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卢宝荣:一个生物学家的斜杠人生

来源: 复旦青年2021年06月07日

在他的生命里,“艺术”与“科学”从来不是分离的,它们始终交融在一起。


复旦青年记者 王妤宁 主笔

复旦青年编辑 华璐月 胡佳璐 编辑


从舞蹈演员到学者和教师,卢宝荣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斜杠”中年。科研、舞蹈、音乐、绘画、摄影,64岁的他样样通晓。


作为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前不久入选福布斯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办公室外的墙报上陈列着数十幅植物摄影作品,那是他亲自设计的,在墙报显眼的位置,赫然可见“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几个字,语出庄子,这也是卢宝荣的自我追求。


▲墙报上的植物摄影:左图,薏米的雄花和雌花在夕阳下授粉;右图,夕阳下的水稻/图源:卢宝荣


接受采访时,卢宝荣连讲了四个多小时,毫无倦容。他坐着谈,走着谈,吃饭时也谈,谈到兴起,就兴致勃勃地从电脑或者书柜中翻找资料。他像是有一个百宝袋,装着数不清的奇妙经历和有趣想法,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掏出来给学生,直到把口袋翻个底朝天。


他的博士生原野说,“卢老师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事儿’,他非常急切地把它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投入到这个事业中去。”


肖邦和天空


李雨珊是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大一时,她加入希德书院“启明星计划”,在卢宝荣的指导下做课题。她对卢宝荣的第一印象来自他给同学们发的一封邮件,邮件的语气“热情洋溢,很有亲和力”,见了面才知道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卢爷爷”。


但在李雨珊眼中,卢宝荣总是精神焕发,心态很年轻。他没什么架子,跟他一起去食堂吃饭,会发现打扫卫生的阿姨、食堂阿姨,他都认识。出差回来,他会给实验室的学生带回伴手礼。学生们工作的时候,他会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给大家记录工作照。


▲卢宝荣正在讲演/图源:网络


更多学生认识卢宝荣,是因为《艺术、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这门课。这门课上课前总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卢宝荣会请同学播放并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歌曲由同学们自主选择,但他要求同学介绍作曲家和音乐背景,且“每课一曲”最好是纯音乐。


他希望舒缓的音乐能为早八迟到的同学缓解焦虑,也让困意未消的同学更快进入状态。


在学生推荐的曲目中,他很喜欢的一首是肖邦的第十号降A大调夜曲。采访时,他马上在电脑文件夹里找到这首音乐,邀请记者一起聆听。在舒缓悠扬的小提琴声中,他娓娓道来,“这本来是一首钢琴曲,改编成了小提琴曲,是韩国的小提琴手和波兰的钢琴家合奏的”,“改编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不光能把忧伤和悲壮直接描绘出来,而且能让这首音乐直击人心。”


卢宝荣喜欢充满情感的音乐,热爱柴可夫斯基、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谈起心爱的古典音乐时,他眉飞色舞:“德彪西的月光曲飘逸深沉,贝多芬的月光曲充满爱……”。


他的摄影作品,一如他的音乐喜好,细腻、情感丰沛。几年来,光是有关复旦江湾校区的相片,就不下十组。这些照片里,有倒映在波光里的夕阳与楼宇,某片落在草丛里的银杏叶,有云朵的舒卷,花果的孕育,四季的更迭。


天空是他取之不尽的题材。18年夏天,台风过境后,他连拍了几天江湾天空中“乱云飞渡”的壮丽景象,兴致勃勃地跟踪了江湾的云层从中午到日落的形状和颜色变化。他感叹,“复旦江湾校区的天,永远透着神奇魅力”。


▲卢宝荣在朋友圈分享的江湾天空“九宫格” /图源:卢宝荣


卢宝荣的办公室里,书籍将一墙高的书柜塞得满满当当,许多书放不下,溢到外头,很多都是他为了备课读的。在准备《艺术、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这门课程时,他读了不下百本相关的书籍。


办公室里最为瞩目的,还是妆点墙面的三幅画作。它们都是卢宝荣自己画的,原作因为参展获奖而被展方收藏,他惋惜不已,又凭着记忆重新画了一遍。他计划利用退休之后的空闲,继续钻研绘画,打磨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办公室墙面的画作/图源:卢宝荣


