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高校红色宣讲队为何成为“网红”团队
通讯员 韩洪烁 祝月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 婷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5年间行程5万多公里,足迹遍布20多个县市;他们寻访了100多名老党员、革命老战士等,完成调查问卷3万多份;他们创新宣讲途径,从小视角、小故事入手累计宣讲300多场,为上万名青年学生播种红色青春……
在山东科技大学校园里,有一支青年的红色宣讲队——“梦耀中华”服务宣讲队,因为每次宣讲总是人气十足,被学生称为“网红”团队。
“前辈+朋辈”:点燃红色教育的星星之火
“邵泽信先生1927年出生,他1946年参军,1947年入党,参加过50多场战役,在他的带动下,儿孙两人也都参军报国……”5月28日,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学生、“梦耀中华”服务宣讲队队员刘璐璇把寻访邵泽信的故事讲述给200多名同学。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何用学生喜欢听的话语、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百年红色故事讲到大学生心坎上?
为破解这一难题,“梦耀中华”服务宣讲队把“寻访红色基因+宣讲红色故事”相结合,撬动“前辈+朋辈”力量,征集百名青年学生走进台儿庄、临沂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寻访了百余位老战士、老党员。返回学校后,通过微团课、微直播等形式,让学生讲给学生听。
自2016年6月宣讲队成立以来,从当初只有5名队员,目前已经成长到每届有100多名宣讲员,5年间行程5万多公里,足迹遍布20多个县市,寻访整理了50多个故事。
“室内+室外”:“红色故事会”浸满校园
“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在山东科技大学运动场开启。10余名学生围坐在操场上,倾听“梦耀中华”服务宣讲队成员杨忠源的“思政课外小讲堂”。
“为了扩大红色文化在校园里的覆盖面,突破传统宣讲停留在报告厅、会议室的局限,我们思考着一种传播更广、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方式来讲红色故事。于是,我们把宣讲搬进了学生寝室,搬到了体育场等地方。”宣讲队指导老师樊玉华说。
“同学们在哪,宣讲阵地就去那;同学们喜欢什么,宣讲形式就贴近它。”宣讲队队长刘璐璇说。
近年来,宣讲队通过“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思政课外小讲堂”,宣讲队员定期在宿舍、操场、自习室、广场等宣讲红色故事。
为增强内容吸引力,队员们把红色故事融入一些“热播剧”的情节,再从一些剧情、热搜中汲取红色基因穿插到故事里。让红色故事有了“剧情”,“思想”也就有了血肉。他们讲述的红色故事在山东科技大学圈了不少铁粉,“红色故事会”也开始覆盖校园每个角落。
“校内+校园”:红色文化香飘千里
这是一场跨越1800公里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教室荧幕上,一名阳光的大学生与孩子们线上“面对面”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屏幕一端是“梦耀中华”服务宣讲队成员张中磊声情并茂的讲述,另一端是聚精会神听讲的44名小学生。
广东省河源市罗经小学处于省级重点贫困县,学校有学生217人,其中留守儿童192人。缘何会有这样一次千里相约?原来,罗经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王行政是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毕业生,曾是“梦耀中华”服务宣讲队的发起人之一。
“我们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要让我们讲述的红色走出校园影响更多的人。”宣讲队成员们一致认为。
成立5年来,每逢中央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要政策和决定时,宣讲队都会第一时间确定宣讲方案和内容。1600余名青年学生持续接力,宣讲队先后开展主题宣讲300多场,累计为一万多名群众、学生宣讲,足迹遍布校园周边的乡村、中小学、企业。
长期以来,宣讲队注重传承红色文化和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宣讲队成员中近八成加入中国共产党,有许多成员毕业后奔赴大山深处投身社会公益和红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