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北大昌平三十日!

来源:北京大学2022年03月03日

2022年2月20日

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

闭幕式上向志愿者表达感谢的暖心环节

让许多观众为之动容

2月21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冬奥组委在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中提到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

我们每个人都是东道主、都是奉献者

每个人都了不起”


回眸过去的17天

北大冬奥志愿者与运动员们“双向奔赴”

他们的微笑是温暖了这个冬天的雪花

在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驻地也有一群“志愿者”

他们为国家游泳中心和兴奋剂检测中心

闭环内的328名志愿者提供服务和保障

一起走近他们守护志愿者的30个日夜



 入驻第1日 

6位保安搬运700余件行李,1天内完成200余名志愿者的登记入住。

 入驻第2日 

驻地专班第一次启动了24小时应急预案,1分钟内全面响应。

 入驻第3日 

集散交通组于10分钟完成200余名志愿者的早间集合,与第1次集散相比,缩短近30分钟。

……

 截至第27日 

餐饮中心为2000余人次志愿者提供餐食保障100余次。

 截至第28日 

截至第28日,生活保障组共转运了2334箱、4100余袋垃圾。

 截至第29日 

健康保障组共完成12447人次的核酸检测。

……


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驻地是北大主责驻地,承担了11所高校及单位、328名冬奥志愿者的服务保障任务。1月21日,94名专职团干部、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及保卫、后勤系统工作人员进驻,完成了30*24小时的志愿者服务保障接力。

截至今日,昌平新校区驻地已顺利运行31天,并将继续做好冬残奥的志愿者服务保障工作。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用心的服务,书写了“We Are Champion(昌平)”的冬奥故事。


1

安全保卫

有我在,没意外


1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驻地正式启用,此前两天,北京迎来了2022年第一场雪。昌平新校区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们在驻地内、外围清扫路面,迎接志愿者们的到来。


志愿者入驻当天下雪,保安在驻地扫雪


除夕之夜,崔雪剑代表保卫部派驻驻地的八名保安向学校党委做了工作汇报,他说:


“星夜守候迎学子,风雨相伴护平安,请学校放心,我们定会圆满完成冬奥昌平驻地的安全保卫任务。”


保安在值班


在一个个平凡的清晨、午后、深夜,328名志愿者的行李被安置妥当;储藏室的物资被规整一新;雪地里丢失的冰墩墩重回主人怀抱;宿舍楼的各个公共空间平稳运行……


保安巡楼检查


门前有守、岗上有责。“有我在,没意外”,是他们对冬奥最实在的承诺。


2

保洁消杀

你们在场馆做好服务

我们在驻地做好保障

健身房、洗衣房、活动室、水房、卫生间……楼内的每一个区域,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校园服务中心的七位保洁阿姨的“战场”。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她们每日都会对每层楼公共区域的地面进行2次以上的清洁消杀。


保洁阿姨在清洁楼道


上午岗的志愿者全部离开驻地后,保洁阿姨们便开始对每个房间的门把手进行逐个消毒、对每个房间内进行全面清扫。由于怕影响到下午岗同学的睡眠,“蹑手蹑脚”地开展工作成为了常态。


驻地东区保洁阿姨韩明霞、杨术敏


保洁阿姨们的工作繁琐且无声,但她们每一次擦拭、每一次喷洒都与楼内每一位志愿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她们用默默无闻的付出守护了一个明朗、安全的家园。


3

健康保障

“应急状态”就是“工作常态”

01

1月23日19:57


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驻地工作专班收到志愿者自测体温38.5℃的报告,驻地专班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处置。


