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9/30
06:45

天大常青 日新又新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在中国最年长的现代大学——天津大学125岁生日来临之际,我国将向太空发射全世界第一颗人机交互测试卫星。

  2000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向日月星辰发问:“斡维焉系?”据此,天大“脑语者”团队年轻的领军人明东,为这颗由天大牵头、国内多家团队共同参与研发的子母双星取名“天维-天斡”,这意味着中国人正在开启通过人机交互协同探索深空的全新时代。

  同样被视为具有颠覆性创新意义的万米级水下滑翔机“海燕”,刚刚纵身潜入10619米深海,天大人再次刷新了一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生于民族危难之时,这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创举,她翻开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篇,成为国人救亡图存、兴学强国的新起点。

  今天的世界,格局已变,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新更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恰恰是这所大学血脉中始终流淌的文化基因——求新求变,于无路中开辟新途。

  革故鼎新

  125岁生日前夕,天大选择用向未来发问的方式,为自己庆生。5位两院院士领衔向外界发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誓言要向更深、更广的未知拓展疆域。

  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像一个好奇、不倦的年轻人,从来不乏开风气之先河的创举。明东用“其命维新”来形容天大不断求索的使命感,“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当28岁的年轻法学家赵天麟从哈佛回国执掌北洋大学时,面临的是如何探索出中国本土现代大学办学之路的问题,当时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学。随后,这里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许多“第一”,也成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天大新校区中轴线上有一座“三问桥”,走过这里的师生都会重温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开拓者张含英校长的思考。当时他在办公室悬挂的“实事求是”校训旁,提笔写上著名的三问——“懂么?会么?敢么?”这也提醒着后来这里的一代代年轻人,求知无止境。

  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看来,一个多世纪来,天大人用“家国情怀”和“矢志创新”回应了时代的发问,前者回答了“为什么要”,后者则说明“为什么能”。

  新中国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余国琮立刻放弃美国大学的教职,辗转乘船回国,当时同船的还有日后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令年轻的科学家们兴致勃勃的话题只有一个,“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事”。

  余国琮研究的重水精馏技术,是决定原子反应堆能否运行的“卡脖子”技术。周恩来总理来天大视察时,握着他的手说:“现在有人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一定要争一口气。”

  60年后,巩金龙从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回到母校时,天大的化工学科排名已在全国多年蝉联第一,与斯坦福、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顶尖大学相比,并不逊色。

  回国10年后,巩金龙作为副校长主持了“125个科学问题”的发布会,他站在台上宣布:“天津大学已经研发出世界首款脑机芯片等智能芯片,正在与马斯克赛跑;我们能用几公斤的DNA存储装下全世界的数据,谷歌正在对此技术发起冲击;合成生物学也已站在世界前沿,我们希望能率先攻克……”

  与古为新

  “要踏踏实实地做事,要耐得住寂寞。”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始终相信,科研是一条艰苦且没有捷径的路。

  这也是余国琮常对弟子说的,要想有所突破,要老老实实搞清楚一个一个基础问题,板凳要坐十年冷,别无他法。

  “实事求是”的校训,是一代代天大人“道阻且长、行至将至”的追求,也是天大引以为傲的风骨。

  “今天的‘是’又是什么?”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专家余贻鑫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期望之高前所未有。

  “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校歌传唱至今,与时代同频共振,指引着一代代青年奋发图强。

  这所大学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天津大学电力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王成山清楚,电网发展为整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动力源,他主持的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让用电更科学、智慧、安全、可靠。

  王成山认为,“新,不是体现在概念上,不能所有人都奔着热的方向上走。”他总对学生说:“我们做研究、写论文,一定要能转成技术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要与时代同行。”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认为,科技创新的基础便是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校友贺焕然在毕业多年后,将珍藏几十年的一份厚厚的毕业设计手稿捐赠给了天津大学校史馆。毕业答辩时,老校长史绍熙问他:“你认为现在内燃机发展的主力应集中在哪些类型的车上?”贺焕然回答:轿车。史校长指正了他,说:“祖国正处在建设时期,我们更应该发展运输车。”

  贺焕然理解,这就是天大精神。

  天大建工学院80后副院长师燕超认为天大学生身上有非常明显的特质——踏实肯干。他的导师一直教导他,“无论你做科研还是做任何工作,聪明不是第一位的,踏实肯干才是。”

  最近,师燕超所在的天大科研团队牵头建设的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即将完成地下工程。这是继贵州“中国天眼”、广东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等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整个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守正创新

  天大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昕楠常常一笔一画地给学生改设计图,有时从下午一直改到第二天早上。他说,“我也是这样被老师改过来的”。

  在天大学建筑首先要能吃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在教室里通宵画图的经历,而学院很多大名鼎鼎的老师,也都曾在半夜翻墙进学院,到教室里给学生改图。

  这也是天大建筑系名声在外的秘诀。当兄弟院校来“取经”,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大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彭一刚的答案是: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严谨治学的教风学风在彭一刚看来尤为重要,“一所大学要培养出新一代大师,不能在以往取得的成就和名气上止步不前,这所大学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年轻一代能作出多大的贡献”。

  天大始于“兴学强国”的使命,经历了国难当头的抗日烽火。新中国成立后,天大是全国首批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新中国建设中留下了多项“第一”。今天,面向国家需求和时代发展,天大再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成为全球“新工科”教育的倡导者和领跑者。

  “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新工科最重要的内涵。”金东寒说,“融合新文理教育、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教育、个性化的专业教育,培养从工程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全范围的科技创新人才,包括卓越工程师、企业家、工程科学家和未来领军者。”

  “我们希望培养和汇聚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为科技强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李家俊说。

  在向世界发出125个科学问题的那一瞬间,这所年龄可以用世纪来计算的大学,仿佛一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少年。

  天大常青,日新又新!

【责任编辑:李立红 惠滢 郝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