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9/29
07:13

从华中最大棚户区到现代化小区

武钢老工人的住房“变身记”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见习记者 田博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扫一扫 看视频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退休工人胡昇至今记得,1976年刚结婚时,新房里挂的那条印满小飞机图案的花布帘。

  那是一个由工棚改造的单间,八九平方米,没有厨卫。新婚后亲朋来祝贺,布帘子一拉,后面是床,前面成了接待客人的临时“客厅”。

  8月底,在“青山绿水红钢城”时代展馆,73岁的胡昇看到过去棚户区的照片,记忆一下子被带回从前,“也不知那时候,帘子后面的爱人心里头是什么滋味”。

  胡昇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他在武汉不知更换了多少次住处,从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铺、80年代的团结户,到如今的两室一厅住宅楼,“小康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伴随着奋斗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1955年,10万大军从全国各地云集青山,建设“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当年8岁的胡昇跟随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从广西过来。彼时的武汉青山,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别称“荒五里”。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在“荒五里”开疆拓土,搭建简易的工棚安家落户,支援武钢建设。

  低矮简陋的工棚平房成片排开,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一度住着1.37万户、4万多名居民。

  1970年,23岁的胡昇进入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成为一名锻造工人。这家公司同样位于武汉青山区,为武钢的配套企业。青年胡昇与工友们一起,住进了大工棚。

  白天,大家一道上班;晚上,地上摆一溜大通铺,几十个年轻人挨着躺下,一起聊天,一起入睡。胡昇回忆:“那时大伙儿激情满怀,比的是工作业绩,再累也不觉得苦。”

  随着家属宿舍区扩建,一些工友陆续搬出了大通铺。原先的工棚被改成两排平房,两边各几十个单间,中间是走廊。胡昇和工友们“高高兴兴地从通铺搬进了8人间的双层单人床”。

  随着家属区进一步改造,更多工友陆续搬离,8人间变成4人间,“上铺就可以搁箱子了”。

  1976年,胡昇成家了。原先同住的3名工友善意地搬入其他单间挤着住,给他们小两口让出整个单间。单间没有厨房,大家在走廊搭炉灶生火做饭,卫生间在百米开外。次年,孩子出生,一家三口在这里接着住了两三年。

  1980年,隔壁的工友搬走了,“我分得两间工棚,可以一间做卧室、一间做厨房了!”胡昇记得,当时自己和爱人很开心,亲戚来探亲也能打地铺过夜了。

  1983年前后,胡昇一家终于在红钢城住宅区分得了一套“有门牌号的房子”,搬离住了十多年的工棚。他形容,这是一套“正宗住宅”。厨卫是和工友龙师傅两家共用,每家有一间约15平方米的卧室,各住一家三口,“叫‘团结户’,那时的武钢、一冶工人住房大都是这一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冶公司出资,改扩建了一栋单身宿舍楼,进一步解决了数十户青年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胡昇也分得一套,约50平方米,有独立厨卫、卧室、小客厅,从此告别了“团结户”。

  进入新世纪,单位又盖了一批新房,即位于如今青山区的“冶建花园”。胡昇与爱人购得一套87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一直住到现在。

  2016年,武钢与宝钢合并为宝武钢铁集团。如今,胡昇的孩子是宝武集团的一名轧钢工人。父辈要抡着铁锤锻钢,他只需面对电子屏幕操作轧钢机。孩子住的是100余平方米的电梯房,与父母在同一个小区。

  来到武汉65年,搬家数次,胡昇觉得,每一次都比原先有所改善。大通铺与新婚时的“那道帘”总让人忆苦思甜。

  而曾经的棚户区已于2007年启动改造,10年间建成青宜居、青和居等5个安置房小区,有安置房16959套,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

  如今,胡昇的许多工友住进了回迁新居。新小区高楼林立,地下车库、幼儿园、残疾人设施一应俱全,交通便利,新居光线充足,南北通透,设计合理。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期间,来到青和居社区,发出了八个字的感慨——“沧桑巨变、恍如隔世”。

  “居住环境的改善,不能只是硬件方面,还要让居民们住得舒心。”青和居社区书记桂小妹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将居民的“鸡毛蒜皮”小事当作大事办,发动“天天敲门组”志愿者敲开居民家门,打开居民心门;通过社区“顺顺吧”让居民从不合到磨合再到融合;整合“好样的工作队”资源,打造“社区好味道”大食堂,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依托“四点半学校”,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探索出了一条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李立红 惠滢 郝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