02

1月23日20:00


楼道清空完毕,发烧学生转移至应急隔离室,随后,转运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03

1月23日23:05


保洁人员对楼内风险区域进行环境消杀,驻地解除应急状态。


这是志愿者进入驻地后第1次正式启动应急预案,而对于驻地健康保障人员来说,这次工作早在驻地正式运转前就已经重复过数十次。


穿防护服、清空楼道、线上调度、联络医院、进行患者转移、完成环境消杀……数十次的“应急演练”,保证了第一次的“迅速反应”,以及此后每一次的“一切平稳”。


驻地医护人员在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此外,驻地健康保障组的工作人员还承担着每日421人的核酸检测工作,根据志愿者上岗安排,每日核酸检测时段及时调整,通过网格化管理,确保应检尽检、无一遗漏。


“‘应急状态’就是‘工作常态’。”30天、12630人次的核酸检测、60次的送检,昌平新校区驻地实现了百分百的健康监测和零感染。

4

餐饮保障

昌平驻地“味戍队”

也有属于自己的冬奥赛道


从采购、检测,到制作、留样,在疫情防控的整体要求下保障闭环内400余人30余天的一日三餐,对于从事了30年餐饮工作的文厨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虎年元宵,为了给同学们做一个“特殊的生日蛋糕”,他绞尽了脑汁。


用面粉做奶油,用火龙果汁做色粉,用面团捏出玫瑰花的形状。一个用心用情制作出的“冬奥专属蛋糕”给了同学们一份别样的冬奥记忆。


餐饮团队制作的“冬奥专属蛋糕”


文厨看到了同学们吃蛋糕的视频,开心地说:


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特殊场合,我们希望为志愿者们举办一个简约但不简单、具有仪式感和特殊意义的集体生日,志愿者的微笑,就是我们刷新的“冬奥记录”。


后厨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们加油打气


昌平志愿者餐厅的暖心设计


一条狭长的通道连接着20多个“冬奥专用”的操作间,构成了驻地餐饮保障人员的“冬奥赛道”。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餐食,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及驻地餐饮保障团队在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后,确定了早、中、晚共42套菜单、总计300种的菜品,每逢节假日,餐厅还会为志愿者提供30余个菜品的节日自助餐。

驻地东区餐饮负责人汤秋红进行指引

除夕夜的自助餐


在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下,一个“包子”从厨房到餐台,需要乘坐一次电梯、推开八道门、经过三次紫外线消毒、一次食品留样,再从传菜间入缓冲区,远程呼叫前厅服务人员接餐,前厅工作人员端着包子,翻过一个凸型梯子放置在餐台,整个过程下来,总计接力走200步左右。


200步,是一个“包子”走过的冬奥长度,更是餐饮服务的温度。


5

集散安保组

一天18个闹钟

过上了全球时间


在冬奥服务期间,志愿者们需要每日往返于驻地和场馆之间,而集散安保组的工作,则是保障328名志愿者每日顺利上岗、安全返回。


国家游泳中心志愿者首次上岗


兴奋剂检测中心志愿者上岗


驻地集散安保组组长乔冠一和季宇分别负责调度国家游泳中心267名志愿者、兴奋剂检测中心61名志愿者往返交通工作。



每天晚上,乔冠一和季宇会把第二日的乘车表发到志愿者交通集散群中,表格上清晰地标注了出发时间、车号、人数、志愿者所在领域,而在制作这张表格前,他们需要掌握的信息包括:


第二日的上岗总人数、各领域上岗人员、当日可用车辆、每个班次的上岗时间及下班时间,同时考虑到是否有因工作日、雨雪天气等因素而导致的路况不佳。



因部分志愿者的上、下岗时间会根据岗位的需求进行临时调整,乔冠一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了乘车表上,并随时关注着交通集散的群内信息。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按时到岗、安全回家。


乘车时刻表


早上5:00送走最早一班,次日凌晨1:00接回最后一班,近20个小时中,负责交通集散的老师需要定十余个闹钟。


班次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定十八个闹钟,就像过上了全球时间。


驻地西区的老师们送第一班志愿者上岗


驻地东区送最后一班志愿者上岗


每班志愿者上岗,老师们都会亲自送、亲自接,迎着朝阳、踏着余辉,跟同学们合张影,大家一起踏着朝阳出发、伴着晨星回家。


从此之后,我们就是一起看过凌晨4点钟的昌平人了。



6

环卫工人

垃圾清运的

“十八道古法工艺”

