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给出实践方案!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2023年05月10日

“一流的大学与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校园文化。”近日,在武汉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最美实验室”的评选活动中,获奖代表饶美娟老师领过黄澄澄的奖牌,忍不住感叹人文与科学作为文明的两翼,彼此不可分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髓和灵魂。如何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思想引领、精神涵养、工程实践”三位一体,创新践行“五育并举”,是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必经之路。


徽章如光 微以致远

大一时,身为志愿者的薛帅,为其他同学的宿舍文化宣传展板上粘贴了一百多个文化徽章,而自己的展板上空空如也。“这让我感到惭愧,我也想要争取徽章。”这次经历让他开始尝试竞选学生干部、报名“寒假母校行”的宣讲……成就化作徽章,别在胸前,让他尝到了成长与荣誉的滋味。


不仅是薛帅,学院指导学生团队设计的“才思飞扬”文化徽章,为每位学子指引了方向。学院根据德智体美劳多元维度设立具体指标,通过集邮式收集徽章,鼓励在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袁苓溪同学在抗击疫情中选择坚守一线,获得“道德之星”徽章;肖谢妮娜同学在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创新创业之星”徽章;刘帅同学在绿茵赛场上锐不可当,获得“体育之星”徽章;梁家同同学在学校“金秋杯”艺术文化节中舞出昂扬青春,摘得“文艺之星”徽章;陈一凡同学在学生工作里挥洒的汗水,凝结成“学生工作之星”徽章……


一枚枚设计精美的文化徽章,就像燎原的火种,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梦想。

学院为优秀学生颁发“才思飞扬”文化徽章

“徽章兼具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双重功能,是一套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系、一套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发展评价体系、一套传承学科文化精神的荣誉激励体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田仕介绍,文化徽章有效将精神激励转化为可见可展可戴的实物,是一种正向激励的强化。

星光合唱团举办“陪你一起赏星光”专场音乐会


“才思飞扬”文化徽章创设以来,材料学子走进实验室、讲师团、支教团、舞蹈队、合唱团、体育场、实践队……或挥洒汗水,或彰显风采,学院所倡导“追求多元发展、培育全能人才”的育人氛围也日益浓厚。


科研如峰 攀登为国

“我也想为国家贡献我的科研力量!”主题党日活动上,杨志明同学看到钱学森立志为国研发导弹的视频,感动不已。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投身科研的热情。

学生聆听姜德生院士讲述材料人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大师讲材料论坛”、“战疫科普高端论坛”、“材苑揽胜”讲堂、“歌声中的党史”文艺汇演、“星光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师生同心·服务同行”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中,学院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实例、悦动的音符、身边的小事,让学生时时浸润在高雅的人文艺术中,主动树立起科研报国的远大志向。


一次实践调研活动中,王欢同学了解到行业前沿技术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这次经历让他决心投身于道路材料研究,为提升高速公路的路用性能奉献科研力量。“科研人要心怀国之大者。”王欢认真地说。


杨志明同学所在的课题组在研究一种吸碳固碳的新材料,这种前沿性的技术攻关往往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面对失败,杨志明总会想起科研的初心:“项目研究是为了在国家建材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作出材料人的贡献。”通过三年努力,团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不断试验,尝试了无数种方法,终于攻克三大难关,通过流程减碳与烟气固碳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水泥工业二氧化碳减排与工业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将在建材工业“双碳”战略实施中贡献武汉理工材料人的智慧与力量。


从研究建筑材料绿色制造到研究光纤传感核心技术,从攻关大国重器的关键新材料到探索储能新材料……65年来,学院为国家建材、汽车与交通行业提供了近100项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为建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向世界并引领全球建材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现代工业、新兴产业、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新材料技术支撑。


师者如舟 千里不怠

“老师说以前他们甚至会用手来搅拌混凝土,这让我们深受触动。”学生甄厚儒回忆,当他们对老师抱怨设备条件不够先进时,老师会将过去艰苦的科研条件与现在对比,从他的学习、科研经历讲起,引导学生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


甄厚儒是学校首届“研究生最美实验室”——先进水泥基材料团队的成员,在实验室里,一代代学生被老师对科研的执著与奉献精神所感染,跟随老师走上材料科学事业发展之路。

全国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丁庆军教授正在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原位XRD测试与分析

“那时,为了推动水泥沥青砂浆从实验室迈向实际应用,常常要在酷暑严寒中,沿着高铁线路来回奔波数千公里,进行现场工业实验。”王发洲教授团队是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蚌埠先导段水泥沥青砂浆技术支持团队,成员长期穿梭于环境恶劣的工程现场、偏远的生产线与满是粉尘的实验室间。他们的故事,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汲取了力量。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受到老师长期扎根基层开展科研攻关的影响,团队学生也纷纷选择去基层、水泥厂、搅拌站、企业工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依托科研成果发展合作,推广应用转化落地。


德育为根,人才为实。根之深者其实遂,尚德启智为铸材。


学生们说,“团结、合作、专注、创新”是武汉理工材料学科的独特文化基因。在氤氲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们昂扬勃发地奔赴建功立业的人生舞台。学院每年为国家培养1300余名材料类英才,8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建材行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10%以上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就业。涌现出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3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活力团支部等先进典型;培养了1名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1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4名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2名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1个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最美团队”、1支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视频团队,引领带动全院形成了人人争做卓越材料人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曹竞】

守护困在信息系统“盲区”的生僻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0 09:22:27

如果为百余年的芳华唱首歌?00后们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09 12:30:00

潮音·2023新民歌挑战赛总决赛

广西广播电视台2023-05-09 19:00:00

漳州青年真情演绎《我们同唱一首歌》MV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08 12:30:00

原创MV《逐梦无畏》,愿青年人勇敢逐梦,无畏困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08 21:30:00

《检察风云》导演麦兆辉:从来没人找我拍爱情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05 15:45:02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10月19日启幕,周迅胡歌任艺术委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05 15: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