵养家国情怀、拓展世界眼光、恪守学术精神的教学目的。

    出发前,朱鸿召嘱咐学生:这门课的目的不仅是让同学们掌握新中国的历史,更要着重打通“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之间的壁垒,尽可能触摸历史的皮肤,沿着历史的纹路,感受历史的温度。

    2022级望道班本科生白硕杨告诉记者,在之前的课堂学习中,同学们依托统一教材,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汇报与探讨,做了专题拓展和问题延伸。她说:“虽然已经零碎地了解到共产党在延安做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但是这一片土地、这一段岁月、这里的人民对共产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还无从得知。我是带着憧憬与好奇出发的。”

    白硕杨记得,朱老师在大巴行进过程中突然让司机停车,让同学们下车去抓一抓延安的黄土。她说:“我第一次感受到土原来可以这样细腻,用力一捏就紧实了,用水一冲就干净了。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所在吗?我们是这样一片土地孕育的人,我们或许与这种土地有着血脉里的联系。”

    在参观退耕还林纪念馆时,白硕杨看到了延安从“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到“绿水青山好风光”的转变。革命战争时期,这片土地养育了一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之后革命队伍壮大,生产发展的同时牺牲了环境。她说:“然而中国人从来不把牺牲环境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退耕还林是一场耗时巨大、成就斐然的浩大工程,是陕北人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做出的执着努力。”

    带着期待出发,交流中发现新课题

    每天出发前一晚,朱鸿召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次日学习考察要思考的问题,有时候学生们还要查询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为现场学习做功课;白天在现场考察中,教师全程陪同,听现场讲解员讲解,作适当补充、提示或纠偏;晚餐时间,教师和学生在餐桌上围绕前一天提出的思考题,进行交流讨论和答疑。

    2021级望道班本科生林晨告诉记者,他是“看革命影视剧长大的”,平时关心时政,从高中起就对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感兴趣,之所以报考望道班,就是想进一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次实践课,林晨是带着期待出发的:“一是想要了解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做了些什么,对当今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什么历史启示、历史经验;二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延安精神,有哪些具体内涵,如何在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弘扬延安精神;三是想要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的知青岁月,进而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过去的学习研究中,林晨对中国共产党史和统一战线非常感兴趣,曾就“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撰写过课程论文,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下审美认同解放的现实路径的实践探索。延安的红色文物,给在上海长大的林晨很大的视觉冲击,也启发他找到新的研究课题。

    林晨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毛泽东故居、周恩来故居、张闻天故居、王稼祥故居等地看到了非常多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和延安文艺纪念馆里,可以看到当时大量的革命宣传材料,这些漫画、壁画、木雕、木刻体现的不是刻板印象中的口号,而是非常接近老百姓日常生活、能够激发出人民群众生活潜力的内容,背后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

    林晨认为,在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的统战工作等方面,完全可以根据延安时期的文献和艺术材料,去开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主题。“比如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把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在新时代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在日常学习、劳动、生活中将延安精神学以致用。”

    学用贯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来自河南安阳的2022级望道班本科生马小田很喜欢这样的实践课程。在大一的专业课中,她学习了不少经典文本,出于对社会研究的兴趣,她选修了社会研究课程,希望将理论学习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次学习考察中,让马小田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这是一所设立在山崖上、窑洞里的红色“高等学府”。她记得讲解员介绍说,红军大学可能是世界上条件最艰苦、成就最突出的学校之一,学员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军事,三分之一的时间学政治,学校领导也是学员。毛泽东为这所特殊的大学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红军大学开课当天,毛泽东勉励大家安心学习时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却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小田觉得,毛泽东的这句话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让她印象非常深刻。她说:“对比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红军战士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专心致志地坚持学习,这是因为他们心里怀着家国和人民,要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巨大贡献,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去努力学习的。”

    美丽延安生态建设是这次学习考察的主线之一。在南泥湾,同学们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从“烂泥滩”到“南泥湾”再到“南泥湾国家湿地生态公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战胜恶劣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今的南泥湾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下,林草覆盖率高达87%。两代人使命任务不一样,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变。

    去年寒假,马小田和同学以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题进行了考察调研,运用了田野调查、问卷搜集、专业性访谈等研究方法;在这次学习考察途中,老师启发她可以继续围绕陕北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做调研。

    马小田说:“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将我们所学的专业性理论应用到社会研究中,必须对中国国情、历史条件进行对比性分析。现在我对社会研究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还很不足,未来我希望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通过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许革,王聪聪,李沛然】

用双脚去“读一本读不完的书”

中国青年报2023-07-11 08:11:23

夏日和青春很般配,都在歌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1 11:19:56

探源中华文明,《博物馆之城》第二季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0 08:00:00

当研学游乘上影视综漫的“东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10 13:58:40

走向生命高地的歌吟

文汇报2023-07-10 10:14:53

“玉”见万年中华文化 《寻古中国·玉石记》开播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7-09 17:10:20

毕业生“有态度、敢追梦” 广州塔下唱响夏日青春歌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09 22:37:37

《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06 1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