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师中华”再也没法冒充“帅中华”

作者:周 洋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3年06月03日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有关要求,即日起,本报开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抓好诉源治理”专栏,集中推介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生动实践,“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社会更和谐。敬请关注。

 “法院判决撤销我名下帅中华公司的设立登记了!”收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书,帅中华激动地跟家人分享。

 自己名下的公司被撤销登记,帅中华为什么不难过反而激动呢?事情还得从一起冒名公司登记案件说起。

 2020年5月的一天,帅中华在办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业务时,被税务部门告知无法扣除,原因是自己名下有一家注册资金为1800万元的公司,名为帅中华公司。作为一名普通打工族,帅中华带着气愤、疑惑和担忧,来到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实。

  “通过调取查阅工商档案,我才知道这是一家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间为2018年12月27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确实都登记为我,但是设立登记申请材料中的身份证是我以前丢失的身份证,而且材料中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签名都是‘师中华’,并不是‘帅中华’。我觉得自己肯定是被冒名注册公司了,于是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被告提起了行政诉讼,海淀区法院很快就受理了。”帅中华回忆起事情的经过。

 由于之前冒名工商登记类案件较为常见,承办法官陈晓刚接到这个案子时,以为需要像以往一样,经历追加第三人、笔迹鉴定、公告等耗时耗力的程序。但经过仔细阅卷后发现,帅中华公司是通过“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全程电子化流程办理的工商设立登记。

全程电子化办理工商登记是指企业从申请设立、受理、核准,到发照、公示等各环节都通过“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进行办理,旨在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是北京市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系统具体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开发维护,自2015年开始试点运行,2018年正式全面推行。

  “电子化办理公司设立登记不仅更加便利,也有利于初步筛查冒名登记行为。以前纸质办理的时候,由于法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对公司登记申请材料只进行形式审查,所以只要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签名的材料齐全的话就能进行登记,至于签名是否真假则在所不问,所以有一个时期冒名公司登记的现象频繁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主体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类案件的数量和行政机关败诉率也一直高位运行,后来通过司法建议、府院联动等形式进行源头治理,这类案件才有所下降。”海淀区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黄志勇详细介绍道。

   “全程电子化办理工商登记推广后,冒名登记类案件进一步减少,因为采用电子化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的话,首先需要法定代表人和股东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实名确认,之后才能进行申报、签名、核准、发照等程序,具体识别方法是先上传身份证照片,然后由本人手持身份证件与身份证照片进行检测比对,看是否是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本人在操作,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冒名登记的风险。帅中华公司正是通过电子化平台办理的设立登记,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冒名登记的情况。”陈晓进一步介绍道。

  但经过庭审质证后,合议庭一致认为帅中华公司的设立登记确实属于冒名登记。一是在法定代表人和股东身份确认环节,手持帅中华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的申请人非常明显不是帅中华本人,与帅中华身份证上的照片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二是设立登记申请材料中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的电子签名非常清晰地显示是“师中华”,而非“帅中华”。三是结合帅中华的职业、报案材料、涉案公司的运营情况等,可以认定帅中华此前对该公司完全不知情。在合议庭和专业法官会议形成统一意见后,海淀区法院最终于2020年12月作出了撤销帅中华公司设立登记的行政判决,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认可法院的判决,并及时按照判决撤销了帅中华公司的设立登记。

  帅中华收到法院判决后,悬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但对陈晓来说,事情却还没有结束。

 冒名工商登记案件的减少,除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推广外,法院前期也通过司法建议、审判白皮书、府院联动等形式做了大量工作。作为上述工作的推动者和具有十几年行政审判工作经验的老法官,黄志勇通过这个案件,敏锐地觉察到其中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漏洞,如果不及时堵塞弥补,冒名工商登记问题很有可能会“死灰复燃”,于是建议陈晓深挖案件背后原因,看能否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的方式及时提醒行政机关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

    陈晓经过分析并与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后,认为导致帅中华此次被冒名注册公司的原因有二:一是“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中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漏洞、滞后,导致非帅中华本人的操作也能通过人脸识别认证;二是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对公司设立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时未尽审慎审查义务,没有注意到材料中的签名是“师中华”,而不是“帅中华”。

    2021年1月,陈晓向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送司法建议,一是引入更为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提高检测准确性,增强识别功能,切实预防冒名工商登记的发生;二是强化形式审查的审慎意识,切实尽到核实申请人是否与其身份证件为同一主体的注意义务。

    因为之前通过沟通有了心理准备,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法院的司法建议后也及时予以整改。一方面将系统技术问题及时上报给上级机关也是开发维护单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后者对“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系统及时进行了优化升级,引进了更为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即活体检测。另一方面,将此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在系统内进行传达和通报,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督查,并将相关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

    “收到这份司法建议的回函一段时间后,我亲自上‘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进行了体验,发现其中的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技术确实比之前更为智能了,因为活体检测需要通过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组合动作进行识别认证,比之前只是静态比对的技术能更为有效地预防冒名登记。”看到司法建议得到行政机关的真正重视和落实,陈晓的心也才算真正放下了。

    而这份司法建议发出的效果也开始显现,根据统计,2021年、2022年海淀区工商冒名登记类案件明显下降,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案件总数和败诉案件数在海淀区法院行政审判白皮书中也终于在2022年退出了前三的位置。

    “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沟通—发送—反馈—落实—共进’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即制发司法建议前,我们会与行政机关加强沟通,确保司法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行政机关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发送司法建议后,我们会积极推动受文机关回函反馈,持续跟踪关注落实效果,通过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这些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黄志勇说道。

    2018年至2022年,海淀区法院行政审判庭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30余份,涉及市场监管、交通执法、养老保险、住房管理等13个行政管理领域,通过“个案分析+类案指引”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司法建议源头防范行政争议的同时,也深度参与着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王亦君】

双向奔赴 北京两区小学“六一”长城研学游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16:12:50

《非遗里的中国》开启山西非遗体验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15:16:44

浸润在书香里的节气文化之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08:52:25

线上话剧,剧场空间持续被“打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08:16:18

探秘国之重器!中科院系列微纪录片《大器》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00:05:44

旅行家漫谈奔赴远方那些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09:43:03

初夏,藏在古诗词里的这些吃食正当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11:18:18

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颁奖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09: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