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APP下载

6.5%左右有何考量?经济学家解读五大经济聚焦点

发布时间:2017-03-05 2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恩博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6.5%左右”有何考量?经济学家解读五大经济“聚焦点”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定下目标。

  中新社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采访四位与会经济学家,对报告中五大焦点议题进行解读。

  增速有何考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为6.5%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加大,其增速难比以往,实现6.5%左右增长非常不易,对于拉动全球经济亦是重要因素。

  尽管增速目标不再是一个区间,但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看来,这一目标依然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经济部门提供了空间,“6.5%左右是留有余地的,估计最后执行结果会有所提高。”

  李稻葵指出,中国经济不仅要速度,更关键是要打基础、立长远,因此追求发展效益更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资料图)。李南轩 摄

  就业有无压力?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就业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下限”。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目标,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这一目标比去年增加100万人。

  就业目标为何上调?李稻葵分析说,尽管今年中国整体劳动力总供给并未上升,劳动总量基本稳定,但其结构发生一定变化,“今年将近800万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结构性压力很大,因此适当提高了就业目标。”

  中国完成这一目标有无压力?李稻葵认为,近两年官方定下的1000万人新增就业目标均超额完成,去年更早在第三季度便突破千万大关,最终达到1314万。“这个大背景下(完成目标)有底气,适当提高是完全合理的。”

  实体能否振兴?

  去年以来,实体经济不振、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发展受阻,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难题。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亦对此着墨颇多,用专门篇幅阐述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报告提到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中国工匠等,也特别提到保险资金要流向实体经济。”李稻葵一一细数报告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并指出,官方提出未来资金政策倾向实体经济等,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实体经济和实干。

  产能过剩、转型困难是实体经济遇到的“拦路虎”。白重恩分析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中国会逐渐解决相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让经济结构更加符合全体民众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资料图)。中新社骆云飞 摄

  楼市怎么调控?

  房地产市场关乎民生,备受关注。对于楼市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等表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对此颇为赞同。他指出,本届政府从一开始就强调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市场,因此必须根据区域不同情况来制定政策。此次进一步明确“一城一策”,很好体现了房地产市场的客观规律。

  “房地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注意到,官方此前已表示将建立房地产市场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他认为,上述机制具体将从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和税收制度四方面着手,并在法制化环境下推进配套改革。

  风险如何防范?

  防风险是中国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有信心和底气、有能力和办法。”

  贾康亦认为,系统性风险是有办法避免的,中国官方对各方面风险都有应对思路。以资本外流为例,决策层近来给过去一段时间更倾向于海外投资的部分民营企业送出不少“定心丸”,通过强调产权保护等措施让其拥有更多方向感、安全感。

  在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中,中国如何少受外界风险侵扰?李扬认为,防风险的根基在于自身,“只要我们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例如汇率风险,李扬指出这是中国的金融、汇率制度问题,“只要把自己的机制搞好,把市场搞得更像市场,稳住人民币汇率就没问题。”(完)

【责任编辑:齐琪】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