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专访 | 弹幕直呼“看不懂”,痴迷中国志怪小说的胡睿拍了个“人心套娃”的故事

作者:孔小平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3年01月03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这个元旦,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的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B站开播。《小妖怪的夏天》和《鹅鹅鹅》率先亮相,《小妖怪的夏天》比较好懂,“西游记”里融入“打工人”和“普通人”的概念,而《鹅鹅鹅》却让弹幕吵翻了天,有人直呼“看不懂”,“太深奥,肯定隐喻了啥,但我不知道”;还有人说“上美影承包了我的童年阴影,没想到还承包了我的成年阴影,瘸腿狐狸公子太吓人了”;更有人直呼“上美影就是这个味儿”。

素描写实风格动画的《鹅鹅鹅》很独特,故事内容确实不易看懂。记者看到,不少网友试图进行了理解,比如,“你所爱的,可能在爱着别人,你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和别人的秘密并无二致——大家都喜欢在没人的时候为自己的小把戏而陶醉。无论多大的秘密,大家都有足够的口袋去装、去隐藏,但总有那么一天,你会露出蛛丝马迹,成一场虚梦。”这个解释让不少网友表示“有道理”。

记者注意到,《鹅鹅鹅》导演胡睿在B站的网名为@老虎_Ray。有网友评论表示“看不懂,特地查了原作竟然是南朝时期的”。@老虎_Ray在该评论区回复网友说,“确实是南朝的志怪故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讲人心套娃,深不可测”,并表示“水平有限,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在官方的解析中,《鹅鹅鹅》通过对《太平广记》(《续齐谐记》)中《鹅笼书生》这一志怪小说的改编,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强化观众的情绪体验,在挖掘“新”故事的基础上,折射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

影片围绕“欲望”与“人性”,讲述了货郎在阴森诡异的鹅山偶遇瘸腿的狐狸公子,欲望破而复立,发现一切看似荒诞都不过是个“鹅笼”。很容易引发让当下观众思索现代都市的“套娃式”欲望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鹅鹅鹅》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手绘素描的笔触,同时采用哥特式的表现手法,通过人物黑眼圈的设计,黑、白、红的强烈对比增强画面的神秘感和模糊性,最后结合中国画留白的意境,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突出了短片中国志怪风的诡异气质。

《鹅鹅鹅》放大中式视觉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全片无对白,用短短几行文字、恰到好处的音乐、极具电影感的动画制作,配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投射到一个情感线索当中,给予观众酣畅淋漓的故事体验,透过贪婪欲望体现坚守克己的温暖力量。

为什么会改编《太平广记》里的志怪故事?为什么狐狸公子是瘸腿的,而且非常诡异?为什么偏爱这么古老的志怪故事?在当下改编它们,难在哪里?来看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导演胡睿的专访。

“人心多变,幻中出幻”,并非一个讽刺的故事

问:很多网友说没看懂《鹅鹅鹅》,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胡睿:其实这个故事我是在2006年时读到的,当时我在德国的电影公司工作,有一段时期特别痴迷我们古代的这种志怪小说,在《太平广记》里读到了《鹅笼书生》这个故事,也叫《阳羡书生》,给我留下了印象。

《鹅笼书生》讲一个年轻的货郎,在山里帮助了一个受伤的书生,书生请货郎喝酒,席间觉得寡淡,于是从口中请出一个女子,不一会书生不胜酒力,在一旁小睡;女子趁着书生睡着,也从嘴里请出自己的心上人男子,过了一会,这男子趁女子去照料书生,也从嘴里请出一个心上人,少女;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说了很多话;突然之间,书生醒了,男子快速将少女放回口中,女子又迅速将男子放入口中,书生又将女子放回口中,他们层层套嵌,互不知晓,让人感叹人心难测。其实,就相当于每个人都把自己内心藏的秘密拿出来展示,然后又偷偷放回去。

从主题的角度来讲,这个作品属于探讨人心的心理变化的故事类型,讲的是人心多变,幻中出幻。这样的主题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讽刺的故事,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有点疗愈效果的故事。

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呢?

胡睿:因为此篇,除了能看到古代文人超凡的想象力之外,还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对人性的思考,即便放在今天也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难得的志怪小说精品,后世很多学者作家都对此篇评价极高。

问:那你又做了哪些改编呢?

