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他的镜头里,是火车内外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

作者:钱成熙 来源:澎湃新闻2021年06月28日

来自重庆的摄影师90后摄影师储卫民首次走进大众视野,是在2019年,他不仅拿下了当年国家地理旅行摄影大赛的城市组一等奖,还击败了自然组和人物组,获得了全球总冠军。

储卫民 本文图均为 储卫民 提供

两年后的今天,他的一组名为“火车看中国”摄影作品,又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画面中,车窗如画框,画框外是青藏铁路沿线壮美的山川风光或建设景象,画框内是车厢让人放松的静止时刻——置物台、一杯茶、几个行李箱……都能让观者瞬间共鸣。这组作品发布在微博上后,许多人在回复中也纷纷亮出了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窗户,拍摄到的日新月异的祖国风光。

青藏铁路青海湖段,从海晏站到鸟岛站,经过青海湖畔的路段有近150公里长。Z6801 西宁-拉萨。青海湖

为何要拍摄这个系列?怎么拍出一张让人满意的车窗照片?在他再次出发,体验于6月25日开通的川藏铁路拉林段(拉萨—林芝)前夜,澎湃新闻私家地理访问了储卫民,和他聊聊他在火车上看到的当代中国。

澎湃新闻:你经常乘坐火车旅行吗?是如何想到“火车看中国”这个拍摄主题的?

储卫民:我其实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就是大家拍过很多中国著名风光,黄山、张家界。但除此之外,我知道中国也有那些不太出名的景点,以及很现代化的景色,怎样去表现它们?去年8月,我有一个去格尔木拍摄的工作,从西宁坐火车去,发现路上西部风光非常漂亮,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基建景观,比如隔壁滩上的4G信号塔,茫茫大漠里一大片的风力发电场,以及很多的矿场和化工厂等等,它们和宏伟的自然风景配在一起,更让人觉得震撼。

湖南崀山

而且这样的风景,是带着时代感的。比如那些风力发电厂,十年前是没有的,是属于2020年和未来的景色。而在火车上拍摄这样的风光,无论从拍摄的技术,和火车路线的覆盖程度来说,也是近几年才变得可能。当时我就觉得这样一个题材不错,它满足了我一直想追求的目标:拍摄中国独特的风景,并用现代的方式去呈现。

在列车上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工作人员也会小憩片刻。车窗外虽然大部分地段都是荒凉的高原,但每隔一段距离便能看到这样的护路者,列车经过时他们会向火车敬礼致意。Z6811 西宁-拉萨,摄于那曲。

所以我后面就定下了“火车看中国”的拍摄计划。中国有世界第二长的铁路系统以及最长的客运铁路,我们在火车上可以看到城市、乡村、雨林、大海、高原、雪山等等跨越东西南北非常不同的景象。也只有在当代的中国,才能通过铁路看到如此丰富的景观。

澎湃新闻:车窗内的景观和车窗外的风景一起呈现,带给大家很多新鲜感,是怎么想到这种方式的?

储卫民:一开始,我是把相机完全贴在车窗上,拍摄窗外,但后来我觉得它表现不出来火车的特征和力量感,如果不说的话,和在公路上,甚至走在路上拍的风景,没什么两样。

后来我想到了把车窗内的景观也带进来。当然这也要克服很多问题,车窗外总是很明亮的,而车内比较暗,或者玻璃上有反光。我尝试了很多次,后来才找到了多张拍摄,再后期合成的方式。

藏北当雄草原。Z6802拉萨-西宁,摄于当雄。

澎湃新闻:介绍一下这样一张照片的具体拍摄过程吧?

储卫民:因为车窗外的风景是最难抓的,所以我会先拍好车窗外的精彩瞬间,然后再去车厢里寻找比较匹配的景象,找一些有含义的,可以有故事性的题材。比如我拍的湖上的飞鸟,车窗内是软卧车厢。但实际上这张图隔了两天完成。因为我拍到窗外的飞鸟时,在硬卧车厢,床太密集,没有那种轻松惬意的感觉。所以我记住了这个拍摄的地点,回程时坐了软卧,经过这个点时拍了一张车内的景色,然后合成。

那曲附近的措那湖,储卫民碰巧抓拍到了一只湖上的飞鸟,Z6802拉萨-西宁,摄于当雄。

为了可以拍到比较丰富的车窗内的景观,我也会把硬卧、软卧、硬座这些座席都尝试一遍,此外车厢交接处的车门也是我经常拍摄的点。

澎湃新闻:要先拍好窗外的风景,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它总是倏忽而逝,你是怎么抓住这些瞬间的?

