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流浪动物和它们的“隐形守护者” | 观察

来源:青年人大2021年03月23日

清晨,薄雾未消,你走在上早课的路上,一个敏捷的小身影从你眼前一闪而过,晨光笼在它的毛发上,折射出一丝柔和的光亮。

午休时光,你拿着刚买的烤肠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总觉得背后有一道饥肠辘辘的目光一路尾随。

下楼扔垃圾时,或许你会碰到一两只小家伙,它们聚在一起,舔着一片残存着食物气息的包装袋……

它们与我们共生于一片天地,却无家可归。

人大校园里的流浪猫。(图片来源:人大流浪动物之家社团 吴佳蔚)

它们被叫做“流浪动物”,是数量多到让我们习以为常的存在。因此我们对它们的恻隐之心往往是一闪而过,就不复出现。

校园里的流浪动物们还能常被好心的学生们照料着,平日里不至于食不果腹,冬天还会有改造后的纸箱子能避寒。但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更多的它们,无地可依。它们中的许多都撑不过一个寒冬,在某个冬日的清晨,潮湿脏乱的墙角就多了一具尸骸。或是在它们最无助的时刻,为了一口食,被某个爱好虐待动物的“好心人”带走,在绝望和痛苦中,一命呜呼。

有人无所谓,流浪动物嘛,活该这个命。

但也有人在坚持,流浪动物的命也是命。

他们,就是自发组织收容流浪动物的志愿者们——一群为了生命与现实抗争,却往往不为人知的“隐形守护者”。

在现实堡垒中徘徊困顿

小魏姐收容流浪动物的院子并不大,但在空旷的荒地中格外显眼。

进入铁丝网门,大约只一眼,就可以把小院尽收眼底:正中间是一块空地,有花圃和水龙头,几只运动量大的大型犬在空地上放养;左侧是“办公室”,小房间里斜放着已经开口的布沙发,地上摆着锅和取暖的炉子,靠墙一排木板柜子,头顶晾着衣服;右侧是几个狗圈,几只小型犬在其中嬉戏。

再往里走,穿过又一道铁丝网门,狗一下子多了起来。狗圈分室内和户外两部分,既能保暖又有活动的空间,冬天小魏姐给它们加了一层褥子,几只格外顽皮的狗狗总是“拆家”,把被褥里的棉花撒了一地。另有一间小屋专门存放狗粮、罐头、被褥等物资,整箱整箱地码起一人多高。

小魏姐流浪动物基地。(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王檬)

这样的小院虽然略显简陋,却充满了生气,小魏姐收养的一百多只流浪狗就生活在这里。

清晨,小魏姐来到小院,开始和另外一位志愿者分工打扫。流浪狗狗们活泛起来,院子醒来了。一上午的时间,小魏姐扫地、续水,中午等小狗们午睡醒来就给它们喂饭,“圈养在一起的小型犬还好,外头的那几只必须吃两顿,拉布拉多和金毛都是出了名的饭桶,满满一盆拿过去,像吸尘器一样地吃,吃完还要盯着其他狗的,要往前凑。”虽然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但小魏姐却不觉枯燥,讲起来时眼里总带笑。

“要我说,做人应该战胜得过功利,既然养了这些狗,就要对它们好。”小魏姐这句话说出来轻飘飘的,但在现实中却是一个很重很重的诺言。在最初一批志愿者加入进来的时候,他们就很想把小院建得更舒适,开头就自费几十万来装修小院。但一个现实的问题阻碍了这个计划——用地。“其实一开始我是想把外面的地平整一下,给它们挖个泳池,夏天有玩的地方。但是我们不敢大建。因为我们四年里就搬了两次,周边一直在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拆到这里。”

小魏姐流浪动物基地里的小狗。(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王檬)

由于各种现实因素,不少流浪动物基地都属于非法占用土地。虽然在我国土地管理法中,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只是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恢复原状即可,但是“恢复原状”四个字,对于资金本就短缺的流浪动物收容所来说,已然是一次伤及根本的打击。

