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9/28
05:53

基层回声

不能僵化管理教师互相代课

作者:吴志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曾刊发文章《学校管理要杜绝部分教师的“代课”行为》,对文中表述,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些基层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少,一线教师不充足,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并无富余。教师因病、事或培训公差等事由出现缺课时,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相应教师自行调换或代课来弥补。这种代课行为在所难免,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

  当然这里面还会有一些特殊现象。

  一些地方所谓的“副科”在临近考试时被“代课”,成了语数英等教师的主动“代课”,这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理应叫停。但这种做法在某些应试教育的氛围下,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逐步扭转,也并非教师的自选动作,大多经过学校的认可甚至鼓励。要知道,一方面,一些基层学校编制不足,缺乏相应师资,“副科”教师开课恐怕在许多情况下也就是摆设;另一方面,现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又过分侧重于语数英等学科的成绩和表现,在临考前,想让有很大成绩压力的学校管理者不把精力集中到这些学科,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难题。这些方面的“代课”就暂且不要一味苛求教师了。

  还有一种现象,某门学科的教师长期缺课,可在学校内部又抽调不出教师来任课,这种现象就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区域内不同学校教师的统一调配来解决,不能总是把问题压给基层学校,让基层学校完全内部消化。因为一旦是让基层学校自行解决,就必然是三种办法:一是挤占音体美师资,让这些教师改行教语数英学科,从而进一步弱化音体美学科;二是让其他满工作量的教师再承担一个教师的满工作量,也会出现其精力体力透支,最终效果也会有所折扣。三是学校自行从社会上聘用临时人员任教,但除非意外,否则招聘到完全合格的教学人员较难,其教学效果同样难以得到保证。这种现象也是为家长所诟病的主要地方。但问题解决的钥匙也并没有掌握在基层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手中,而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事。

  最特殊的现象是,有极个别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默许下自行找一些社会人员代其上课而自己抽身“小病大养”或离开学校海阔天空干第二职业。这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代课”,而是合伙“吃空饷”,侵占盗骗国家财政资金,需要用纪律和法律来制裁。

  除以上特殊现象之外,我重点说一下针对普通“代课”行为的管理思路和措施。

  当教学对象非本班或本学科时,教师之间由于临时或短期的代课行为不应强求一味按原有课程安排和评价标准进行。

  国家教学标准和课时安排本身都会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都有一些机动空间,而不是像工厂车间生产产品一样讲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丝合缝、毫厘不差。教师在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时其教学内容、进度都有相应调整的空间,也有其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主动调整教学进度的客观要求,这才是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规律。学校在制订课程表时,也要综合参考师资配置、教学设施等各方面条件来进行,千校千表,没有统一。就是没有这种互相代课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理解掌握相应学科知识技能的具体情况,做出个性化的安排或随时调整。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校的教学,也就根本不可能是同样的时间节点同一节课讲授同样内容,教学进度的课时与内容统一在基层学校很难存在,大多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内赶齐。最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在于教师在具体完成教学任务时有弹性空间,能够内部调节进度。因为其授课上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为此多上或少上一节课乃至几节课的差别也并不明显地表现为教学效果的差别。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强化巩固或适当加快进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果。这种弹性空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因为被代过一定的课时就影响教学效果的说法是极为苛刻的管理要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代课教师在为本班其他教师代课时就可以讲授其自己任教学科内容。通过课时的调节,现在用了其他教师的课,适当时再把课时“还”给其他教师。这种操作并没有损害到教学效果,应该没有什么不妥。这也是体现教师互相帮助、彼此补台的主要方式。学校管理者应该做好备案,整体把握这种代课节奏,防止出现时间过长和有其他倾向以至于损害过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代课”,并没有什么必要机械地让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以维护国家课程严肃性为由排斥教师弹性灵活地执行教学任务、对教师的积极性“封印”是一种违背教育理念和规律的僵化管理模式,理应摒弃。

  如果是临时代非本班的课时,有些代课教师一般会指定一些较为自由的任务,比如学生自主阅读、作一些习题等,或者是让学生自习。这样的情况也并非不能存在。一方面,咱们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难道不需要一些阅读、做练习或自主学习的空间吗?另一方面,哪怕是让学生闲聊、做游戏呢,能够在教师的负责关照下进行,也避免了出现自由放任的安全事故。这有何不可?又有什么必要非得让学生时刻上满了弦?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来培育和发展,学生初步学习的学科知识技能也需要进一步消化吸收,这些自习课、作业课也并不是完全无意义的。从另外意义上说,比之于基层学校本来就开设不足的音体美课程来说,这样的“代课”大概也算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调节或补充吧!

  对代课课堂的管理自然也是不可少的。代课需要备案记录,让学校管理者心中有数实现整体督导,也便于事后跟进对教学进度的评估考核。同时,代课课堂需要有一个区别于正常课堂的简易评价标准,不能完全照搬标准课堂,从而使老师们视“代课”为负担,损害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助。面对存在较大弹性和自由度的教学,管理宜粗不宜细,当规定每一个细节都要按照固定的环节来实现时,就意味着管理成了凌空蹈虚,脱离了实际,束缚了真正的教学。管理要到位不缺位、适度不过度,就如同弹琴一样,力度太小缺乏变奏,力度过大就成了杂音。当然,对于极个别教师过分随意的互相代课需要有约束有督导,要及时提醒,即时纠偏,防止影响到整体教学进度。

  因此,总体来看,基层学校存在的“代课”行为只要其并没有异化成干扰教学进度的杂音,就不妨看作是教学管理中的润滑剂和缓冲地带,无须简单机械的僵化管理。

  (作者为河北省安新县职教中心教师)

【责任编辑:原春琳 堵力】