每天凌晨5点,左师傅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暂存驻地垃圾的铁皮房旁,夫妻二人一同进入驻地负责垃圾清运的工作。晨曦微露,他们穿戴好防护服,熟练地打开垃圾桶,折叠耐压纸箱,撑开医用垃圾袋,将垃圾打包完毕。


左师傅夫妇与冬奥会吉祥物合影


环卫转运车驶来,左师傅来不及顾及车箱里的气味和卫生,就跳进深深的车厢,认认真真码放好每一个纸箱。寒风中,他们顾不上天气冷彻刺骨,但决不会放掉每一处的消杀,让防疫在这一环节没有一丝松懈。


严格依照垃圾转运消杀程序进行生活垃圾封装


为保障食堂和宿舍垃圾安全、及时清理、转运,4名环卫工人每日需往返两个垃圾暂存点、处理12个垃圾箱中三类垃圾。


弯腰、挥臂、擦拭、封口、粘贴标志,这样的动作,他们重复了数千次。


环卫工人凌晨进行垃圾收集


看似“不起眼”的垃圾打包,他们需经过三层套袋、逐层消杀、鹅颈封口、分装纸箱、书写标识、胶带封箱等至少六个环节。


志愿者常常说,驻地垃圾都是经过“十八道古法工艺”打包的“精品垃圾”。环卫工作组的存在,一边清洁着驻地,一边温暖着人心,他们脚踏实地地付出,用劳动唤醒驻地全新清爽的一天。


7

心理保障

做冬奥志愿者的“心”动力


“打卡‘小幸运’今日收获:月圆、朝霞、感恩、花与多肉。”



驻地工作生活“幸福时刻”打卡群建立以来,便成为了驻地志愿者的“心灵港湾”。每晚9点30分左右,驻地心理咨询师赵靖州、陶元君两位老师都会与同学们一同回顾当日的幸福瞬间。



志愿者们分享的“小幸运”瞬间



“今天才发现我们一直走的冬奥专用通道,感谢每个人的支持和付出。”

“幸运地看到了中国男子冰壶的最后一场胜利的比赛,每个人都很棒”

“今天的幸运是早晨梦见了我爷爷,想起老师说的‘你带着他的精气神,你活着就是他活着’,那些爱我们的人一定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个世界,他们从未离开。”

……


隔离与芥蒂在冬日的暖阳下被融化,真诚与善意于冬奥的氛围中在发酵。


“一起向未来·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


志愿者在体验VR滑雪


7*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7*24小时线上线下心理咨询、线上心理讲座、VR心理体验、心晴运动会……北京大学团委携手心理中心,为驻地冬奥志愿者提供了全方位、全天候、点对点、人对人的“心晴”服务,“全心全意”为“冰新一代”保驾护航。




昌平驻地专班西区工作组部分老师的合影


昌平驻地专班东区工作组部分老师的合影


入驻第30日,驻地专班为即将结束服务、移出驻地的同学们开了一场欢送会,每一位志愿者都在驻地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海报上签上了名字,并颁发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团支部的表扬信,为自己的冬奥故事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昌平驻地专班的开始键再次按下,疫情防控、开学季、冬残奥转换期,在冬残奥即将到来之际,昌平新校区驻地即将迎来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


每个冬日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奋斗的故事仍在被书写。

【责任编辑:曹竞】

超燃!中国科学家的赤子深情!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2022-02-24 21:40:00

MV《心月明》上线,盼平安喜乐,愿美满团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24 21:30:00

【青年范儿·文化咖】演员白客:对生活保持新鲜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23 13:00:00

直播卖书、图书盲盒,读者与书该如何相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21 16:46:18

郭相颖:守了大足石刻50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15 10:05:57

【青年范儿·心理课】拖拉一点也无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14 16: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