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叮咚!请查收山大最新学术一览!

来源:山东大学2023年06月02日

在即将过去的五月

山大在学术领域依旧硕果累累

快来跟随姗姗一起

看看山大最新的学术动态吧~


01生命学院丁兆军教授团队揭示生长素调控根尖干细胞微环境的新机制

近日,丁兆军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Dual regulations of cell cycle regulator DPa by auxin in Arabidopsis root distal stem cell mainten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生长素如何通过DPa在转录和翻译后水平的双重调控来维持根尖远端干细胞稳态的分子机制。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王俊霞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教授丁兆军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副教授田会玉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福建农林大学徐通达教授团队共同参与了该项研究。


02陈子江院士团队发表颠覆“反复种植失败”经验性治疗的研究成果

5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Prednisone vs Placebo and Live Birth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在国际医学顶尖学术期刊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IF:157.335)以论著发表。


03空间科学攀登团队在金星闪电实验室模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空间科学攀登团队行星科学课题组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行星光谱团队合作,在金星闪电实验室模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以“金星闪电实验室模拟研究-I:产自金星主体大气的自由基”为题,发表于行星科学专业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曲洪坤,通讯作者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Alian Wang和山东大学教授凌宗成,共同作者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Elijah Thimsen博士。该论文是学校发表的首篇金星科学研究领域期刊论文。


04蔡彬教授团队在电化学发光中的粒子间电荷转移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蔡彬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发光领域取得新进展。课题组设计并成功制备了CdSe量子点气凝胶和CdSe/CdTe 混合量子点气凝胶,首次获得了粒子间电荷转移的直接实验证据,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增强的粒子间电荷转移的ECL增强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rparticle Charge-Transport-Enhan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Quantum-Dot Aerogels ”为题发表在 Angew. Chem. Int. Ed .。山东大学化学院蔡彬教授、邹桂征教授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Alexander Eychmüller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高旭雯、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博士生江国灿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05物理学院有机光电子学团队在手性自旋器件制备以及机制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物理学院有机光电子学团队秦伟等人在有机手性材料用于圆偏振光的探测及有机手性光-磁耦合现象上取得了新的研究系列进展,相关工作分别发表于 Advanced Materials (Cover)、Nano Letters、ACS Nano 以及 Small 等期刊,第一作者分别为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胡人杰、陈志艳、高铭升,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06数链融合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表山大首篇系统领域顶会USENIX ATC会议论文

近日,山东大学数链融合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肖梦白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被 USENIX ATC 2023 录用,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 USENIX ATC 是计算机系统领域的顶级会议,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A类会议,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这也是山东大学首次在该会议上发表论文。


07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团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纪春岩教授团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的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及免疫治疗领域获新进展,相关文章“Spatial single cell analysis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pattern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在国际权威期刊 Leukemia (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IF=12.883)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基于国内首批石蜡切片空间转录组学检测平台,依托团队自有生物信息学分析队伍,首次系统揭示了PCNSL肿瘤微环境的空间特征及其免疫重塑机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教授纪春岩、叶静静为共同通讯作者,夏渊博士和孙涛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08徐志刚教授课题组揭示内耳毛细胞静纤毛踝连接复合物稳定性调控新机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徐志刚教授课题组与基础医学院孙金鹏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涂晓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 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Deafness-associated ADGRV1 mutation impairs USH2A stability through improper phosphorylation of WHRN and WDSUB1 recruitment”的研究论文,揭示了 ADGRV1 通过调控区域性G蛋白信号传导影响WHRN磷酸化,进而影响E3连接酶WDSUB1的招募从而调控USH2A的稳定性,为深入认识踝连接复合物的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突变致聋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09孔海燕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商学院孔海燕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新进展,连续发表三篇论文。研究成果分别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IF=9.72,SSCI一区 )和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IF=4.36,SSCI二区 ) 发表。三篇研究论文分别由孔海燕教授及其博士研究生王康萍、硕士研究生邱雪洁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三项研究成果在酒店和旅游业视角下,量化并分析了近30年人工智能研究进展,开发并验证了健康旅游中人工智能需求量表,量化并分析了气候变化研究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旅游管理者、营销人员、人工智能设计师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启示。


10生殖医学团队再发力:首创新一代胚胎优选技术

5月8日,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院士、高媛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江教授合作,在 Cell Research 杂志(中科院一区,IF: 46.297)在线发表了题为“A clinical study of preimplantation DNA methylation screening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11玄晓旭团队发表关于氮还原制氨的最新成果

