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纪向宁:考研439分的演员真“学霸”!
近期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
一位因考研高分上热搜的大工人
也收到了他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当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
落在纪向宁手中时
他才更真切地感受到离校园生活、
离梦想更近了一些
👇
纪向宁,中国内地男演员。2012年,纪向宁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就读于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先后主持2012级迎新晚会、“峰岚杯”、新年音乐会、毕业晚会等多项校级大型演出活动,出演话剧《暗恋桃花源》、校史剧《屈伯川》等经典剧目。成为演员后,纪向宁在电影《采薇》(获“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最佳影片”,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优秀国产影片)、《追球的人》(入围南非国际电影节)中均饰演男主角,参演《猎冰》《全职高手》《许你浮生若梦》《北京女子图鉴》《通灵妃》等多部电视剧,参与《天天向上》《神奇的汉字》《一站到底》等综艺节目的录制,出演话剧《暗恋桃花源》《寻找春柳社》等。
纪向宁考研成绩冲上热搜
刚看到自己上热搜的截图时,纪向宁的第一反应是朋友“P图”骗他的,直到看见“纪向宁考研成绩总分439分”“纪向宁 真学霸”之类的词条在各平台上榜,各类主流的文娱媒体先后进行报道,惊讶与兴奋的感觉才变得真实起来。
作为一个演员,凭着考研高分上热搜,无论在演员界还是考研界看来都是让人为之一惊的存在,不过纪向宁很快平静下来:成为演员后浮沉数年,现在的他更能够用平常心去看待每个高光时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纪向宁的坚持,也是他长久以来的沉淀。
除自命题科目获得高分外,纪向宁的统考科目成绩也很优异。
为什么“莫问前程”?在纪向宁初出茅庐的时候,相比于激励,这四个字更像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带给人的无力感,在演员这个职业的加持下显得更加普遍。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背景与资源支持,入行后初见起色却遭遇疫情冲击与影视业寒冬,纪向宁的表演梦似乎也被冰封,从以前耀眼的“别人家的孩子”坠入事业的低谷期,曾经连续十个月没有戏拍。“现在我回过头去,可以和别人说那是怎样一段时间。”纪向宁说道,“但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也许下个月会好,也许一年后会好。这都不一定。”
不过这些都不能使纪向宁自我放弃。在没有接到工作的日子里,他选择了继续充实自己,不断积蓄力量。“这些东西都不会白费的”,抱着这样的想法,纪向宁考取了一直拖延着的驾照,前往泰国学习了泰拳、考取了潜水证,还学习了粤语、西班牙语。虽然偶尔也会想“为什么”“凭什么”,但纪向宁始终将目光专注于自我提升上。“长风破浪会有时”是他的自我鞭策,以行动的努力代替嘴上的抱怨,一次次摸索探寻,磨炼出他平和的心态,也强化着他学习与吸收的能力,并拓展转化到表演中去。
纪向宁在空闲时间学习潜水
“演员的语言能力是很重要的。”纪向宁说,“我之前拍了一部电影,需要我用陕西话说台词,但我是东北人,我需要学习陕西方言,这时候我语言学习的底子就体现出来了。”除去从小对语言就比较“有感觉”的天赋外,在大连理工大学日语专业就读本科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为纪向宁建立了学习语言的专业思维与逻辑框架,对语言的掌控力成为他自认的优势之一。除此之外,纪向宁许多表演能力的锻炼都来自于大连理工大学话剧团,在那里,他切实地感受到了来自表演的魅力,提起时仍会感怀于当年台前幕后忙碌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大工的校史剧《屈伯川》,我在里面扮演钱令希教授。”纪向宁回忆道。搜集资料,钻研剧本,用演出的机会去了解老院长、老教授们的真实生活,在“不容易的时代”里领会“当下纪念这些人的意义”,这是先行者们在跨越时空后仍然葆有的生命力,蕴藏在其中的大工精神与话剧精神都深深打动了纪向宁。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研读剧本、提升演技上,把自己代入到不同剧中的各色人生,在这段旅程里体验它的全部情感,享受着来自“表演”的妙处。在舞台上的一次次迸发,在短片中的一次次绽放,逐渐凝聚成纪向宁对表演的明确热爱。
纪向宁(中)本科期间在大工话剧团出演话剧《屈伯川》
