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阅读正当时,青春向未来!

来源:西南大学2022年04月2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在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原原本本阅读、真真切切领悟、实实在在践行,校团委组织开展“青春派”团学骨干学习成长沙龙,沙龙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进行分享交流。校团委专兼职团干和各学生组织(部门)代表参与活动。

校团委希望通过这类活动的举办,让读书成为团学骨干的一个习惯,发挥团学骨干的领学作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嘱托和期盼,切实提升团学骨干的思想力、行动力,培养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向上青年。

分享会上,来自各学生组织(部门)的代表通过原文诵读、心得分享等方式,从理想信念、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社会实践、教育扶贫等角度出发对《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进行交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要艰苦朴素,要“自找苦吃”。那我们新时代青年如何发扬好“自找苦吃”的精神,建功立业并实现人生价值呢?

作为宣传口的青年学生骨干,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发扬好“自找苦吃”的精神,脚踏实地,严谨细致,认真撰写每一份公文、讲稿,组织策划好部门承办的活动。同时,也要积极投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了解新时代国情,发挥青年学生骨干的作用,始终将为广大同学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和行动指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理想、有干劲,务实笃行、攻坚克难,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让青春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更绚丽的花朵。

崔朗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

校团委宣传部大二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争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成长、始终关注青年发展,勉励广大学子“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勤于学习”“创新奉献”,“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作为学生骨干,要将习总书记的嘱托和期盼化为行动。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质,搭建起个人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桥梁。到基层中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中,在基层实践和群众指导下淬炼真知,更好地成长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有用之才!

沈栋权

美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

校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综合事务部负责人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成为一个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帮助我们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鉴别カ和政治敏锐性,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思考方法。

我们应从多个角度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二是积极投身实践,当代青年实践的天地极为广阔,要躬身实践、苦干实干才能不负这个伟大新时代;三是发扬革命精神,要有自力更生的志气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坚定不移地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四是站稳人民立场,要像总书记那样,自觉融入群众的奋斗,始终关注和关心身边群众的安危冷暖,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永远和最大多数人民群众在一起;五是回答时代课题,运用创新的理论去破解时代之新命题。

杨璐齐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校团委学生兼职团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做‘六有’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做“六有”大学生,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众多与“六有”相契合的精神基因。《论语·述而》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站在新时代壮阔的征途中,作为青年党员,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青春之舟才能在国家发展浪潮中远航。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前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人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担时代使命,不计个人得失。曾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与“六有”大学生的“有品质、有修养”相契合。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做修养崇高、品质高尚的人。


赵泽文

新闻传媒学院2020级本科生

校艺术团曲话队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希望我们大学生一定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实干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开拓视野,迈入社会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抛弃;只有走出象牙塔,投身最底层,抱着一颗滚烫的心去倾听,才能了解广大群众真正的需求和心声。


易雨非

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

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成员





“习近平总书记同我们聊‘理想·价值·人文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航向,从一定意义上就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将来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在价值观塑造方面,大学生应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在人格塑造方面,大学生尤其需要培养四种精神,就是“学习或做事要吃得起苦,为人或共事要多予宽容,受挫或遇事要乐观向上,创业或成事要融入团队”。

郝育蝶

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

校学生会办公室部门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石榴花开”学生成长论坛是我们学校各民族学生展示先进、分享经验、成长互助的集中交流分享平台。多年来,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促进各民族学子团结奋进、朋辈引领、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正是要将此种活动坚持下去,用实际行动团结各民族同学,促进共同成长。

丁汀

美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

第六期“香樟计划”学员





阅读正当时,青春向未来。青年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的关心与期望,也深切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要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