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人生第二次》:在困境中闯出重启之路

作者:周韵曦 来源:中国妇女报2022年06月30日

“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人生第二次》用四组关键词、八幅人生图景两两呼应地展开横向比照,用多维度多视角观察普通人在面临决定性瞬间时的选择与命运。

——————

当跨过上学、工作、结婚等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重大的“人生第一次”,在满怀憧憬推开生活之门后,难免会经历一些疾风暴雨,让人不得不在彷徨中抉择、在困境中抗争。

被拐儿童卫卓应遵从血浓于水还是顺应养大于生?义无反顾追逐着“美”的年轻人该如何定义自身?婚姻关系破裂后女性该如何找回自己?

……

近期,由央视网、SMG、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一经播出,便引发关注和讨论。“谢谢《人生第二次》,看完后我觉得,虽然高考发挥没有很好,但是生活还是可以继续的,高考的失败或者高考发挥得不理想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了。”观众的留言,让《人生第二次》总制片人张昊在探讨“人生的意义”这一话题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日前,他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分享道:“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然后去享受困难解决之后的成就感。”这也正是《人生第二次》所带给观众的思考。

人生的“第二次”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人生第一次》落幕后,如何为人生的“第二次”破题,是“人生三部曲”主创团队首先面临的挑战。

作为第一部的延续,《人生第二次》继续描绘着“中国百姓生活图鉴”,但不同的是,“在第二部,我们更多关注当意外来临时,普通人是如何与突如其来的‘惊涛骇浪’斗争、和解的戏剧化过程。”张昊说。

因此,在将近半年的采访调研、确立选题的过程中,主创团体明晰了人生“第二次”的立意。“‘第二次’并非‘第一次’的重复,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在勇敢的和过去告别后,在一片‘废墟’上所进行的重启、重逢、重建和涅槃。”张昊解释道。

主创团队改变了遵循“人生时钟”的纵向叙事,精选四组对立的关键词进行故事讲述:“圆”与“缺”,关乎骨肉亲情的分离和重逢;“纳”与“拒”,探讨如何面对身体缺陷和容貌焦虑;“是”与“非”,聚焦司法领域,记录出狱后的二次人生,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检察官与申诉人;“破”与“立”,则对准了新时代女性改变命运的故事。四组关键词、八幅人生图景两两呼应地展开横向比照,用多维度多视角观察普通人在面临决定性瞬间时的选择与命运。

之所以在《人生第二次》中加入更多辩证议题,张昊解释,是因为在人生的“第二次”这样一个相对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生活哲学,即对立统一。

“我们会发现两两对立的题与题之间,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张昊举例道,比如第一集的“圆”,他们寻亲相认的那一刻是“圆”,但在彼此找寻的这18年中则是“缺”;而第二集的“缺”,虽然是由原生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但孩子们在“梦想之家”通过长跑改变命运和未来时,就是不断在用奔跑的方式跑向一个“圆”。

正是这种极具东方表达的、始终贯穿于中国人个体命运中的“人生辩证法”,让观众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思辨空间。

还原生活中的复杂、多元与不确定性

在拍摄、创作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始终尽可能保持克制、客观和中立,通过多维度记录,充分还原生活中的复杂、多元与不确定性,希望观众能用一颗平和、理性和包容的心,对主人公们的选择和命运产生更多理解。

总统筹黎晓炜梳理,第一集《圆》在讲述被拐儿童家庭重聚团圆的故事时,便用了三个视角:父母的视角、孩子的视角、警察的视角;在第四集《拒》中讲述整形故事时,出镜的受访者不仅有美容整形的人,还有持两种观念从业的美容整形医师;在第五集《是》中,是检察官和申诉人面对面盘整案情……

“可以看到,在社交网络中,不少传递给观众的内容往往限于二元化,非好即坏。所以在《人生第二次》中,不管是哪个群体,我们都希望呈现出他们的更多面,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看待事件或者一群人的全景,从而避免片面偏见地下结论。”黎晓炜说。

在《人生第一次》中,镜头记录了几对年轻人的“喜事”,但在《人生第二次》中,镜头则带领观众目睹了离婚所牵扯到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处理等种种纠葛。

在第七集《破》中,年轻妈妈周东晓为了变更小儿子抚养权,离婚多年后又和前夫对簿公堂;佩佩瞒着家人投资,失败后负债累累,面对身怀二胎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坦诚认错仍然无法挽回;施静离婚后去女儿学校蹲守,只为相见一面,却遭前夫和女儿厌烦,被斥责“我们家不欢迎你!”当婚姻关系破裂后,他们面对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如何顺利开启新的人生,牵动着屏幕前的观众。

“我们的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候,他们所呈现出的勇气和坚韧都让我们特别敬佩。”随着《人生第二次》播出接近尾声,黎晓炜希望,“观众能从中获得一些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让更多女性获得自信与鼓舞

不管是《人生第一次》还是《人生第二次》,都呈现出众多女性形象。她们中,有努力为生活打拼的独立女性,有为孩子甘愿付出一切的母亲,也有初出茅庐、憧憬着未来的年轻女性。虽然年龄、职业、身份不尽相同,但在她们身上,都呈现出了女性特有的坚韧和勇敢。

在第三集《纳》中,浙江小伙儿何华杰在蒙古国出差时不幸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导致胸部以下没有知觉。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他的妈妈全心全意陪伴他复建、帮助他重建生活的信心,一直给予孩子各种帮助陪伴。这位妈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黎晓炜。

而让张昊最感动的女性,出现在第八集《立》中。这一集中有两位来自农村的深圳务工者:一位是来深圳6年、在电子厂上班的中年母亲黄妹芳,每天盘算着积分落户让孩子留在深圳读书;另一位是20岁出头、初入社会的李婷,高中毕业进厂打工,将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存下大半报名学IT课程,一点点实现自己“坐办公室,朝九晚五”的梦想。

在张昊看来,虽然“最后一集可能是八集中最‘普通’的一集,两位女性普通到可能你我身边比比皆是”,但通过一年多的跟踪拍摄,他发现,“不甘于现状的她们,每天在平凡的生活中积蓄着力量,每一天都在攀升”。她们的故事也让张昊切身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就是源于一个个普通人不屈不挠的拼搏奋斗”。

一个个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带给黎晓炜的不仅有感动、反思,更有力量和鼓舞。“通过我们这些年不断跟每一位女性拍摄对象打交道、记录着她们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女性在面对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在克服困难时呈现出的勇气和力量,背后都有着强大的意志力。”

黎晓炜希望通过纪录片呈现这些女性形象、女性故事,不仅“让更多男性去重视和尊重女性”,也想“让更多女性看到这样的个体故事,在其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与鼓舞,更加自信地活出自己,当遭遇人生风雨之时,能更加勇敢地直面困难、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第二次’”。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