图源:纪向宁微博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把热爱变成捧在手里的一碗饭。在面临工作选择的时候,纪向宁还是犹豫了。“我对自己的道路一直有宏观的规划,但那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了,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方向。”纪向宁很看重自己的第一份职业,所以在先后拿到了五个offer后,他在权衡中徘徊了许久。这时,纪向宁听闻了时尚集团管培生招聘的消息,他很感兴趣,但也有“不对口择业”的担忧。好在朋友们的鼓励消解了他纠结的心绪,在“是不是我想要的”“我会不会喜欢”的自我提问获得了肯定答案后,纪向宁鼓起勇气递出简历并顺利入职,完成了人生方向的首次跨越,这也为他后面转行做演员从心理上迈出了一大步。
不给自己设限,凡事都去试一试,但要做好最好和最坏的打算,这是纪向宁面对每一次选择时的心态。“我会对未来有一个基本预判,如果我想做又可以做,能够看到并愿意承受最差的结果,那就放开手来去做。”纪向宁对可行性保持着严谨的态度,这样的习惯也延续到了他是否考取研究生的抉择中。一开始,纪向宁也参考了业内人士的一些意见,购买了北电、中戏等学校的考研复习资料,却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正式启动备考;直到听说了北大有他热爱的电影专业硕士招生,在进一步了解其特点与方向后,纪向宁结合了自己的实力与时间的安排,将它定为了自己的目标,并开始了为期近一年的奋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为了应考,纪向宁推掉了两三个戏,减少了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收入和娱乐被压缩,他将更多的精力留给了纸与笔。由实践转入到理论的知识范畴,将近十年未碰的英语要提上高分,纪向宁期待着用夜晚的“一整个宇宙”去换未来的“一颗红豆”。“对我来说,最坏的结果就是没考上,然后继续安心工作,这对我个人也没有特别大的损失;最好的结果就是考上了,而且可能成绩还不错,我可以将实践和理论更好地结合起来。综合来看,考研对我来说是利大于弊。”对纪向宁来说,研究生的考取不仅意味着学历上的提升,也是信念感与力量感的重燃,在某些时刻让他找回了自信的感觉。
纪向宁考研出分视频截图
早年练就的自洽心态让纪向宁在面对未来的话题时,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以前萌生出的导演梦、想为自己赢得说话机会的想法,此时成为了纪向宁选择研究方向的初心。有句话说,“演而优则导”,在表演事业还没有出色成就的时候就向导演领域拓展,这是纪向宁在面试时受到的尖锐质疑。不过和本科毕业时面对跨专业就业的纠结境况不同,现在的纪向宁已然坚定了“不给自己设限”的想法,认为这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规矩和框架,只有跳脱出固有的束缚,人才能发掘自身更多的潜力。与当初闯荡娱乐圈的少年相比,他在保持热血与孤勇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去尝试的底气,“无谓结果”的冲劲架起了衔接巨大跨度的桥梁,让起初的“热爱”逐渐转变为“擅长”,纪向宁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
正因为能够自我突破,所以在面对“考研第一”时,纪向宁并不担心它会成为自己的标签。正相反,私信中收到的许多小作文,让他发现自己的故事对别人来说有着激励的能量,这是一件令他开心又自豪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人奇怪,纪向宁以“高学历”的形象闯入大众视野,作为演员,真的有必要吗?但是纪向宁觉得,任何作品的产生都应该保持着“不要低估观众”的敬畏,这样的态度是通过高水准高质量的作品呈现出来的,而它们的创作基础就是有着更高文化素养的文艺工作者们,这是需要专业上的较真和虔诚的。“我希望经过新的理论输入与实践输出,我的作品能更具艺术价值。”这是纪向宁对自己作出的要求,同时他也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读书学习从来都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这方面很多所谓的“不完美”其实都是暂时的。“我20岁时没选择考研不代表我的水准就止步于20岁了,我完全可以选择先去工作几年,然后在快30岁时考上北大,这只不过是顺序的问题。”在纪向宁眼中,这些附加条件都不该成为热爱的束缚,没有什么人在什么年龄、什么背景之下就必须做什么事的道理,将事情放到整个的人生经历中去看,自然会有着更开阔的心态与更广阔的胸怀。
近日,纪向宁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跟随着时代的脉搏,纪向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突围节奏,在一百万种不受限制的可能性里,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纯粹一点吧,人生就是体验。想做什么就去做,青春该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