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微信矩阵-- >> 青团子
APP下载

如果没有学分,你还会去听大学里的讲座吗?

发布时间:2017-11-18 23:03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浪微博、学术中国编辑 作者:王加敏、曲慧

    本文系青团子整合 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学生活里除了专业课之外有一样东西是大家都避不掉的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讲座今天团子君就想和小伙伴们聊聊关于大学讲座的那些事儿

    那么多的讲座却很少人去听

    大学里的讲座还是十分之多的,今天来个心理健康讲座,明天弄个职业生涯规划,宣传海报占满了海报亭,但是真正去听这些讲座的大学生却是少之又少,讲师面对着空旷的台下,死撑着也要讲完。学校举办讲座的目的就是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大学生提供课堂以外学习知识、技能的平台,但是为什么出于好意举办的讲座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呢?

    @laruiginai 要不就是商家宣讲会进行宣传的,要不就是心灵鸡汤类的,动不动就请一些人生导师来教育我们,好像听了这些讲座,人生就真的能变得多美好。

    @花花很多讲座学术性太强了,听不懂,听不下去,感觉对生活学习好像没什么用。

    @蓝身边有意思的事太多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枯燥乏味的讲座上,学东西我上网自己也可以学。

    @笑笑哈哈很多讲座的时间安排都和我们的上课时间冲突,首先不论对这些讲座没什么兴趣,有兴趣也没时间啊。

    很多人不愿意去讲座的首要原因,还是因为讲座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举办的讲座大部分为商业型、学术型、鸡汤型等,以学术型为主,需要具备一定得专业学术基础知识,否则基本听不懂,此外,学术型讲座大多枯燥乏味,除非真正感兴趣,要不然很难认真听下去。由于网络的发展,很多人在网上就可以学到自己想学习的知识,没必要去听讲座,讲座的功能有所下降,重要性降低。还有些时候,讲座的时间安排不恰当,与专业课程时间冲突,相较之下,大家还是会选择听课而放弃讲座。

    “我是被强制去听讲座的” “我是强制别人去听讲座的”

    由于自愿去听讲座的人很少,有的讲座组织者担心讲座的参加人数太少,丢了主讲人的脸面,为了避免讲座无人的尴尬局面,会强制学生去听讲座,要不就是以“点名”“学分”威逼,要不就是用“志愿时间”利诱。

    说到这个,无论是被强制听讲座的同学,还是强制别人去听讲座的学生干部或者辅导员,都一肚子怨气。

    公众号@榨菜大叔 里写到的这个真实案例,我觉得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的身上。

    真的很心疼这些时间被无趣的讲座耗费,兴趣被无趣的讲座榨干的同学们啊!然而作为经常需要给赞助商凑人头听讲座的辅导员和班委们,说起拉人听讲座这件事也是血泪满满!

    各种出国、考研、公考等教育机构将目光瞄准了大学校园这块肥肉之后,常常主动联系各级学生会或者学院辅导员,提出可以为近期的xx活动提供赞助,前提就是【要组织200个学生听一场讲座】,活动是要办的,钱是不得不用的,但是钱总是不够用的,总没有自己掏钱给学校办活动的道理吧?于是……

    被强制去参加讲座的现象挺常见的,迫于各种原因和压力,大多数学生都只能在学校强制性措施中,一步步妥协。或许讲座本身没什么过错,而强制性的讲座参与,不仅让参与讲座失去原本的意义,同时也禁锢了作为参与者的大学生们的自主选择权。

    这些带着学分的讲座我又不能不去,那我只能带着手机去咯!(或许爱学习一点的还会带着专业书或者作业)

    听讲座时的你究竟在干什么?

    大学里讲座的模式太单一,主讲者在台上讲,学生作为受众坐在台下听,学生不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讲座的互动当中。讲座精彩还有人听,稍微枯燥乏味一点的,大多数人就开始玩手机、看书,做自己的事,很少会有人能认真地听完一场讲座。

    @我爱秋裤我就在想,大家明明知道讲座“你讲我听”的模式太无聊,却很少有组织者想过去创新,每次在都在底下听的昏昏欲睡。

    @买买买每次去听讲座,都会把手机的电充满,还要带上充电宝。

    @花开半亩很多时候,我不觉得我是去听讲座,我只是换了个稍微有点噪音的地方自习。

    @jiuenbgtg 别说了,大家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而已。

    讲座,就是你在台上讲,我在台下座位上听,但是如此单一的模式,学生的参与度很低,面对台上滔滔不绝的主讲人,很多感到无聊的人会选择做其他事情。大家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默认的观念,在讲座之前,就准备好手机、书刊、甚至是作业。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听讲座时随便刷一刷手机,时间就过去了,听讲座变成了换个地方玩手机。