“卢老师可能比大部分年轻人对生活更有热情”,李雨珊感叹。


有人调侃,卢宝荣是一个被科学“耽误”的艺术家。在他的生命里,“艺术”与“科学”从来不是分离的,它们始终交融在一起。


转折


卢宝荣读小学三年级时,因“停课闹革命”没有课上,无奈辍学的他就在家里画画,“别的不让画,就画毛主席像、画工农兵”。


初高中,卢宝荣都是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到处演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他至今熟记所有样板戏的名字。“一共八部样板戏,反反复复演,可见那个时候的文化是多么贫乏。”他在追忆中感慨,“初高中的时候,由于参加演戏耽误了不少学习的时间。”


高中毕业,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高考又早已取消,为了生存,卢宝荣就去做临时工,画广告、熬沥青、挖水沟、修仓库……几乎什么苦活累活都干。做了两三年临时工后,他觉得不能再一直这样下去。这时,西昌县文工团老师推荐他考文工团。文工团演员在当时是一份正式工作,占据劳动局的一个指标,工作证上写的是“艺术级”。卢宝荣去报考,一考就考上了。


其实,高中时,他主动放弃了一次类似的工作机会。当时四川省歌舞团招人,卢宝荣坚决不去,觉得“自己真喜欢的还是科学”。


1977年10月21日,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关闭了十余年的大学之门豁然敞开。通过广播获知这一消息的卢宝荣非常兴奋。


那年他20岁,高中毕业已经3年。


这个有志于科学的少年舞蹈演员,终于等来了命运馈赠他们那一代人的机会。他立即开始备考。还在文工团工作的他,怕不好向单位交代,就偷偷准备。


从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到正式开考,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经过紧张的“临阵磨枪”,大家“匆匆上阵”。这是唯一一场冬天的高考。570万名年龄不同、身份各异的青年走进考场,最终仅录取27.3万人。这些考生跨越了十三届,年龄从十几岁到三十岁不等,来自农村、部队、工厂……


最终,和他一起考试的四个伙伴中,只有卢宝荣一人过了分数线。他收到了“西昌五七农业大学”(现为西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当时的卢宝荣是失望的。在他看来,“农业就是挖地,没有科学”,而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何况还有文工团的工作在身。他决定放弃这次机会,明年再考,“第一次能够考上,第二次肯定也能考上”。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卢宝荣还是没去学校报道。学校老师听闻卢宝荣会画画,而擅长绘画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是农学亟需的,就亲自来给他“做思想工作”。


老师安慰他,“无论上什么大学,出来之后工资是一样的,不管学什么,肯定都有科学”,又告诉他国家政策可能会变化,“今年不去的话,可能明年就没资格参加高考了”。


听了老师的鼓励,卢宝荣“硬着头皮”去学校里看一看。傍晚,他坐车去了学校。一进学校,卢宝荣就被校园的学习氛围深深感动,种种顾虑消失得无影无踪。第二天,他就毫不犹豫地报名进入了大学。


科学美感


少年舞蹈演员“投奔”科学之后,艺术与科学在他的生命里其实没有真正分道扬镳。他仍然把艺术作为终身的习惯。在科研生涯中,艺术提供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曾无数次帮他敲开机遇的大门。


大学里,卢宝荣同时担任学生会文艺宣传部和学习部部长,既负责设计墙报,也组织学习和文艺活动。白天忙于活动,晚上拼命复习。那一届学生的底子普遍不牢,卢宝荣的化学却能拿到满分。系里的书记曾公开表扬他,把他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卢宝荣印象最深的还是植物学课程。有一次上课,老师突然说,“卢宝荣,上来把根茎的结构帮我们画一画”。自那以后,卢宝荣成了植物学的“助教”,经常帮老师绘图。


植物科学绘画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画工好,还需要足够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后来,由于知悉卢宝荣在这方面的一技之长,中科院柑橘研究所的副所长访问学校,特意向学校借调当时还在念大学的卢宝荣去研究所工作三个月,绘制柑橘图,这曾让卢宝荣备受鼓舞。


▲卢宝荣在中科院柑橘研究所任职期间绘制的柑橘图/图源:卢宝荣


也正是从植物学课程开始,卢宝荣发现“植物学还挺有意思”,根、茎、叶、花、果实……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有它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多学问可以研究,“但还只是一般兴趣”。真正确定对植物学的兴趣,源于一次野外考察的经历。


大一春假,植物学老师刘鸣岗向他抛来橄榄枝,邀请卢宝荣作为助手,跟随他去野外考察。刘鸣岗曾被打成右派,耽误了不少光阴,后来负责编写四川省植物志中的落葵科、木犀科与浮萍科,需要采标本、做记录,更需要一位绘图能手。于是这个假期,卢宝荣扛着标本夹,穿着胶鞋,跟着老师翻山越岭,前往偏僻的山区采集植物标本。