储卫民:很难,这就是我要重复乘坐同一条线路的原因。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沿途景色不了解,很容易错过一些精彩的景,我在看到那些景色后,虽然一时拍不下来,但我会在GPS地图上把它标注下来,下次再经过时就会用相机贴住车窗准备好。此外,我也会提前查看卫星地图,比如像风力发电厂这些设施,可以提前做好标记。

青藏铁路沱沱河站,密集的防沙网墙和铁轨,在高原上组成了独特的秩序感。Z6802拉萨-西宁,摄于沱沱河站。

在选座时,肯定我也会选择靠窗和朝前的位置,这样可以提前看到二、三十米外的景色,给自己一个预判的事件。比如看到一头藏野驴,或是牦牛群,我就可以立即开启相机的连拍模式。快门速度要在1/500秒甚至更快,因此一般我会把光圈设置在f4,f5.6甚至f2.8,ISO白天也常常会开到400甚至800以上。

最初的几次我却是还挺紧张的,后面对线路熟悉后,就好多了,比如我知道翻越唐古拉山后,一直到纳木措的路上,那一大段路的景色比较重复,我可以趁机休息一下。而从格尔木到德令哈,有一个风力发电厂,还有各种化工厂,人造景观特别丰富,这里我就会多做准备。还有从错那湖经过那曲,一直到当雄的沿路风光是非常典型的西藏的自然景观——雪山、草原、湖泊、牛羊。拍摄多次之后,我积累了经验,就会比较胸有成竹一些。

从青藏铁路上看青藏公路,让人震撼的不仅有密集蜿蜒的河流上,也有河上的一座座桥梁。Z165 格尔木-拉萨,摄于格尔木。

澎湃新闻:到现在为止青藏线坐过几次了?

储卫民:来回大概坐了七八次了吧。坐一次20个小时,有时我会分段坐,比如第一天从西宁到格尔木,第二天从格尔木到拉萨。因为路上有大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路程是在夜里,我什么都没法拍。

澎湃新闻:你怎么选择车厢内的景观,怎样是你觉得比较有故事性的?

储卫民:我最喜欢的还是硬座车厢,因为你可以在车厢里面随便走。它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乘客会在桌面上放各种各样的东西,一般来说是吃的,但有时候也会放书,或是小孩子的玩具,都可以拍到。

青藏线在西宁到格尔木段,以及那曲到拉萨段,几乎都是全程4G信号覆盖,而这离不开沿途的信号基站。Z6801 西宁-拉萨,摄于格尔木。

还有,它的车厢交界处会有很多行李箱堆在那里,特别是入藏以后,他们的行李箱蛮有特色的,有的人还会给行李箱挂上一些特殊的装饰。

我即使拍到人,我也是拍他们的背影,比如母亲带着小孩的姿态,或是休息时的一只脚,这些都会增加趣味性,但不会拍他们的正面,因为重点还是车窗外的景色,是通过火车车窗看到的当代中国。

拉萨到日喀则的列车上几乎满满的都是乘客,很多行李不得不堆放在列车车厢的交界处。窗外是一条穿越铁路路基通向远方的乡村小路。Z8803 拉萨-日喀则,摄于日喀则。

澎湃新闻: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好玩的见闻?

储卫民: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个修路的场景,在我印象中,修路应该是一大群工人光着膀子热火朝天的劳作画面,不过现实是路上全是各种工程机械,连工作人员都是骑着平衡车在工作。我打开地图软件一看,这条在修的公路叫雅叶高速(拉萨-日喀则段)。我马上又查了一下,好家伙,这条高速公路竟然是规划从四川雅安一直穿越西藏,修到新疆叶城。

列车经过一位平衡车上的修路工作者,这里是规划中雅叶高速公路(要从四川雅安修到新疆叶城)拉萨段的施工现场。Z8803 拉萨-日喀则,摄于拉萨。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经常称呼我们国家是基建狂魔,但是现场拍摄和了解之后,还是相当刷新我的认知的。因为这种基建不是人力的简单堆砌,而是相当高科技、现代化的。而且国家在这方面不仅规划的非常长远,也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着。

澎湃新闻:你觉得你拍的是纪实照片吗?

储卫民:我觉得是吧,算是一种纪实和艺术的结合。车窗外拍到的景色,我不会做任何更改,是一个真实的场景。但在后期制作时,我又通过车窗内外的组合,为自己留出了自我创造的空间。不过,我会严格遵循一个纪实的规范是,我选择的车厢环境,是和车窗外的风景是同一路段、同一车次和车型的,不会把重庆到西宁的火车内景配上西宁到格尔木的风光。

从格尔木到那曲火车行程10个小时,途中几乎都是无人区,路上看到的几乎都是野生动物。而火车靠近那曲时,路边的牧民小屋和草原上的牦牛又多了起来。Z6811 西宁-拉萨,摄于那曲。

澎湃新闻:怎样算是一张你满意的照片?

