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王天成:铁路上的十年摄影时光

发布时间:2017-06-05 04:3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浙江大学 吉星宇一

  “我拍过最好的东西就是火车。”王天成说。

  王天成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013级学生,他有10年摄影经历,并且孤身在包括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在内的10余个国家旅行摄影。他是浙江大学摄影协会联合创始人之一,他拍过风光、人文、旅行等各类作品,不过他最得意的一类作品当属铁路摄影。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在火车上。3岁的时候父母带着我坐从讷河到大庆的火车,那是22型的硬卧老列车。清晨,灯光昏暗,我看见硬卧车厢里边的颜色特别黄,内饰特别旧,过道刷的都是绿漆。”王天成描述出印象深刻的回忆。再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却是在十几年后,在从甘肃白银始发的一辆蒸汽机牵引的老火车上,“感觉很神奇,好像时光在某些地方停下来了。在高铁和动车快速发展大力普及的时代,没想到几十年前的老列车仍然保存在其他地方而且从没改变过。”

  王天成从小就喜欢火车,时不时缠着父亲带他去火车站看火车。小学五年级,他在一个铁路爱好者论坛上认识了比他大5岁的王嵬,一个小学生和一个高中生因火车而被联结在了一起。他们俩从最初相互交换火车的相关情报到后来王天成跟着王嵬实地拍火车,不知不觉,在这过程中王嵬成为王天成的良师益友。“从看火车到拍火车之间经历过很多时间节点,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从来没想过要刻意去做。”王天成说。

  2009年王天成跟着王嵬去陇海铁路的宝鸡到天水一段取景。那时正值夏季,天气变化莫测,一会酷暑当头一会又大雨倾盆,不论天气如何恶劣,王嵬坚持爬上山去拍火车。王天成虽不理解王嵬的做法,但他仍然咬牙坚持跟上王嵬的步伐。渐渐地,他学会了如何去拍火车、怎样分析山的走向和光线……

  王天成的拍摄旅途没有一帆风顺,“拍摄过程中受伤很正常,摔伤、冻伤、跌打损伤,等等。基本上每次出去都会报废衣服裤子和鞋。”他说。去年夏天,他和同伴到蒙古国拍摄火车夜景——在荒无人烟的山里露营不是一件安全的事,尽管他们选择在铁轨附近扎帐篷,但他们仍然得时刻提防着狼的出没。所幸他们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没发生任何意外。

  尽管危险重重,王天成却乐此不疲。在大兴安岭的雪地里,他曾和同伴租车追拍火车,不凑巧的是这辆运行速度慢的火车每天只往返一趟,他们不得不提前选好位置在零下30摄氏度的雪地里等着火车慢慢开过来,“我们让司机停靠在离铁路最近的公路旁,下车后再徒步爬上山等着,火车来了就拍,拍完赶紧回到车里追着拍。”不是所有的火车都有能等到慢慢驶来的时刻。2014年年末,在他得知南疆铁路老线即将在第二年1月停用的消息后,王天成用4天时间去新疆重拍了一次他熟悉的地方。尽管临近考试周,他也毅然决然地完成了这次抢救性拍摄。

  虽说王天成无力改变历史进程,但他正努力使铁路文化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从而被保存下来,因为那是即将停用的老火车所体现的真正意义。他想要人们知道留下来的铁路文化,也想挖掘背后的故事,然后让这些历史的东西重新与现在产生关联。

  “在云南滇越铁路线上,我曾听一个铁路职工讲述过去的生活。”王天成分享了其中一个他挖掘到的背后的故事,“滇越铁路100年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锋,你能在云南的一个叫碧色寨的市集上买到世界各国的东西,连昆明也不如那儿繁华。这归功于铁路——各地的货物在那儿集中然后再运走;后来交通工具越来越现代化,铁路意义就没那么大了。现在碧色寨火车站已经撤销了,只留下一个历史建筑,周围只剩下几户人家。铁路曾带来石家庄这样的省会城市,也使得像碧色寨一样繁华的地方衰败。”因此,他致力于让公众对铁路文化的价值有更多、更深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单纯地把火车视为一种交通工具、把铁路视为一条交通线路。在王天成看来火车承载了历史与情感,它也和人们经历过的时代紧密相连。

  王天成为铁路摄影所付出的努力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不过他的父母却不反对他的做法。“只要我的作品在报纸或是杂志上展出,我父母就会买来看,有时会买好几本。”因为父母的支持,王天成在铁路摄影这条路上走得更有底气。

  王天成说火车是他拍得最好的东西,是因为他觉得拍摄火车有意义、有价值。男孩最初对火车纯粹的喜爱经过10年时间的洗礼变成了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的转变王天成始料未及却也甘之如饴。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