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攻关高速纺技术!我们靠的是啥?

来源:东华大学2021年09月26日

立“衣被天下”志 攻“高速纺丝”难

——一个光辉的坐标,一代人奋斗的结晶


“高速纺”,镌刻在东华人脑海中的记忆杀,它曾经标注着东华科研的新高度;朱介民、魏大昌、胡学超、李繁亭、陈彦模……一串串闪亮的名字,闪耀的是一代人的豪情。

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人民穿衣尚依靠布票供应,为破解“衣敝履空”窘局,一代东华人将教育初心刻在奋斗的年轮里,铺展出高速纺丝研究的“宏大叙事”,书写科技报国的壮丽诗篇。



人间万事出艰辛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穿衣成为国人的老大难。当时中国城里人,一人一年只有少量布票,还不够做一条裤子;乡村农民更是衣衫褴褛,困难得几乎没有裤子穿。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虽然我国棉花连年大丰收,但是10亿人的穿衣问题仅靠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依然捉襟见肘,发展化纤工业迫在眉睫。当时世界上几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化纤产量已有很高比重,其中涤纶纤维增长最快,涤纶长丝已占涤纶纤维的四成,纺丝速度实验时达到3000米/分以上。而国内涤纶长丝产量所占的比例极小,纺丝速度不到1000米/分。



“织漂染练,衣被天下”是东华人的不渝使命。1972年,学校纺织机械系魏大昌老师就开始探索纺丝设备高速化问题,1975年联合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研制出国内第一个高速卷绕装置。1978年,“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与设备”被纺织工业部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学校发挥学科齐全、人才集聚优势,迅速组织“三系一所一工厂”(纺织机械系、纺织化学系、自动化系、化学纤维研究所和校办工厂)80多位教师、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体攻关。鉴于项目涉及大量应用,课题组还携手上海机床厂等十几家企业联合攻城拔塞。成如容易却艰辛。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981年4月先后通过小试和中试鉴定。其中,中试样机纺丝速度达到了西德巴马格公司SW4SLD机型3200米/分的水平,与东德特克斯蒂玛公司2061机型不分伯仲。


“高速纺”项目组成员在科研现场


1983年4月,国家经委、计委、科委、财政部和纺织部发布“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涤纶长丝高速纺丝机及其纺丝工艺的研究”榜上有名。这是一个集机、电、气和工艺一体化的系统工程项目,不仅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多多,而且配件供应也是困难重重,计量泵、往复导丝器、纸质筒管、瓷件这些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东西,当时国内全都无处可觅。“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项目组人员满怀信心,不畏艰险,凭借“于满是荆棘的荒野里踏出一条路”的闯劲,先后攻克了设备关、自控关、工艺关。1985年8月,机器开始高速纺丝试运转,同年11月接受纺织部考核组72小时的连续运转考核。考核结果表明,预取向丝的纤维质量、技术经济指标符合考核标准,机器中采用的复线沟槽凸轮、弹性支承夹头、风箱式气压控制装置、高精度静变器等部件属国内首创,达到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1985年12月,受国家经委、计委、科委和财政部的委托,由纺织部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验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已达到“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合同要求,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高速纺”的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人间万事出艰辛,成功的背后是“永不停息”的工作身影。从1978年到1985年这漫长的8年攻关历程,项目组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期。白天黑夜连轴转,加班加点是常事。考虑到化纤生产的特殊性,必须当场排除试车中出现的故障,机器旁必须有人轮流守护。人困了,躺在车间角落的废丝堆上闭闭眼;人饿了,就买几个馒头充充饥。项目组组长朱介民连续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突发性耳聋,导致一只耳朵失聪。“再苦再累,大家无怨无悔,觉得为‘四化’作贡献义不容辞。”莫道春光难揽取,心若向阳花自开。“涤纶长丝高速纺工艺与设备”项目1985年获上海市纺织局科技成果特等奖,1986年获国家“六五”攻关表彰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



邃密群科济世穷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1984年中试鉴定后,学校就积极开展实地调查,选定无锡、张家港、江阴、绍兴为4个厂作为试点应用推广。经过一年多的日夜奋战,这些厂先后开车生产,年产涤纶长丝约为3600吨,年利润达3960万元。

