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大展亮相国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恰逢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原创策划的“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览,在国博北8展厅向公众展出。
展览从家国情怀这一角度,鉴选馆藏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饱含对家人、对国家热爱之情的遗书、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以及各类实物170余件,分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繁霜尽是心头血”“奉献如歌家园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等四个单元。
摄制:李轶;出品:国博传媒
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加大对国史文物的征集力度,新近入藏一批重要的藏品,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亮相,如布茹玛汗·毛勒朵刻写的“中国石”,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在开山岛守岛时升起的国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援鄂护士张春花在疫区收到的家书《念》——赠妻张春花,钟南山赴武汉的高铁票等。
展厅内部 胡丹雅 摄
展览策展人张伟明介绍,展览注重通过一件件文物来呈现为祖国和人民牺牲奉献的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事迹,通过不同的专题来呈现共产党员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来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点展现共产党员为革命而牺牲,红色家风传承下的“家人情”“伴侣情”“战友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点展现共产党员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风采。
中国共产党员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尽管身份经历和性格情感都各不相同,但他们也有夫妻恩爱,也有儿女情长,常怀对伴侣、亲人无尽的思念,永葆对革命同志的真挚友谊。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慷慨直言,“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表达了自己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深厚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也表达了对妻子默默支持自己投身革命的感念之情,“钊在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李大钊相关展品 余冠辰 摄
1921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王复生(1896-1936),引领自己的两个弟弟王德三、王馨廷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三兄弟全部为革命牺牲。从展览中展出的王复生作的《初学集》诗稿中可以看到,王复生因三弟王馨廷在学生运动中负伤年仅16岁而去世的悲痛,他在《哭三弟》这篇文章中,忍着悲痛写道:“三弟,你太忍心了,你竟离开你亲爱的哥哥!你是我最有希望的弟弟!”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周介甫(1903-1928),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写下了“为主义而牺牲,虽九死犹不悔”的光辉誓词。在狱中,他给母亲写下了绝笔书,“母亲大人:我这次是牺牲了,这也是我个人的最后目的达到了,你老人家不要挂念啊”,表达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坚定意志,也体现了对母亲的深深眷念之情。
展览展出的杨怀远为乘客挑行李用的小扁担,生动地见证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展现的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延续。扁担上有为他精神所感染的旅客们的留言“增勤人劲 治懒人病”“小小扁担不算长,能为旅客当桥梁”等。
在展览中还可以看到胡国桥的母亲写信鼓励他英勇杀敌为国争光:“代(带)着全家人的希望与嘱托入了军校,上了前线,接受那血与火的拷(考)验——灵敏度最高的试金石。在这一点上,全家人是放心的。我可以大胆地说,我的儿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出光和热的,都会做一名祖国和我们骄傲的儿子!”
展览尾厅还重点呈现了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在脱贫攻坚中的不懈奋斗与努力,旨在向广大观众表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展厅内部 余冠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