    (讲师:糟糕,我有个口误!会不会被群嘲?会不会尬场?会不会被骂下台? emmmm我想多了……算了算了反正没人听,也没人注意到。心酸.jpg)

    那么多的讲座里也会有几场爆满

    可是,也不是所有的讲座都是大家一想起来就满满的排斥与厌恶的,就算讲微积分,这个讲座也是场场爆满,爬窗户进也不一定能抢到座位!

    电子科技大学的一组照片,被广为传播。

    一年一度的微积分讲座来了,照片中,整个教室都坐满了学生,就连走廊都有不少学生伸长脖子甚至爬窗台在听课。现场情景堪比演唱会。

    据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照片显示,该讲座名为“微积分疑难分析讲座(极限与连续)”,高建老师授课。

    据悉,由于微积分课程难度较大,加之授课老师风趣有活力,因此有数百名学生被吸引到此听课。

    除了电子科技大学,在浙江大学有位老师的课也是相当“抢手”!

    浙大教授苏德矿,学生叫他“矿哥”,后改口“矿爷”,他开玩笑说,“再过几年就变成矿渣了。”

    60岁“出道”玩转新媒体,今年2月份起网络直播微积分课,总观看达140万,点赞200万。

    这又是别人家的学校,别人家的老师!(然而很少有同学去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变成别人家的学生)

    以上这类的例子毕竟还是少数,据团子君了解,比较受同学们欢迎的讲座类型大部分是:主讲人是著名的红人讲座,应用型较强的讲座,讲座内容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讲座…… 名人主讲的讲座容易爆满,除了由于他们本身在带的名人效应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讲座的质量更高、更有深意,一场两个小时的讲座下来,会收获很多。当今,大学生功利化现象还是挺严重的,对自身没有利益的事很少会做。所以,实用型的讲座相较于学术型的讲座就会比较受欢迎,他们都希望从讲座里立马获得一些实用的而非理论性的东西。

    @worry 如果有某个领域中知名的人物来给我们做讲座,很早就有人去占座,开讲时教室里挤满了人,场面很是壮观。

    @乌拉乌拉名人本身就是名片,他们来做讲座,就算听不懂也要去沾沾光,见识一下,哈哈哈哈。

    @来我碗里啊相比于那些学术性理论性很强的讲座,我更愿意去那些实用性很强的,至少几个小时听下来你还能学点实用的东西。

    @let it go 现在大家都挺功利的,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的讲座谁也不高兴去。

    讲座资源分配不均衡

    但是,名人毕竟是少数资源,一流高校很容易就可以请到各个学科领域内的名人和著名学者,优秀的讲座多如牛毛,讲座出现冲突很正常。然而,三四流的高校,优秀的讲座资源甚是稀少,大多是那些没什么价值的商业性讲座和枯燥的学术性讲座。这样的矛盾一直存在。

    @猪猪猪猪每次看见985高校的同学又发那个著名的XXX到他们学校讲座啦,都会很羡慕,再看一下自己学校的讲座,气愤!

    @大肥鱼我们学校好不容易才能找个名人给我们做讲座,最后连挤都挤不进去。

    @据说最近有桃花不同学校资源肯定不同啊,一流大学人家不仅讲座资源比其他大学好,其他各方面的资源也都不知道好多少倍。

    @王者你等我资源分配不公谁都知道,谁来解决呢?

    高校里讲座资源严重的分配不均。有一位人大代表杨卫曾说,“我们浙江大学的科研经费,去年超过30亿,在亚洲排在第四位,在美国也可以排到三十几位。如今,香港所有大学的科研经费,加起来还不如浙大多。”而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省属院校一年的科研经费与30亿巨额数字相差甚远,可望而不可及。

    大学里的讲座是传播思想、交流分享的重要形式。讲座本身的意义在于,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个渠道,去了解专业课程以外的但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大学里的讲座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去解决,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改善。希望有一天,大家都可以在大学里有足够多的选择,去听自己想听的讲座,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关于大学里的讲座小伙伴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呢?欢迎留言和团子君讨论

【责任编辑:江苏记者站】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