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教育 >正文

逃离教培 90后教师追梦乡村教育

“慢下来,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节奏”

作者:马富春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14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王豪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陇中黄土高原丰饶的原野,30岁的孟小鹏总会准时搭上开往山区村小的校车,等待他的是大山深处几十个渴望知识的孩子。

    孟小鹏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学区的一名英语教师。陇城镇是秦安县最偏远的乡镇,离县城有70多公里,山路蜿蜒,坐车要1个多小时。孟小鹏任教的许墩小学又是最远的完小,离镇子还有10多里路。

    孟小鹏2011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学农学专业的他对英语情有独钟,辅修了英语专业,拿到了第二学位。在许墩小学,孟小鹏是唯一一名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

    而3年前,孟小鹏还在省城兰州,作为一名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在英语培训班挥洒汗水。

    孟小鹏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师生共同探讨下,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得到化解。”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教育行业。经过一番考察,他入职兰州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正式走上讲台,教中小学英语。

    面对参加培训的学生和家长期许的目光,孟小鹏干劲满满。刚开始,每次备课他都要查阅很多资料,想方设法让学困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

    孟小鹏的用心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机构的一致认可,给他分配的学生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忙。“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8点一直站到晚上9点,给五六个班级近百名孩子上课,只有吃饭的片刻才能稍微喘口气”。在教培机构,“老师的收入和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学生成绩提高快,工资也会涨起来”。

    “老师要想各种办法,让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提高。”工作一段时间后,孟小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他看来,这是机构对老师的“终极要求”,也是家长和学生最看重的。

    “不少家长送孩子来辅导机构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花钱换成绩。”孟小鹏至今还记得,班上曾有一名孩子,参加两个多月补习后,英语成绩有所提高,家长觉得已经达到预期,便退掉了课程。而在他看来,孩子还没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的能力也还没充分激发出来。

    辅导班的快节奏,让兴趣导入、听说练习、文化拓展等课堂环节一再压缩。孟小鹏逐渐发觉课堂教学“变了味”。“整个人像是困在一座‘围城’里。”在教培机构工作期间,孟小鹏的学生在增加,收入在增长,可他心里越来越没有底。

    “这是我热爱的教育吗?”“这就是一场交易,看似短期达成了效果,其实湮灭了孩子的无限可能。”在教培机构工作近3年后,孟小鹏下定决心要离开。

    “我要慢下来,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节奏。”在孟小鹏心里,教书育人是个系统工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要培育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恰逢家乡秦安县招考特岗教师,孟小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2018年9月,他以全县英语专业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试,选择了离县城最偏远的陇城学区,入职山区完小许墩小学。

    虽然位置偏远,但陇城学区实行“走教”。早上由园区安排车辆将老师送往任教学校,晚上再接回园区,食宿、教研活动都统一安排。对于这位科班出身的英语老师,许墩小学校长赵玉鹏充满期待,2018年秋季刚一开学,就给他安排了5年级的英语课。

    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孟小鹏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上。“一个班8名学生,只有1名学生考试能及格。”面对山区孩子基础薄弱的现实,他并不气馁,仔细分析原因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计划。

    为了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他下载了一些英语动画,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娱乐中感知英语;一个简陋的英语角也在学校诞生,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用“hi”“hello”互相打招呼。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他还会细化每堂课的教学安排。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很有获得感。”孟小鹏的心血没有白费,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孩子们爱学英语了,读课文、课堂发言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由于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孟小鹏同时担任了语文、科学等科目的教学工作。但无论是哪个课堂,他都会强调,要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手掌触摸,用心感悟……他记得,在讲解《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时,特意带孩子们看了日出,大家对文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八个大字,才有了深切的体会。

    除了课堂教学,孟小鹏还带孩子们参与班级管理、开展文体活动。他让孩子们自己推选班委,师生一起制定班规,做班级文化展示墙。下课后,他又像大哥哥一样,陪孩子们打羽毛球、打篮球、丢沙包。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孩子们脸上有了笑容,见到老师也会主动打招呼,校园里充满了欢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可能,做老师的就是要发现这个可能,并不断地呵护培养。”在大山深处的许墩小学,孟小鹏一待就是3年,他教过的学生有的英语成绩有明显提升,有的对语文很感兴趣,有的爱好体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一面,这令他十分高兴。

    学生们在变化,孟小鹏也收获着职业的成长。他已连续3年获评镇上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写的教案、上的公开课也频频获奖。最令他暖心的,是学生们的一些小举动。“有一次,我连续上课,嗓子哑了,孩子们就给我带来自家种的桃子。”孟小鹏说,那个桃子很甜,甜到了心里。

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7 12:06:23

读懂了《松花江》 你就读懂了东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6

《一生一世》开播 任嘉伦白鹿奉上小火慢炖爱情浓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4

解码世遗泉州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9:43:37

“棒!少年”们有了新的“梦想教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18:03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开启下一个12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4:32:48

《江姐》2021版首演,经典民族歌剧“新”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9:00

欧阳立安传记出版 从上海滩走向共产国际的小革命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