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文化遗产要“留下来” ,更要“活起来”

作者:王嘉 王楚为 来源:中青在线2023年06月11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该节日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自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截至2023年,中国世界遗产项目已经达56项,全球排名第二。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已是大势所趋。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之前,首先要让其“留下来”。2018年的一场大火,巴西国家博物馆百分之九十的文物被烧毁;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同样也因大火遭到重创,一场场文化悲剧的上演无一不在警示着后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与艰难。


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形”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神”的层面上挖掘、传承文化遗产之“魂”,实现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情感需求的紧密连接,让人民群众真正接受、认同。2018年央视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电视纪录片,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将文化遗产从博物馆、文物库房里的冰冷物件转化为有故事、有温度的历史构建,让大众更加了解文化遗产背后的精神、审美和价值观,既搭建起了人民群众与遗产之间情感联系的桥梁,又彰显了民族文化自信。


在此基础上,我们拥有的文化遗产能多大程度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做出贡献,真正做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时代难以回避的课题。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持续深化,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文化服务种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如今,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云游”。莫高窟的“数字敦煌”和“虚拟洞窟”、龙门石窟的“万佛洞三维数字虚拟现实体验”等实践证明,数字技术在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力、提升文化消费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切实做到了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要论断凝结着新时代党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深邃思考,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保护好是前提,传承好是关键,利用好是核心。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有属性,因此我们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而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关键是要“活”在当下,不断尝试以新路径来传承利用文化遗产,在运用先进技术,讲好文化遗产故事的同时,坚持文旅融合,并搭建交流平台,共促文明发展。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文化遗产,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焕发出新的历史生机。

【责任编辑:王俊秀,聂思媛】

春意满园,春季北方养花技巧大全|我的节节·春分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20 17:30:00

微电影|上海为困境青少年打造“追光小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9 13:14:50

舞蹈《净美》亮相 大学生将院士故事搬上舞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9 13:14:47

电影电视剧微短剧……你的旅行指南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4-03-19 07:49:13

豫剧探索沉浸式小剧场,年轻人爱看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8 20:41:08

首部思政课喜剧电影《我要当老师》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7 16:02:31

青年范儿·文化场|跟着微短剧踏入桃花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6 20:06:37

金庸诞辰百年 800多件展品亮相浙江海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10 22:30:43

刘宁委员:建议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改为选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3-08 14: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