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两岸 光阴的故事
千百年来沟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正在迎来新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今年,京杭大运河实现了百年以来首次运河全线水流贯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逐步推进,据报道,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于今年年底前面向游客免费开放。
得知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的消息,刘世昭曾想去北京通州的运河边看看。近几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身体原因,这位曾骑行大江南北的摄影师如今出门少了。他说:“有了水,城市才能活起来。”运河补水不仅便利了航运,还影响着沿岸的生活、工农业发展。如今的大运河,作为分段的微型旅游景观和城市的水系,仍然在各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981年,改革开放的种子正在中国大地上萌芽,摄影师刘世昭和同事骑着自行车,背着十几斤重的资料和相机,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骑行,用数千张底片记录了两岸的情况。
出发第一天,刘世昭在日记里写道:“……车出建国门一直沿大路往东行,路南就是通惠河。简直不得了!走了一路,越走越臭,河水被污染得成了黑色……附近的居民见到我们以为是搞环境保护的,都纷纷发出对污染的不满。”
30多年后,2016年,刘世昭再次带着相机沿大运河骑行。
这次,同样是出发第一天,在北京通州京杭大运河通惠河边,他看到了与35年前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河道宽阔、水面清澈,不再有“白色的泡和着棕色的花纹”。经过治理,通惠河不再作为城市排污河,污水通过管道经过高碑店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得到净化。河边建成了亲水的运河公园,市民在此休闲娱乐,与自然共处。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文化获得更多关注和保护,“申遗成功所刺激的大运河沿岸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沿岸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通惠河河口矗立的燃灯塔曾是古代通州地标,始建于北周时期,高13层,过往的漕船商舟远远就能凭塔认出北京。2016年重访此地的照片中,燃灯塔在新落成的重重高楼大厦的包围下,似乎不再有“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辨识度。通州此时正逐渐成长为北京市的城市副中心,“将来新的地标就会出现在大运河边”。
30多年里,大运河历史遗存也随时代而动:北运河流过的天津河西务镇,当年漕运工人补充体力的大油饼,如今根据食客的口味和消费能力变得花样百出;过去沿着运河的城市都有客运码头,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普及,长途客运船只逐渐难寻;在山东临清,“非遗”临清贡砖烧制曾在上世纪60年代低价小红砖的冲击下一度消失,许多古建维修无砖可用,1996年贡砖厂重建后产品远销各国,传承人的儿子也返乡参与,临清贡砖又复活了;在江苏常州的一处河段,“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已经改变,大运河在轻工业重镇的水泥丛林之中穿流而过,反映着当地经济发展之路的流变……“我只是拍下照片,最后让历史去说。”刘世昭说。
上世纪80年代,在刘世昭供职的对海外发行的《人民中国》杂志上,除了京杭大运河,还定期刊载过许多他拍摄的中国文化遗产。这些照片在外国读者来信中提及率居高不下,它们打开的,是一扇扇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大运河两岸的照片,通过各类文化交流和展览,去了许多连拍摄者自己也未踏足的地方。刘世昭说,当年拍摄的照片里,有的景观消失了,有的生活方式也在消失,这些影像为社会学者研究社会变迁提供了资料。
今年7月,首都博物馆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征集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等相关的文物展品。刘世昭向首博无偿捐赠了他自1981年以来拍摄的大运河老照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世定这样评价这些照片:“往回看,是比较30多年的变迁;向前看,则是记载新的变迁的起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 写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