近日,机械工程学院玄晓旭团队论文“Electrocatalytic Disproportionation of Nitric Oxide Toward Efficient Nitrogen Fixation”在国际能源材料领域顶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EM,影响因子为29.7)发表,并被选为封面论文。玄晓旭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12玄晓旭团队在JACS上发表海水淡化最新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玄晓旭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NaTi2(PO4)3(NTP)材料应用于电容去离子海水淡化,该材料在长期循环中展现出良好的结构及性能稳定性,盐吸附容量达到破纪录的124.72 mg g−1。该研究成果以“Unlocking Enhanced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NaTi2(PO4)3/Carbon Materials by the Yolk−Shell Design”为题发表于化学顶刊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影响因子16.4)上。


13口腔医学院葛少华、李建华教授团队在口腔植入物感染研究方向取得系列科研成果

近日,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葛少华、李建华教授团队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团队合作,在口腔植入材料新型抗感染表面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rface-Confined Piezocatalysis Inspired by ROS Generation of Mitochondria Respiratory Chain for Ultrasound-Driven Noninvasive Elimination of Implant Infec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 ACS Nano (IF=18.027)上,葛少华教授、李建华教授、刘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学院(医院)硕士研究生徐文秀、副教授于洋为共同第一作者,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14钱凯教授团队在多功能柔性Ti3C2Tx Mxene电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微电子学院钱凯教授团队在多功能柔性电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研究生洪旺的帮助下,微电子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家欣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期刊(JCR一区,影响因子:10.383)上发表题为“Wearable, Biodegradable, and Antibacterial Multifunctional Ti3C2TxMXene/Cellulose Paper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Passive and Active Dual-thermal Management”的研究论文,钱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15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表对旧石器时代骨器的新研究

5月10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发表题为“Disentangling carcass processing activities and the state of worked hide from use-wear patterns on expedient bone tools: A preliminary experiment”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旧石器时代骨器功能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进展。论文第一作者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马舒文,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教授Luc Doyon、李占扬。参加研究的还有学校助理研究员张亚盟。


16新能源材料超快动力学团队在紫外光稀土钙钛矿LED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新能源材料超快动力学研究团队在稀土杂化金属卤化物的紫外发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稀土元素能够调节特定基质的光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作发光材料中的掺杂剂。然而,使用稀土元素本身作为基质元素的发光材料却鲜有报道。研究团队通过将稀土元素Ce与钙钛矿结构相结合,开发出了两款具有高效短波发射的荧光材料,将钙钛矿发光波长拓展到350-400nm波段。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aviolet Emission from Cerium-Bas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Halides and Their Abnormal Anti-Thermal Quenching Behavior”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中科院一区,TOP,IF = 19.924)。山东大学是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秋杰和2020级博士研究生柏天新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研究员刘锋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17生命科学学院徐志刚教授课题组发表CIB2和CIB3协同调控前庭毛细胞机械—电转换新成果

5月3日,生命科学学院徐志刚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熊巍教授课题组合作在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发表了题为“CIB2 and CIB3 regulate stereocilia maintenance and mechanoelectrical transduction in mouse vestibular hair cel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小鼠中CIB2和CIB3蛋白协同调控前庭毛细胞静纤毛维持及机械-电转换。


18马伟、赵琦教授团队在气候变化与登革热风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山东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心马伟、赵琦教授团队在气候变化与登革热风险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为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证据和政策建议,相关成果发表于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JAMA Network Open、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Parasites & Vectors 等期刊上。


19物理学院胡季帆教授团队在轻金属氧化物中实现了轨道电流的可逆电调控

近期,物理学院胡季帆教授团队在Ni81Fe19/CuOx/TaN异质结构中,通过离子液体门电压调控Ni81Fe19/CuOx的界面氧化状态,实现了对轨道电流和自旋轨道矩的可逆调控;通过控制TaN层的厚度,在CuOx层中实现了氧离子分布的重构。相关研究成果以“Electrical manipulation of orbital current via oxygen migration in Ni81Fe19/CuOx/TaN heterostructure”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 (IF:32.086)期刊上。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安泰宇为文章第一作者,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崔彬、胡季帆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文章的合作者包括兰州大学教授蒋长军,郑州大学教授程少博,山东大学物理学院青年教师刘亮、成彬以及博士研究生张铭芳、任雪等。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20方雷、亓子龙合著《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创新形态研究》获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优秀读物

