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青记者话小康

发布时间:2020-08-15 15:3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青年说工作室

 

一个村庄的变化,

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绿色轨迹,

“抬头有蓝天,开门见青山”

的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

    图片说明: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了著名的“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篆刻在余村小溪边的石碑上,也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中。

    图片说明:如今,余村成为人们打卡拍照的好去处。几天前,一位微博网友拍下“两山”景区冒出的“彩色水稻”,夏风吹过,稻谷飘香。

    8月15日,“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中国青年说·小康夜话》栏目推出第2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青报记者和你聊聊山水田园间的诗和远方。

    中青报国内时事部记者韩飏:在江苏采访时,总能听到歌曲《太湖美》。漫步太湖边,切身感受到歌词中描写的场景:“水边芦苇清,水底鱼虾肥”。前些年,蓝藻危机给太湖敲响环保警钟,经过治理,水清了,环境好了,游人如织,太湖的大闸蟹名气更大了。每年8月中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客商都会抢着订货。然而,我的一个担心是,绿水青山多了,市民、游客扎堆儿“打卡”,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反作用?在短时内把绿水青山变现,不是长久之道,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中青报经济部记者张均斌:不久前,我来到“两山论”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他们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2005年以后,依靠挖矿、建石灰窑和水泥厂谋生的村民,复垦土地,整治生态,有村民和我讲,他们把以前从矿山上得到的利益,全部“还”给了大自然。今天,这样的方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应该探索如何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和谐,既能让人们欣赏到草肥水美的环境,生活水平也有保障。绿水青山不是“造景点”,应当发展为一条产业,和绿色GDP联系起来,可能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中青报经济部记者宁迪:曾有村子认为,一旦放弃老旧产业,就意味着放弃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甚至会引发失业潮,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之前我在内蒙古采访时,写过一篇报道《露天煤矿复垦:给“鸡爪子”矿山披绿衣》。当地边采矿边复垦,植被覆盖度比过去提高2~3倍,沟壑纵横的矿区里渐渐冒出了平地,一些复垦的地方鲜花遍地、作物茂盛、牛羊成群。人们不仅没有失业,不开采煤矿的时候,还可以在矿山里养牛,在大棚里种植,找到了新岗位,走产业化道路带动绿色经济。开展生态保护,需要聪明的治理方式。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黄勇:为了保护生态,不要做超越现实的事儿。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驻河北记者采写了报道《河北曲阳多所乡村小学至今未供暖》,当地学校为了“煤改电”改造,结果电不够,不少孩子挨了冻。环境治理和经济开发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像“既要防控疫情,也要复工复产”一样,把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整体来看,我们生态环境的美化还在“路上”,需要供给出更多让人怦然心动的绿水青山,给予人们“美丽的麻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中国已经确定时间表:

确保到2035年,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

建成美丽中国。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

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期待草肥水美、莺歌燕舞。

 

小康的故事仍在继续,

我们的报道继续跟随。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李想 流程编辑:李想】
相关文章
图片阅读更多>>
推荐
我看见
  • 山东日照:暴雨来袭,消防紧急营救527人
    8月14日,山东省日照市遭强降雨突袭,其中岚山区降水量达到442毫米,造成众多村庄遭遇洪涝灾害,大量房屋、道路被淹,有数十人和家畜被困。接到报警后,日照市岚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指战员紧急出动赶赴现场。 在中楼村、山庄村、大陈家军子村等众多村庄,由于地势较低,导致大量居民房屋被淹,积水最深处达1.5米,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消防车辆无法继续前行。参与施救的消防指战员立即分成多个救援小组,冒雨驾驶橡皮艇、携带消防担架、救生衣等救援装备,徒步涉水挨家挨户前往被困群众家中进行施救。成功救出79人,疏散448人。(文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 拍摄:潘磊 ;制作:田博)
  • 14载坚持!陕师大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再“开笔”
    8月13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一年一度的毛笔手写新生录取通知书再度“开笔”。这一活动从2007年开始,已坚守14年,被三百万网友誉为 “最好的开学第一课”,“史上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老教授们翰墨传情,一撇一捺间,给予4500余名新生最真挚的祝福。开笔仪式上,陕师大现场发出了第一份录取通知书,新生代表王宋源收到珍贵的“礼物”后表示:"非常荣幸,会将它一直珍藏。"
  • 疫情挑战面前,中国-东盟青年携手合作
    “中国-东盟青年创新行动分享会”通过视频连线举办,近百名青年代表相会“云端”,同声高唱《茉莉花》。
1/3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