储卫民:有代表性的场景,比如拍建筑的话,会选择四周完全没有任何其他建筑的、孤零零的场景,最为震撼,或者是非常难捕捉到的一些画面,比如错那湖上的飞鸟正好掠过车窗的场景。

澎湃新闻:你事先规划的场景,最后都能出片吗?

储卫民:虽然我提前做好规划,但摄影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有些照片我抓拍到时自己都没想到,但有的却怎么都拍不到。比如我特别想拍藏羚羊在路边吃草的照片,其实肉眼看到过很多次,但一次都没拍成过。有时太远,有时虽然近了,但颜色和旁边的草又特别像,有时刚安好相机,它就过去了。

青藏铁路上,火车在日暮时分经过一片风力发电场时的场景。图中的电线杆显得与众不同,架空电线从这里转为埋地电缆穿越铁路。Z6801 西宁-拉萨,摄于格尔木。

所以我觉得,车窗风景的不可预知感也是让我的照片在网上得到那么大共鸣和关注的原因之一。我们都很熟悉这种车窗外风景稍纵即逝,无法抓住的感觉,但当我把这个瞬间固定之后,大家可以静静地一直看它,看它的细节。我觉得这也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点。

澎湃新闻:您马上就要去体验拉林铁路了,对这条全新铁路线的拍摄有什么期待呢?

储卫民:它是复兴号动车组,这是很特别的一件事,因为青藏铁路用的还是绿皮火车,速度也挺慢的。但这次拉林线用的是电机和内燃机的双重动力,速度更快了。这对我的拍摄参数就有影响,快门速度可能要调千分之一秒甚至更高。

拉林线林芝站站台

此外,作为复兴号,它的车内有更多设施,比如车窗里会有衣帽钩,我想拍摄表现这个场景的细节,它还有一等座、二等座和商务座,我也想看看通过这些车厢的车窗看到的西藏风景有何不同。我会用好几天时间重复坐这班车,上午去,下午回,有很多机会。

储卫民抢到了一张商务座的车票

澎湃新闻:能谈谈这个系列的长期目标吗?

储卫民:我这个计划的长期目标,当然是通过自己拍摄、以及社群征稿的方式(大家可以微博#火车看中国#标签下投稿),覆盖几乎所有的中国客运线路,通过火车车窗外风景的形式,呈现一部比较丰富和全面的中国当代风景影像长卷,让大家都能透过这扇车窗,去看看中国的美景,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精神。

延误近9个小时的列车,让储卫民恰好在日落时分经过可可西里无人区。青藏线不仅是铁路线的“天路”,也是公路运输线、输油管线、光缆通信线、电力网线的“天路”。Z165 格尔木-拉萨,摄于可可西里。

澎湃新闻:距离你获得国家地理旅行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来,除了“火车看中国”系列,你在旅行摄影方面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和突破吗?

储卫民:我之前一直在国外读书和工作,拍摄的也是国外的风光,比如格陵兰岛、巴塔哥尼亚等,获奖照片拍摄的也是格陵兰岛。这次疫情,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好好拍摄中国的风景。

储卫民拍摄的格陵兰岛,国家地理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我的另一个项目叫“不一样的中国”,就是用特殊的视角,去拍摄大众的景观,比如黄山、重庆。我尝试用镜面反射、航拍去拍摄。还有一些小众的地方,比如那曲,我事先用卫星地图找了一个机位,照片完成后,许多人问我是不是去了冰岛。

其实国内有很多这种地方,风光并不输国外,我去年去了祁连山,觉得它也无愧于“东方小瑞士”的称号,拍出的照片许多人都说感觉是去了新西兰或是阿尔卑斯山。总之,我想让大家感受到中国风景的多样性。

澎湃新闻:最近有没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迸发灵感的旅行?

储卫民:我刚从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回来。它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特别干净、纯净,特别大,里面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湖泊,即使是盐湖,它周围也有绿洲,还有一到两家牧民居住,有的开有客栈,可以接待我们。我们进去四五天,也遇到一些独特的瞬间,比如碰到另一个越野车队的时候,还有在拍落日时,遇到了一辆皮卡运油车,在别的地方也遇不到这样的场景。

【责任编辑:李丹萍】

像胡杨一样守望南疆|中国吸引力•蓝焰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9 14:20:35

石竟男:兴趣是不会说谎的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8 13:39:27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新民晚报2021-06-07 10:07:50

古籍怎么救?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2021-06-06 10:46:21

2021年过半,网络电影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5 22:54:46

跟着美食作家,去世界各地逛吃

澎湃新闻2021-06-07 10:07:37

赵粤:怀揣责任之心,让我们勇敢前行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1 12: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