胡睿:其实我做了4个版本的改编,前三个版本改编其实力度都很大,基本上就是保留笔记小说《鹅笼书生》的一个基本架构,然后血肉都是重新编排,相当于一个新的故事,但这样就完全破坏了中国志怪故事的含蓄和意蕴,所有内容都情节化、都动作化。

为此我们重新调整的作品的方向,即用最大的诚意来展现原著中比较精妙富于美感的部分,我们只在一处做了一点点尝试,就是让最后以为出场的少女,和货郎发生一点情感交流,做一点小小的考验。原著中,货郎目睹人心层层套嵌的深不可测,但并未参与,始终是个旁观者,我们认为这样太安全了,应该有所触动,于是让少女提出要求,要货郎带她去山外,这是货郎没有想到的,顷刻之间,会遇到一个人生层面的抉择,于是他和我们所有平凡人、普通人一样,开始犹犹豫豫、拖泥带水、患得患失,等他想好了,书生也醒了,少女、男子、女子,一层层的被套嵌回去,事起瞬息之间,又在瞬息之间烟消云散,不留一丝纪念。

古人形容这一生像江中浮萍,我们知道小小的、绿色的浮萍铺满江面湖面,人就像浮萍一样,随水奔流,大家摩肩接踵,我碰碰你,然后我又离开你,相遇又错过,如此等等。整个故事的改编就是加入了当代人的情感折射,就是我们当代人这一生经历的错过、遗憾等等。

现在看,这个版本最理想,比我之前大刀阔斧改动的三个版本都要更克制,更收敛,更保留中国古代志幻小说那种“少就是多”的大气象。这是我做得最明智的一个选择,放弃了那些小聪明,放弃企图留下自己烙印的一些东西,重新回归到这个故事最好的面貌。

瘸腿狐狸书生是“成年阴影”?其实是致敬《天书奇谭》阿拐

问:很多观众说,看完《鹅鹅鹅》,收获了“成年阴影”,画风很诡异。货郎为什么是黑眼圈?狐狸书生为什么瘸着一条腿?人物造型是怎么考虑的?

胡睿:人物有黑眼圈,其实很好理解,是美学上的一个技术性嫁接。黑眼圈是哥特式美学的一个典型代表,让这个人看起来与众不同,有一些阴郁,好像心事重重。

我不喜欢那种二元对立的脸谱化的人物设计,就像早期古希腊戏剧的人物都是带着脸谱的,观众一下子就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人是多变,所以《鹅鹅鹅》里这个黑眼圈标志着我们从美学上就有点哥特式美学的风格。

狐狸公子瘸一条腿呢,是我夹带的一个私货,因为我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粉丝,上美影的很多作品都烙在我心里,我最喜爱的是《骄傲的将军》,《骄傲的将军》几乎是我内心的一个小宇宙,没事的时候我就进去溜一圈。

上美影厂全盛时期的短片几乎每一部都是经典,深深影响了我,对我整个美学思考都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比如《天书奇谭》,这个故事在我看来,依然是国产动画片当中最浪漫、最有想象力的。里面有个角色就是缺了一条腿、特别爱吃烧鸡的狐狸阿拐,阿拐是我在《天书奇谭》里最喜欢的角色,他没有那么重的道德负担,也没有狐狸妈妈那么重的目的性,他就是一个好吃的小妖怪,非常可爱,很笨但没有伤害性。所以我把《鹅鹅鹅》的狐狸公子设计成这样,就是致敬阿拐。

问:影片的叙述方式非常东方,为什么没有台词,而是用了第三视角的旁白?

胡睿:我是学电影出身的,我秉承一个创作主张,就是尽可能地演给观众看,希望有更多的表演方式让观众自己发现发生了什么。

同时顺应当代生活变迁,我还设置了字幕,增加阅读体验。我放的字也不多,很克制,因为我本身也不喜欢看很多字,让大家就像玩游戏领任务一样领到信息,但绝不冒犯大家。比如上来就告诉大家,一个货郎今天要送两只鹅到邻村这样。

问:这个故事有些晦涩,你会担心观众看不懂吗?

胡睿:首先我不觉得这个故事晦涩。从目前来看,我必须得承认我的作品不是贴地面的,不是那种社交平台短视频,一上来就善恶对立,马上入套把观众绑架进去的。它不是那种常规地一个一个解决问题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还是有一些人看懂了,觉得非常好,那我就释然了。

虽然《鹅鹅鹅》致敬了《天书奇谭》,但相比还有云泥之别,《鹅鹅鹅》还是井底的小青蛙,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向老艺术家们学习,《鹅鹅鹅》这个作品,水平有限,还很粗糙,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有做得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良师益友多多海涵,多多批评指正,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一直努力的。

想象力天马行空,中国古代志怪故事是富矿

问: 为什么爱看中国古代志怪故事呢?

胡睿:关注中国古代的志怪故事,是我上大学时就开始的一个爱好,我几乎买了所有中国古代志怪故事小说来研究。

这里面有很多并不好处理的故事,有的很简短,就一两句话,并不包含完整的故事结构,也不包含丰富的故事主题,但是也有很多篇章神采飞扬,想象力天马行空,让人看一眼就很惊叹,有一种很强烈的记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一点都不输给今人,甚至不输电影工业特别发达的西方娱乐产业。

如今我们一谈中国动画改编,好像就是“西游记”“封神榜”,其实从创作层面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矿层极其丰富,绝不仅仅局限在那少部分,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可以做很多解读。拿志怪小说来说,魏晋之前就有了,它的表现主题内容也非常开放,非常自由,有它自己对于世界、宇宙、人生的理解。可能很多人会说传统是过时的、古旧的,但其实传统与现代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传统,何来现代?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尤其关乎人、人性、国民性的东西,所以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