近日,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教授和亓子龙博士等编著的《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创新形态研究》入选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


21马春红教授团队在肝癌进展和治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团队在 Redox Biology 杂志(中科院一区,IF:11.799)在线发表以“Lipophagy-mediated cholesterol synthesis inhibition is required for the surviv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 glutamine deprivation”为题的研究论文。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孔佑姿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岳学田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


22席波教授团队在心血管健康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席波教授团队在心血管健康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 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 (JCR 1 区,IF:14.557)和 BMC Medicine (JCR 1区,IF=11.150)。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成和博士后孙嘉鸿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席波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23袁得天教授团队在肝脏代谢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基础医学院袁得天教授团队在 Nature Metabolism 杂志(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9.86)在线发表以“m6A modification-tuned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regulates postnatal liver development in male mice”为题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袁得天、高等医学院研究院李石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夏宇尘以及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Mathias Heikenwalder合作完成。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士冠、硕士研究生韩盼、青年教师孙建峰、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研究员陈善泽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24经济学院曲创教授、张剑虎副教授研究团队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作报告

5月13日,第22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共有28家理事单位代表、40余家高校与科研机构负责人、入选论文作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参加年会。


25材料学院王凤龙教授小组在光热催化CO2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过度碳排放导致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升高,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告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份,大气中温室气体CO2浓度已达到423.3 ppm,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问题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CO2资源化利用技术作为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到广泛重视,其中,光辅助CO2催化加氢因可借助太阳能将CO2转化为具有工业附加值的低碳化合物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光辅助CO2催化加氢依旧面临着转化率低,产物选择性差,光能利用率低等瓶颈,因此开发高效催化材料依然是这一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


26齐鲁医院倪石磊教授团队在纳米纤维支架促进神经修复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倪石磊教授团队在生物材料领域高水平期刊 Biomaterials (中科院一区,IF:15.304)发表了题为“Nervous tract-bioinspired multi-nanoyarn model system regulating ne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transcriptional architecture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构建了一种工程化控制的类脊髓模型系统,并在单细胞尺度揭示了其命运调控机制。倪石磊教授和青岛大学纺织学院吴韶华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研究生李之威和青岛大学纺织学院硕士研究生齐晔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


27化学与化工学院强基班本科生为硼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提供新视角,并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级强基班本科生、熊胜林教授课题组王宇利用石墨烯自发耦合衍生的空间限域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种硼掺杂石墨烯负载具有核壳异质结构的硼化镍纳米颗粒组装的复合结构材料 (Ni3B/BG,图1),将其作为锂硫电池中隔膜的修饰层,为硼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该研究成果以“Binary Sulffphilic Nickel Boride on Boron-Doped Graphene with Beneffcial Interfacial Charge for Accelerated Li–S Dynamics”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 Small (IF=15.153)上。文章通讯作者为学院副教授奚宝娟、教师马小健,第一作者为2020级强基班本科生王宇,山东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28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马保金课题组发表关于本征手性工程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成果

近日,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马保金研究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中科院1区,IF=76.679)发表Perspective论文: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by intrinsically chiral engineered materials(本征手性工程材料调控生物过程)。该论文从材料设计、对映体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差异以及固有手性对生物过程的影响,总结了本征手性工程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本质手性工程材料的安全问题、挑战、机遇和未来发展方向。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马保金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马保金研究员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Alberto Bianco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29空间科学攀登团队在太阳色球莫尔顿波罕见之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攀登团队太阳爆发与射电技术课题组在太阳大气波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以“Why‘solar tsunamis’rarely leave their imprints in the chromosphere”为题发表在美国天文学会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研究快报》(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课题组郑瑞生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课题组陈耀教授等,以及南京大学陈鹏飞教授、北京大学田晖教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Robertus Erdélyi教授等。