除此之外,对这些以收容流浪动物为主的院子来说,“救狗”之后的“养狗”也是一大笔开销。

小魏姐院子里的小狗情况多少都有些特殊——它们中,有的是从虐狗者手里救出来的,不仅浑身伤痕累累,心理上对人也有很强的戒心;有的是因为年老体衰、在街头上混不下去被收留的……这些特点使它们需要更为特殊的关怀,相应的,也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正规的救助。那些被小魏姐调侃为“砸在手里”的老狗,一进医院检查就是一堆毛病,而且基本上都是大项。加上流浪狗普遍有皮肤病,不仅常常复发,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治疗周期,光住院费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流浪动物基地中狗狗们的生活环境。(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王檬)

小魏姐接手小院是瞒着家里人的。那时小院需要人打理一阵,而她正好刚刚辞去工作,就临时接手了一阵子。谁知道,这一养就养出感情了,再没法把它们丢下。“不能说他们(家里人)不善良,但是他们理解不了,因为这个是完全赔钱的,一点都不赚钱。”

诸如此类的困境还有很多,志愿者人手不足、人员不稳定、收容量有限、疫情带来巨大冲击……现实像冷硬的堡垒,任由他们为它们撞得头破血流。

在荆棘之路上寻找曙光

小魏姐回想之前业余当志愿者时的生活,觉得十分“潇洒”——“就给他们捐钱,然后有事没事过来看看,有什么领养活动、义卖活动的我也跟着去。”不用承担主要的责任,还能获得满足感,节假日还能出去旅游、喝个下午茶。而如今,“在这边,自由是什么?没感觉过!”小魏姐自我调侃道。

小魏姐流浪动物基地里的狗狗。(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王檬)

这个小院的起源有点波折,算是从另一个院子里“分裂”出来的。最早的院子人多狗杂,管理混乱,常常“人为狗争食”。元老们便从中抽身,自己另建了一个小院。那时候小魏姐还是业余的志愿者。后来接管小院,她当时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不能抛下这些狗不管。“那时候真的很难,都咬着牙撑下来了。因为没办法啊,你得管。”小魏姐说道。

殊不知,这一管,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没有官方的资助,小魏姐只得动用以前的积蓄,投入装修小院、救狗养狗当中。除了在花呗上一笔一笔地借钱还钱,她还想办法找了几个设计师志愿者做了几百本印有狗狗照片的台历,算作小院的“周边”,以筹点钱买狗粮。虽然很多情况下购买的都是来此服务的志愿者,外界的关注并不多,但是基本上可以维持现状。

被救助的流浪狗和一些生活物资。(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王檬)

然而,让小魏姐感到头疼的,除了资金,还有人心。

考虑到小院的最大容量,她拒绝了很多人送来的狗,也得罪了不少志愿者。“有人骂我说,你们做救助的,给你们发信息你们又不救,你们也配叫志愿者?关键他自己也没有帮助过我们。我们在网上发狗的照片,他就跑过来说是假的、骗钱的。我们回应他,欢迎他来实地考察,他也不来,就在那儿骂。网上还有留言,说‘你对你爸妈都没这么孝顺吧’。”说起这些人,小魏姐笑了,多少有点无奈,“老有这样的人。没法跟他计较,我们也就算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一路走来,小魏姐都用善意和真诚来化解,学会了对恶意中伤一笑带过。而给予她力量的,是小院里的狗狗们。她在朋友圈里写道,“养狗的快乐,是一颗夹了玻璃渣的糖果,入嘴是甜的,最后一口是痛的,可一旦回味起来,眼泪下面是它曾带给你的微笑。”一开始她出于单纯的善意开办了这个小院,在经营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亲眼看到过许多生命的痛苦和逝去;到现在,光是看着它们,小魏姐就会感到满足,不在乎什么盈利得失。

流浪基地中被救助的狗狗。(图片来源:本报记者 王檬)

守护城市流浪宠物是一条荆棘之路,但是,“值不值”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成为守护者们的阻碍——“做救助那么多年,花钱花时间花精力花感情,直面各种困境和生死,很难。而总有人问值不值……只要它们能好好活着。没有比生命更值得的。”小魏姐在朋友圈中如是说。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

