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奋蹄春到来——青海谱写高原体育强省新华章
新华社西宁2月13日电(记者李琳海)青海省位于地球第三极,高海拔、缺氧、低温等自然环境赋予了青海特殊的禀赋。长期以来,青海体育打活特色牌,突出赛事难度大、挑战性强、观赏性好的特点,做好高原体育文章。依托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提升赛事影响力和传播力。
环青海湖超级马拉松在青海湖151景区开赛。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目前,青海明确了建设高原体育强省的“时间表”“路线图”。展望“十四五”,2021年高原体育人将行稳致远,以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谱写新华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全民健身”大文章
每天清晨,藏族阿妈卓玛措都会如约和舞伴们一起去西宁中心广场跳“锅庄舞”,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他们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市民加入。
“这几年西宁变化太大了,除了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健身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像健身广场、城市绿道、体育公园都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卓玛措说。
西宁市体育局局长韩斌说,西宁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资金,重点在强基础 补短板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体育设施服务水平。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村民在村里休闲健身(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我们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用好街边绿地和城市拆迁改造的‘金角银边’,初步实现了把健身点搬到群众家门口的目标。”韩斌说。
如今在青海,无论是“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还是三江源漂流,无论是射箭、赛马还是冰壶、冰球等运动,体育正让高原民众生活更加美好。
“十三五”期间,青海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2.49亿元,支持建成22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累计建成社会足球场地361块,实施行政村农牧民健身民生实事工程3660套,行政村、寺院、城市社区布设各类全民健身设施8500余处。
深化体育改革,持续优化发展布局
作为一项延续了19年的品牌赛事,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稳健起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历练成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成熟发展。
2019年7月26日,第十八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环湖赛以往政府办赛的运营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赛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只有主动求变,才能实现创新突破和可持续发展,让这张“金名片”持续发出耀眼之光。
青海多巴国家训练基地主任、青海省体育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汪宪忠说,目前,青海省体育局专门成立“环湖赛市场化改革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环湖赛创新提升的报告》《环湖赛市场化改革方案》,以下属全资企业为载体,明确了公司为环湖赛运营市场主体,实现了从政府包办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办赛新机制转换。
研究制定了《青海体育赛事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家与环湖赛业务关联度高的民营企业将在资本合作、赛事运营、产业完善等方面实现业务协同。
第十八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结束最后一个赛段——宁夏银川绕圈赛的角逐。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此外,青海省相继出台《青海省优秀运动员及其教练员奖励实施细则》《青海省优秀运动员聘用管理办法》《青海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办法》,夯实了保障全省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制约青海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难题,从源头上激发了竞技体育发展的蓬勃活力。
融入国家战略,扩大体育“朋友圈”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近年来,青海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每年举办重大全国性、国际性体育赛事100多项。环湖赛晋级世界职业系列赛,国际冰壶精英赛晋级系列积分赛,国际品牌赛事成为青海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黄河抢渡赛。
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尕藏才让说,2021年青海将整合资源优势,出台《黄河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开发依托生态自然资源的登山、探险、露营、徒步和越野等高原户外运动赛事活动,积极打造体现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品牌赛事,推进全国体育生态旅游深入融合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位于黄河之畔,有着“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贵德利用黄河资源做好体育文章,先后举办了抢渡黄河赛、国家地质公园自行车速降赛等,开启了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四川南充选手杜平。
“贵德真的太美了,在黄河的臂弯里游泳,在健身的同时,能感受到祖国大江大河的壮美。”2020年底,参加完贵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邀请赛的四川南充选手杜平说。
尕藏才让说,今后,青海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组织承办好中俄冰壶对抗系列赛青海站比赛,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体育“朋友圈”。创新谋划,打造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和线路,拉动体育旅游消费,为经济发展贡献体育力量。
图片:李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