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过的历史课融会贯通
黄竞武:“如果把我变成您,偷天换日……如果为国而死,我死而无憾……您必须要去北平!”
电视剧《破晓东方》正在热播,剧中,5个儿子里长得最像父亲的黄竞武(字敬和)为了让被特务盯梢已久的父亲到北平与毛泽东见面,决定以自己为诱饵扮成父亲的模样,声东击西。告别之际,黄炎培夫人姚维钧心中不舍但心怀大义道:“当心……”黄炎培淡淡一句千钧重:“晓得了。”
一句“晓得了”,我们就都懂了。弹幕里飞出:“黄竞武1949年牺牲……”大家心里明白,在上海解放前8天,黄竞武被活埋。弹幕里还飞出“黄炎培是我会创始人……”大家也懂,黄炎培1905年参加同盟会,后与张澜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治同盟。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首席代表,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句“晓得了”,也让上海观众感到与自身也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就是这位上海川沙人黄炎培,与毛泽东有了关于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
“晓得了”饱含着千言万语,正如《破晓东方》寥寥几个镜头,就让我们把这些年学过的历史课都在脑海里融会贯通。全剧开场,同时铺陈出三条战线——1948年12月底,为取得全面胜利,刘伯承、陈毅等前往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筹划新中国未来、谋划经济战线;同年12月30日,又名“静安”的地下党员李白沉着冷静地发出“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之后,静待被捕的隐蔽战线;以及本文开头,中国共产党如何千方百计保护民主进步人士,最终形成统一战线……
每一条战线,都突破了以往“革命战争片”里正面表现敌我战争场面的视角——因为,这是一部立足上海,立体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何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之后着手建设上海的大智慧、大格局的大剧。上海的作用,仅仅以片中蒋介石与汤恩伯的对话就可见一斑:“把所有家底押在长江防线上得不偿失……为何不把防御重点放在上海?我将与你和上海共存亡……”
时至今日,上海的“五个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持续打响。上海,是“经济长子”,始终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与新中国首任市长陈毅,以及“共和国掌柜”也是上海人的陈云打下的家底,密不可分。渡江战役的过程中如何尽可能保存像上海这样的工业发达城市?《破晓东方》的剧情,又不时让这三股线交织起来。当黄炎培在北平遇到毛泽东时,他提出了在战事中如何保护上海、保存上海实力的问题。毛泽东回答得透明:“争取和平渡江……能在上海站稳脚跟,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让饱受战乱的人民休养生息,这才是大问题啊!”镜头一转,日出破晓。随后,在中央银行担任稽核员的黄竞武,拒绝移交黄金,又为上海经济保住了家底……
这三条战线上的主要人物都与上海这座城市密切相关。已有大篇幅镜头画面的陈毅市长自不待言,台词中提及的宋庆龄与黄炎培,同样都出生在上海川沙内史第,还有严刑拷打革命志士的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也就是现在的龙华烈士陵园……
在看《破晓东方》的同时,平时上的历史课内容会与荧屏上的镜头叠化起来。当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西柏坡举行的时候,想必参观过西柏坡的同志一定也走入过那个长条形会堂,在木质长椅上感受历史的风拂过面庞。当李白把密码纸吞咽下去时,观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同名舞剧的观众,会在脑海里出现孙道临的银幕风采和王佳俊的舞台表现。他们虽然只是与李白一样戴着眼镜,但我们就是觉得他们是同一个伟大的人。同样,刚看过沪剧《陈毅在上海》的观众,虽然也知道在沪剧里扮演陈毅市长的孙徐春,与在《破晓东方》里扮演陈毅的张嘉益,明明是两个人——但是他们又都在“陈毅市长”这个形象之下,叠化、清晰、高大起来……
像,除了化妆、演技高超,也因为艺术家为这些历史人物保留了一点点乡音。《破晓东方》里的黄炎培在强化情感时不仅仅会说上海人表达“知道”的“晓得了”,还会愤而表达:“毛人凤是啥宁?”“不可以,绝对不可以!”陈毅、邓小平是四川人,他俩对话就会流露出川音,既不影响对于正剧的理解,也让人物的情感色彩更鲜明、可信。
就像是黄炎培一句淡淡的“晓得了”,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行,也就全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