在“不对等”的沟壑间搭起桥梁

小魏姐有一只名叫“幸运”的白色小狗,只有半截尾巴。它并非生来体残,而是被虐狗者生生扯断了尾巴。这段痛苦的经历给“幸运”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它总是狂躁地转着圈想咬自己的尾巴,咬不到,便去撕咬自己的后腿,伤口周围的毛发脱落了大半,皮肤也残损不堪。只有大声喊它的名字喝止,或是抱在怀里安抚一会,才能让它暂时停下无休止的自残。

“幸运”最初是被一个志愿者送到与小院合作的宠物医院里的。小魏姐去给另一只狗打针时,碰巧听到医生说要给这只狗找一个家。打听后得知,“幸运”的情况根本找不到领养的人,在医院里能拖一天是拖一天。商量之后,小魏姐决定将它抱回小院,一边帮助它恢复,一边找领养,希望通过在小院里多和人接触,慢慢治愈它的心理创伤。

救助流浪动物的宣传海报。(图片来源: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

在小院的的日子里,虽然“幸运”的情况并不乐观,但比在医院里靠吃镇静剂才能抑制狂躁已经好了很多。“天天有人陪着它,情况就会好一点。你别看它是被虐狗的人弄成这个样子,它还是喜欢人。它跟狗都没有特别要好的,但只要一有人来就很开心。如果有人一直抱着它、抚摸它、安慰它,它就会平静。”

小魏姐把这一切归结于一句话:“没办法,狗也是知道的。”狗狗是能察觉到的,用最本能的直觉也能感受出来,谁会照顾它,谁又会虐待它。

其实,类似的“不对等”就是流浪动物救助站诞生的根本原因——每个人的人性中,善良和残酷的成分不对等;愿意放弃原有生活、投身救助事业的人所得到的帮助和他们所付出的不对等;大家对于动物的共情能力不对等……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希望做到的,就是尽力填补上这些不对等。

人大校园中的流浪动物。(图片来源:人大流浪动物之家社团公众号)

已经有人在行动了。小魏姐一直把一个写着“北京宠爱非保护类小动物救助中心帮扶基地”的牌子悬挂在她的小院门口,纪念着有人曾经帮助过他们。这是一个由八人注册组成的组织,规模虽小,但因为有国家官方认可,拥有的资源比小魏姐这样处于“灰色地带”的小院拥有的要多得多。在关注到小魏姐的困境之后,他们决定把多余的资源分给他们一部分。还有的志愿者虽然暂时没有能力养狗,但是因为喜欢某只狗,就将这只狗暂时寄养在小魏姐这里,随后根据能力一个月给小院五十到两百不等,来资助购买狗粮,减轻小院的负担。

或许这些努力对于城市流浪宠物收容的宏大议题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他们的声音太小,无法引领强大的舆论来呼吁制度上的变革;他们的力量太小,只能通过牺牲稳定的前途来换取这几百只小动物的安稳一生。但这样一个应当扩大范围、持续发展的的公益事业,又如何能靠“用爱发电”维系始终?

结语

这个世界终是公平的。

虽然造成困局的原因中有那么多的“不对等”,但是有一件事是永远公平、永远对等的——那就是他们奉献出的汗水和眼泪与他们从小动物那里获得的感动和自我价值。因为,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爱着对方的。

小魏姐曾在一只狗的葬礼后写到:“小院狗子年纪越来越大,必然会遭遇越来越多的离开。每一次都很难过,却还得努力坚强。至少在它们离开之前,让它们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就是我最后能给的温柔了。非常感激一路上大家鼓励、帮助、包容不完美的我。前路漫漫,吾往矣。”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莹莹火光点亮隐形守护者们的路途。

【责任编辑:曹竞】

电影《1921》:回望百年前有意义的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3 11:46:04

在世界诗歌日办个诗会,在春天送你一首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3 10:43:27

苏东坡的故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3 10:43:40

文学史上的傲慢与偏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2 20:52:40

莎士比亚的妹妹无法成为作家,但“她们”在2020年写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22 20:52:37

徐均朔: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3-16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