技术更新迭代日新月异。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涤纶长丝纺丝生产出现了一种新的“超高速纺丝”技术,纺丝和拉伸一步到位,直接制成全拉伸丝。80年代中期,该技术已进入工业化。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1月,国家计委、纺织工业部向学校下达“6000米/分涤纶超高速纺丝工艺与设备”“七五”科技攻关任务。每分钟6000米的纺丝速度,不论在工艺还是在设备上,都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从低速、中速到高速、超高速,犹如登山,越往高处越需要更多的气力和毅力。

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面对试验条件差、设备加工精度要求高、可参考资料少、经费不足等困难,学校借鉴“六五”攻关项目经验,充分发挥集团作战优势,校内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工艺、机械、电气3个专题小组分别承担各项具体工作;校外与兵器工业部9327厂、浙江象山气动元件厂、上海爱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建立协作关系。


1986年4月学校教师在江苏沙洲涤纶厂

调研“高速纺”项目科技服务工作


继承是为了创新和超越,在探索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超高速纺”研究之路。机械和电气方面的人员走访国内有关工厂,翻遍能见到的国外专利,吸取引进的日本东丽公司卷绕装置的长处,在筒管夹头设计等关键部件上发扬“以创为主”的精神,自行设计、研制出集机电一体化的高速卷绕装置,技术上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外80年代末的水平。工艺方面,突破传统的纺丝工艺流程,直接制成可用于织造的全拉伸丝。踏平坎坷成大道。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越过了一个个艰难险阻,“6000米/分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及设备”项目终于在1991年3月通过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鉴定,同年斩获上海市首届科技博览会金奖。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在攻关项目不断取得进展之际,如何更好地做大做强技术成果转化工作考验着项目组的智慧。鉴于高速纺丝技术比较先进,综合配套要求高,投资费用大,如果单以技术转让的方式推向市场,需求方一时难以完全消化。“高速纺”项目组决定走全套工程技术承包,即从工艺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土建设计,纺丝成套设备的供应、安装、调试、维修,人员培训,试运转,直到最终产品考核合格为止,全部工程实行“一条龙”承包,这就是闻名校内外的“交钥匙工程”。

1991年底,学校首先承接了无锡马山化纤厂、无锡县化纤厂、绍兴县第二绸厂和上虞合纤总厂等4个高速纺工程项目,厂方均要求在两年之内全部竣工。为了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校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学校增调了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组建了一个30余人的强有力的团队“高速纺工程组”,下设工艺、机械、自动化和土建等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此项成果转化工作。

任务如此紧迫,工程组采用特殊的交叉同步施工的方法,到1992年底,4个工程项目全部提前竣工,交付使用。高速度、快节奏带来了高效益。1993年,又承接了5个工程项目。从1991年起,高速纺工程组共承揽江、浙、沪、粤等地9个工程项目,涤纶长丝年生产能力总计达到24000吨,产值3.36亿元,利润5040万元,纳税近500万元。

学校在这一连串的科技成果推广活动中受益匪浅,校财务到位资金7000多万元,创收收入达1000万元。仅1992年,“高速纺”工程组的创收金额就占了全校科技创收总额的三分之一,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做出重要贡献。《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其间,学校紧跟发展形势,把这个工程组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面向市场,独立核算,经济自给,实行与效益挂钩的分配制度,在校内引起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反响。

《人民日报》对高速纺项目的报道


该项目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直接扶持和救活了一批企业,有的甚至一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推广了我国自主建立的一套化纤长丝生产的硬件和软件,大长了科研人员的志气,克服了依赖国外技术和装置来发展我国化纤工业的思想。“高速纺”项目的推广对我国化纤工业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纺织大国迈入纺织强国,

东华人不断攻坚和担当!

面向未来,

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曹竞】

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7 12:06:23

读懂了《松花江》 你就读懂了东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6

《一生一世》开播 任嘉伦白鹿奉上小火慢炖爱情浓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4

解码世遗泉州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9:43:37

“棒!少年”们有了新的“梦想教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18:03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开启下一个12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4:32:48

《江姐》2021版首演,经典民族歌剧“新”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9:00

欧阳立安传记出版 从上海滩走向共产国际的小革命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