30钱凯教授团队在二维氧化镓忆阻器类脑神经芯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微电子学院钱凯教授团队在二维氧化镓忆阻器类脑芯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queeze-Printing Ultrathin 2D Gallium Oxide out of Liquid Metal for Forming-Free Neuromorphic Memristors”为题,发表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期刊(JCR一区,影响因子:10.383)。钱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许艺萌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31刘鸿志教授团队在倍半硅氧烷/壳聚糖杂化气凝胶制备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刘鸿志教授团队在倍半硅氧烷/壳聚糖杂化气凝胶制备和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组设计、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近红外发射的倍半硅氧烷基多孔聚合物,随后与柔性壳聚糖进行共混,制备成一种气凝胶器件,解决了不溶性倍半硅氧烷基多孔聚合物的“再加工”难题,为拓宽多孔材料的应用范围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组所制备的气凝胶装置可以实现抗生素(盐酸四环素TH)的精确检测与批量化高效降解,表明其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以“Dual-Function Near-Infrared Emitting Aerogel-Based Device for Detection and Sunlight-Driven Photo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Realizing the Processability of Silsesquioxane-Based Fluorescent Porous Materials”为题发表在顶级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一区Top期刊,IF=19.924, DOI: 10.1002/adfm.202214875)。第一作者是来自日本群马大学的国际交流生Qingzheng Wang,通讯作者是刘鸿志教授和群马大学Masafumi Unno教授,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32王旭教授团队建立超分子增韧新方法并研制超强韧弹性材料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旭教授团队在超分子增韧机制研究及超韧高分子弹性体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超分子作用促进了高韧性弹性材料的发展,然而驱动超分子增韧的根本原因未被深入探索,针对高韧性材料的合理设计仍十分困难。王旭教授团队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错配超分子作用来增韧热塑性弹性体,从而研制出超强韧的弹性材料。相关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of Tough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by Leveraging Rigid–Flexible Supramolecular Segment Interplays”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IF = 16.823)上。文章通讯作者为王旭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璐平,山东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33齐鲁医院李刚、薛皓团队在脑胶质瘤医工交叉精准诊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刚教授、薛皓副研究员团队与微电子学院张翼飞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中科院一区,IF:9.221)发表了题为“Label-free Distinguish Proliferative and Apoptotic Responses of Glioma Cells with Terahertz Metamaterial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实现了脑胶质瘤辅助治疗敏感性的快速精准评估,为制定脑胶质瘤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李刚教授、薛皓副研究员、张翼飞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王青桐和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珂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34海洋研究院物理海洋团队首次绘制出我国近海海洋锋面的精细图谱

近日,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物理海洋团队在遥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mesoscale ocean fronts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Detailed mapping of persistent fronts around the China Seas and their long-term tren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海洋锋面自动识别算法,弥补了先前算法在识别近海锋面以及锋面连续性等方面的不足,并基于该算法首次客观绘制了我国周边海域持续性(准静止)锋面的精细图谱。


35《前沿青苗科学家训练营》暑期学校取得系列科研成果

2022年暑期,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开设了第一届《前沿青苗科学家训练营》暑期学校项目(课程号:SQ993104CN;课程负责人:邓伟侨)。该项目旨在利用研究院学科交叉特色和科研平台,引导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实践结合,激发其创新精神。


36经济学院刘彦伯助理研究员在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检验领域取得新进展

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刘彦伯及其论文合作者耶鲁大学教授Peter C.B. Phillips、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Jun Yu的合作论文“ A panel clustering approach to analyzing bubble behavior”在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A类期刊)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上正式接收并在线发表。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刘彦伯为本文第一作者。


37吴昊空间营养研究团队揭示豆蔻明抗动脉粥样硬化新功效

近日,吴昊空间营养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 Food & Function (中科院1区,5年影响因子6.317)发表题为“Cardamonin targets KEAP1/NRF2 signaling in protection against atherosclerosis”的研究论文。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范鹏飞、博士研究生孟华丽为共同第一作者,公共卫生学院吴昊教授、齐鲁医院王云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李慧、张志岳教授,公共卫生学院杜磊副教授、郭欣副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冬亮教授参与了本工作。


38姚占勇教授团队在道路工程智能感知新材料与监测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齐鲁交通学院姚占勇教授团队在道路工程智能感知新材料与监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以“Robust Orientation-3D Conductive Network enabled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Sensor for Traffic Monitoring: Role of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n Self-Assembled Microspheres Arrays”为题发表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区TOP期刊, IF:16.744),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苏林萍为第一作者,学院研究员梁明和姚占勇教授为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曹竞】

双向奔赴 北京两区小学“六一”长城研学游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16:12:50

《非遗里的中国》开启山西非遗体验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15:16:44

浸润在书香里的节气文化之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08:52:25

线上话剧,剧场空间持续被“打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2 08:16:18

探秘国之重器!中科院系列微纪录片《大器》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00:05:44

旅行家漫谈奔赴远方那些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09:43:03

初夏,藏在古诗词里的这些吃食正当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11:18:18

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颁奖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01 09: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