卢宝荣记得,在发现疑似新物种的植物时,五十几岁的老师激动得把手中的东西统统扔掉,兴奋地跑过去查看。老师对于科学的热情深深感染着卢宝荣。据《中国水生杂草》载,我国首次采集到浮萍科品藻物种花果的正是刘鸣岗,而卢宝荣首次将品藻的花果绘制出来。


▲卢宝荣的部分植物绘画作品/图源:卢宝荣


冒险


大学毕业后,卢宝荣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在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奠基人颜济教授手下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进行植物学相关研究。


因为英语好,老师安排他接待前来考察的瑞典大麦研究专家冯·波兹曼教授。教授和卢宝荣聊得愉快,便邀请他去瑞典读博士。卢宝荣犹豫,说自己没有经费。波兹曼教授就给他推荐了瑞典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让他去申请。以前为了考察,卢宝荣跑遍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包括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云南、甘肃、东三省等等。得益于丰富的野外经验,他顺利获得了这笔奖学金,前往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开始长达六年的博士求学生涯。


读博期间,有一次卢宝荣去塔吉克斯坦采集样本。那时苏联跟阿富汗仍在打仗,采集点附近许多地方是禁区,一不小心,子弹就擦着耳边飞过。他在山上看到一种野生披碱草属植物,是小麦改良的重要的基因资源。为了采集材料,他完全忘记了山路的险要,一步步向上爬。采够了,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处在一片断崖上,上不去也下不来,碰落了一块石头,滚了很久才掉到底。而且他还没带通讯设备。


后来,是当地人从山顶放了绳子下来,让卢宝荣系在腰上,才将他拽了上去。那时,卢宝荣就发了一个狠誓:以后坚决不再冒险。


可是第二天,他就把昨天的惊险忘了个干净,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为了采集珍贵的研究材料,再一次把自己困在了山崖上。这回,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他只能自救。所幸,他抓着山上的灌木和草半蹲半坐着往下滑,有惊无险地到了谷底。


往后,卢宝荣在科研路上越走越远。他于199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做博士后;1994年获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副教授职位,同年被招聘为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种质资源专家,分管全球野生稻保护与研究;1996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师者


2000年,卢宝荣回国加盟复旦大学,那时他四十多岁,正值壮年。


除了从事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他将大量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中,备课、授课、指导学生进行科研。


墨绿色是卢宝荣教学课件的经典背景色,这是他细心斟酌过的,“不能太亮,会伤到学生的眼睛,也不能太暗,学生会犯困。”


在复旦教书二十载有余,卢宝荣开过三门全新的课程:《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生物安全导论》、《艺术、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这些课程随着一年又一年对学生需求的观察逐步完善。


刚来复旦任教时,卢宝荣发现,一些学生到了博士阶段,仍然难以将研究成果总结成文,无法按时毕业,于是他开设了《科学论文写作方法》这门课。后来他慢慢发现,论文写不好更多是实验方法设计上出了问题,于是就将这门课程扩充为《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几年后,根据学生需求,又增加了“学术论文发表”的模块。2013年,这门课被评选为“上海市高校示范性全英文课程”。


2019年,学校聘任卢宝荣为希德书院院长。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各种各样和学生相关的书院活动中,他给同学们开摄影讲座,讲解摄影技巧,也办读书活动,组织外出考察……


原野回忆道,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时候,学生们交上来厚厚一沓材料。


▲正在进行科普演讲的卢宝荣/图源:网络


现在,卢宝荣正深耕于国家生物安全领域,也为生物安全教育的普及而四处奔走、撰写文章。《生物安全导论》是这几年开的新课,卢宝荣强调“要在国家发展的基础上开设课程,寻找一些新的生长点。”


卢宝荣计划,退休以后就专心做两件事,一件是钻研绘画等兴趣爱好,一件就是科普工作,他说,“科普是一件我能干到我干不动的事。”


从少年到青年、壮年、中年,他的角色几经转换,但热情始终一贯。现在回想起来,他自己也有些惊讶,“竟然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他并不感到累,仍然精气神十足,因为“都成了习惯”。


“卢老师总是风度翩翩,很有气质和修养,”原野告诉记者,“只是前几年,头发还没有现在这样白。”

【责任编辑:毕若旭】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新民晚报2021-06-07 10:07:50

古籍怎么救?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2021-06-06 10:46:21

2021年过半,网络电影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5 22:54:46

跟着美食作家,去世界各地逛吃

澎湃新闻2021-06-07 10:07:37

赵粤:怀揣责任之心,让我们勇敢前行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1 12:55:41

薛明:愿你生活常温暖,日子温柔又闪亮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8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