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Dr.魏教你选专业
6月23日起
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
志愿填报正在紧张进行中
日夜拼搏换来的成绩已然在手
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广大学子们应当如何进行专业选择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魏坤琳教授
建议大家以“兴趣+潜力”
作为大学专业选择的核心要素
锁定心中所爱
牢牢把握自己的人生
与未来更好的自己相遇
大学选专业,为什么“兴趣+潜力”是核心要素?
文丨魏坤琳
2021年高考已进入志愿填报阶段。在大学的校园的呼唤之下,莘莘学子将要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大学志愿填报。
高考专业志愿填报是人生重大决策
无论是正式研究还是非正式的调研,都表明中国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后悔而希望换专业,或者只能通过考研、找工作等人生的下一步来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入错行,是很多人的人生困扰。
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父母或老师,都应该重视专业选择,为这一人生重大决策下功夫。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切忌匆匆了事,切忌不深度地思考学生到底喜欢的专业是什么,学生个人潜力是什么。我们不能依赖道听途说,不能光看看一线城市亲戚家谁混的好,就让给推荐个专业;或者网上搜一下,看看热门专业排名,仅仅依赖几个词条就决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
选择专业方向时,个人的兴趣和潜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生涯规划来说,我们每个人的潜能优势和兴趣,都是一套独特的组合。但是我们作为个体,并不一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套组合是什么。
一个人要认清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作家熊培云所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兴趣+潜力——认识你自己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潜力的发展方向,让它成为将来读大学的专业,甚至是一生追求的事业呢?
01 兴趣金字塔
首先,我们来说“兴趣“。我用兴趣金字塔来展示一下兴趣的层级:
最底层的感官兴趣是最容易发现的,用三个关键词基本上就能帮助你找出感官兴趣,即好奇、兴奋、好玩。在你接触某些事情时,直观地产生了上述情绪的话,那就是感官兴趣了。比如,喜欢画画,打篮球,跳健美操、溜冰等等。
有了初步的感官兴趣后,要如何进入到中间层的学习兴趣呢?对某专业的学习兴趣的发现需要一个过程:充分运用你的好奇心,进一步学习,发现事物背后的真相和原理。比如你喜欢音乐,你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你发现,原来唱歌时气息的运用有这么多种,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口腔的张合度决定了声音的共鸣是不一样的……你越学越觉得有意思,慢慢地就会不知不觉进入到学习兴趣的阶段。
在学习兴趣的层面上,你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兴趣固化成为一种技能,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是必要的(就像很多人推崇的“一万小时定律”所描述的一样)。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上进展缓慢、枯燥乏味、甚至他人的反对漠视等困境,但是学习兴趣正是让你能坚持下去的动力。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听课听不进去”的问题,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和专业相关的 “兴趣”的底层搭建并不扎实。
下一个层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某专业到底会通向什么职业。这当然要求你仔细去研究各个专业“是什么”,“学什么”,以及“将来做什么”。其中,“将来做什么”就是专业对应的职业。
在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后,下面便需要想想什么样的职业适合你。
首先你可以先去探索职业发展方向的大类,比如:科学研究型、社会服务型、技能型、艺术创作型、事物操作型、管理与销售型。
比如,你为人和善,喜欢表达,善于和周围的人相处,并乐于倾听和理解他人;你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那么你会适合社会服务型的职业类型。咨询、培训、辅导的工作会比较适合你,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适合你。
又比如,你具有创造力,你喜欢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每当看到结果展示类的东西都会成就感满满;你喜欢艺术性的职业环境,渴望通过音乐、文字、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那么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会比较适合你。
再比如,你有极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喜欢问为什么,同时又有极高的尽责心,那么科学研究或许会适合你。
通过分析,我相信你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由此锁定适合自身兴趣点的专业与职业类型。
02 发现自己的潜力优势
下面再来说说“潜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潜力,而一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不是弥补短板,而在于将自己最强的优势领域和擅长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所谓“潜力优势”,并不是要多么惊才绝艳的能力,不同人有不同的相对优势。比如,总是能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看到他们的细小进步;特别擅长建立时间表,每年制定的新年计划都能一条不落地完成;总能轻松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要求或者变化去做出调整以保证高效完成任务……这些都是你和他人不同的体现。
当这些天赋被我们高效地使用时,就有机会帮我们创造积极的成果和回报。比如,如果你总是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进步,那么这项能力用在老师或者管理者身上,就非常有用;擅长建立时间表,并且一条不落地完成,这项能力用在项目管理上就很有用;适应力很强、轻松应对变化,这项能力用在变化很快的工作上、用在应对想法经常发生变动的老板或者客户上都非常有效。
那么,如何发现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天赋,并且有效地管理它们?你可以利用SIGN模型去发现它。
①Success。当你看到某件事,觉得自己能很好地做好的时候。
②Instinct。当你对某件事自动自发迫不及待的想尝试的时候。
③Grow。你发现自己学某一类新鲜事物学得很快的时候。
④Need。做完某件事后,有强烈的满足感、自豪感、快乐感的时候。
要想更好的通过上述的模型去寻找到自己潜能,就要多开眼界、多尝试、多体验,这很重要。
同时,你也可以借助别人来发现自己的潜能,因为有些潜能,可能我们不自知。你可以请熟悉自己的人回答:在你眼中,我最优秀的地方是什么?为了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请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通过对自己兴趣和潜能的反思,并且仔细研究各个学科专业“是什么”,“学什么”,以及“将来做什么”,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可能很多人对你说过,干一行爱一行。但这句话透着消极被动的色彩,潜台词是你其实无法选择自己的行业和专业,所以需要“既来之则安之”。我所推崇的恰恰相反,是“爱一行干一行”。我们完全可以仔细思考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仔细研究大学专业的实质内容和未来对应的职业,提前锁定心中所爱,牢牢把握自己的人生。
祝大家都找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期待在北大的校园里遇见你。
魏坤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神经运动控制、感知运动学习、虚拟现实、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运动康复。主要的研究手段包括行为学实验(心理物理学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全身运动测量)及脑成像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