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生命的厚度与长度——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

发布时间:2017-06-08 17:03 来源:光明网 

  作为基层干部,廖俊波为什么能赢得各方信任?

  干实事儿,接地气儿

  1998年6月,南平市遭遇“6.22”特大洪灾,邵武市拿口镇损失惨重,灾后重建任务重,镇长岗位空缺。

  为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综合分析廖俊波的德才表现,1998年11月,廖俊波提任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面对500多户受灾群众,廖俊波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走访。他说,不到现场,你就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生命的厚度与长度——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

  2014年2月1日廖俊波到松源村走访慰问干部群众(李福兴 摄)

生命的厚度与长度——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

  2014年4月18日,廖俊波在铁山东涧村调研,与村民座谈,给老人递上茶水 (徐庭盛 摄)

  深入了解情况后,廖俊波得出结论:要想实现春节前全部搬进新房的目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砖块的供应问题,一个是困难户的安置资金筹措问题。

  “他下基层走访,从来不是简单地走一走,每次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廖俊波当时就提出通过铁路从福州调砖进来。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市场,也给灾民树立了信心。同时他还针对不同程度的困难户提出党员一对一帮扶机制。”廖俊波在拿口工作期间的老领导熊贻荣介绍说,“两个多月的调查走访期间,他没有回过一趟市里,人变得又黑又瘦,苍老了许多。我一直说,他是用他的辛苦指数,换百姓的幸福指数。”

  1999年,灾后重建工作刚告一段落,就又有新的棘手问题出现——修建拿朱公路。

  拿口镇原本是由拿口和朱坊两个公社合并而来。合并后,朱坊公社成了朱方村,人口约1.3万,差不多占拿口镇人口的一半,但却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从村里到镇里有十几公里远,却只有泥巴路,交通非常不便,村里的水果、毛竹等特产都运不出来。

  要想富,先修路。廖俊波深知其中的道理。

  建拿朱公路,当时有两种方案,修水泥路要600多万元,修柏油路只要400万左右。而当时镇里一年财政收入才百把万元。出于使用年限等长远考虑,为避免重复投资,廖俊波坚持一步到位,修水泥路。

  奔波一年多,廖俊波向上争取到了一半的道路硬化资金,然后通过动员社会能人捐款、干部老师自愿捐一个月工资等方式筹到了另一半资金。

  廖俊波说,花了这么大力气才筹到这么多钱,一定要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在当时,就很有远见地选派了三组人员去监督道路施工。首先要求交通部门指派强有力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其次是镇建站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踪监管,最后廖俊波还提出,在每个村选出两名有威望的村民代表,到了哪个村的施工路段,就让该村村民代表一起参与施工管理。

  拿朱公路从2001年底通车至今,近16年的时间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

  行走在拿朱公路上,随机采访了路上的行人,发现有些居民并不知道这条路的来历,但他们说:“这是当官的为老百姓办的实事,是好事,这条路很方便。”

  跟廖俊波搭班子共事的人都说,不管工作再忙,他还是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花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学习。他在工作的每个阶段都是有准备的,都会认真“备课”。

  作为领导,廖俊波对国家政策的研究非常深,也非常细。

  据财政厅和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廖俊波在拿口镇任职期间,不管是财政部门还是发改部门,只要是跟农村有关的项目,廖俊波几乎全部申请过,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廖俊波从镇外导入的资金有两千多万。

  廖俊波曾说:“项目不但要申请,最重要还得把项目做好,如果你拿了项目不好好做,就没有领导敢再给你批项目了,这是相互支持的。”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孙惠贤】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
热图
青秀H5
1/3
新闻排行榜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