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10/20
05:47

“绝对贫困消除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终结”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 见习记者 李若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月17日,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公布。

  自2016年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以来,获奖者不断涌现,奖项设置不断完善,在评委看来,这些既是脱贫攻坚工作纵深推进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激励。

  事迹不断涌现 精神感动国人

  2016年,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共有38人获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和创新奖。在2018年增设了组织创新奖后,今年,共有99名个人和49个单位获奖,获奖数目为历年最多。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奖项设置和规模的变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事迹和精神的鼓励。“例如,奋进奖从脱贫主体中产生,旨在表彰光荣脱贫和带领群众脱贫的先进典型,体现了鼓励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通过艰苦努力摆脱贫困的导向。”

  “获奖者有热心扶贫工作的企业家,也有战斗在一线的驻村书记,有村民致富带头人,还有一些通过技术和平台服务贫困地区的大学教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既是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得主,又是今年的评委。他认为,脱贫攻坚奖的颁发,是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消除绝对贫困的战场的重要体现。“脱贫攻坚奖获奖者依托自身优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是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会副主任和总监票人。连续四年担任这一职务,使得他不仅对于脱贫攻坚奖的一些参评对象的事迹非常了解,更这成了这些动人故事的宣传大使。

  和赵皖平聊过脱贫攻坚工作的人,大概都听他讲过李娟的故事。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得主李娟是一名脊髓空洞症患者。2008年,19岁的她摔了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属于重度瘫痪。面对这种比常人艰难十倍,甚至百倍的生存环境,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学习用嘴咬着触控笔,“以嘴为指”操控手机屏幕,干起农产品电商,不但自家脱贫,还带动了街坊邻里实现稳定脱贫。

  被称为“大山里的老愚公”的黄大发也是赵皖平心中的标杆和榜样。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困难,他带领乡亲们用风钻、铁锤、钢钎,用双手在悬崖峭壁上硬是凿出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全长9400米的“大发渠”,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今年,赵皖平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对青海省获奖候选人进行考察。其中,最终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郭晓荣,让赵皖平印象深刻。郭晓荣身有残疾,他的出发点十分朴素:“在一个岗位上,做的事情就要对得起这个岗位。”

  没有华丽的语言,赵皖平却深深被他崇高的思想境界打动。正是这样的做法,感动了更多国人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去。

  另外一个让赵皖平印象深刻的是,互联网新技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赵皖平曾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去拼多多调研助农做法。他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影响较大,特别是疫情初期,由于物流受阻,线下餐饮店、商超、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大多关闭,导致了大量农产品滞销,面对这种形势,电商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次获奖的拼多多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滞销农产品及时对接给线上消费者,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问题。

  赵皖平发现,目前来自贫困地区的几十万商家已经在拼多多平台上开店,年订单总额达数百亿元。他说,通过电商平台,每一名消费者都能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扶贫工作不会终止

  余向东是资深媒体人。他所在的农民日报社长期关注脱贫攻坚领域。今年,余向东第一次担任评委,最大的感受是: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的精锐队伍中,优秀的事迹太多,获奖的代表和组织之外,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脱贫攻坚战的光荣榜、英雄谱的名单太长了。

  余向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评选中的每一份材料都十分详实生动,极具代表性,每份材料都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写照,是脱贫攻坚精神的真实体现。

  而余向东和其他评委交流时,发现大家很关注部分地区如何避免返贫风险。他觉得,农村地区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目前,绝对贫困是解决了,但相对贫困问题仍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我甚至认为,这比打赢脱贫攻坚战更能考验我们的意志和毅力。”赵皖平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同贫困、灾难斗争的历史,伟大的人文精神正通过其体现。

  李小云介绍说,全国有几十万个社会公益组织,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它们的优势是决策灵活,贴近农村基层。未来,可以根据其特点制定长效机制,使得其在相对扶贫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绝对贫困的消除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终结,扶贫工作不会终止。”李小云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责任编辑:潘圆 王聪聪 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