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汕头地标性建筑:未来最高或突破200米

发布时间:2017-09-07 10:53 来源:金羊网 作者:赵映光

  汕头未来的建筑平均高度限制都在200米内,但允许部分标志性建筑高于200米

  金羊网讯记者赵映光、通讯员汕宣摄影报道: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几乎成了一种标配。但漫步在汕头中心城区,许多人都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国家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的城市,竟然连一座“城市模样的高楼”都没有。原来,汕头市中心城区处于机场净空控制范围内,建筑群的建设高度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除个别报建建筑高度达到150米外,大部分建筑高度都处于100米之下。

  不过,随着城市发展重心逐步向滨海地区转移,汕头市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上提出了要“加强城市天际线规划控制,提升‘一湾两岸’ 岸线景观”的要求。汕头市城乡规划局据此委托专业部门编制了《汕头“一湾两岸”城市天际线规划控制研究(草案)》(下称“规划”),并于本月2日向社会公示,广大市民和各界人士可在22日前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上述规划来看,汕头未来的建筑平均高度限制都在200米内,但对于珠港新城、新津河启动段,将允许部分标志性建筑高于200米。

  现状

  滨海天际线整体平缓

  汕头市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拥湾面海”滨海城市,其中心城区内、外海湾的滨海地区,海岸线总长度为98公里,滨海天际线的水平长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这对于展示城市整体面貌和促进滨海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规划中也提及,“汕头滨海天际线建筑高度主要集中在50-150米之间,整体较为平缓,缺乏标志性、韵律和节奏变化”。

  确实如此,汕头中心城区的发展呈现出“一路向东”、逐步向滨海地区转移的态势,滨海空间的建筑高度竞争越来越激烈,滨海天际线也出现“整体高度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同处汕头湾区北岸,西部的小公园开埠区段9-33米的建筑高度与东部正在建设中报建建筑高度集中在80-150米的珠港新城段与东海岸新城段便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因此,上述规划将研究范围锁定在了汕头市中心城区内、外海湾的滨海地区,具体来说包括北岸海滨路、南岸南滨新城、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以及小公园片区等,旨在通过研究,寻求合理、适宜、科学的滨海地区城市空间开发,配合新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及实施工作,将汕头打造成一个精致的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

  规划

  东部地标可超200米

  记者翻阅上述规划发现,该规划将汕头湾分为了北岸与南岸分别进行针对性规划。

  其中,北岸小公园开埠区作为汕头市最具历史价值的片区,应采取整体保护原则,让其在城市天际线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规划建议保留历史城区现状建筑,控制老城区整体高度保持在33米以内,并保留老城内高于33米的标志性建筑。

  时代广场段将重点控制3个开放广场作为最低点,拔高最高点建筑高度,增大整体天际线曲折度,丰富层次。考虑在汕头市政府大楼至汕头市委大楼之间的地段于滨海二线将建筑高度增高到200米,塑造时代广场段的第一个视觉中心。

  而继续往东的珠港新城和东海岸新城段,在降低最低点建筑高度同时将拔高最高点建筑高度,增大整体天际线曲折度,丰富层次。高度控制将以控规为主,中心区域控制在100-200米,标志性建筑允许突破200米。新溪片区至塔岗围片区限高仅为150米。

  相对于北岸由城市建筑构成的天际线,汕头湾南岸未来规划应在不突破原本高度控制下进行,不破坏现状天际线。

  其中,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段的自然山体是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背景层次,在整体天际线形态中是关键一环,应重点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高度控制原则以控规为主,控制重要建筑高度在100-200米;而礐石风景名胜区段同样是保持自然天际线不动;同时,规划中也提到,可保留现状港口的工业标志性构筑物,体现汕头城市发展的工业特征。

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菀】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